世界顶级照片评选目击记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5年开始举行的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是一项高规格的新闻摄影国际性赛事。今年10月16日,第九届华赛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颁奖典礼。我们特约请第八届、第九届华赛组委会成员徐斌撰写此文—
  第八届、第九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去年和今年都在杭州举办。笔者作为组委会成员和承办方代表,全程目击了这两届的评选,切身感受了外国评委的执着与认真。
  为保证中国举办的比赛的国际性,华赛评委13人的构成是这样的:8人来自外国;2人来自中国港澳台,3人来自内地。在人数比例上,外国评委占压倒性多数。中外评委在评选中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有时围绕一件作品进行细节深究,思维碰撞,为的是让真正的好照片“出线”。
  慧眼识佳作 评选弃人情
  所有中外评委都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出面邀请的。按中国礼仪来讲,客人总要给主人留点情面,可外国评委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做好专业工作永远比跟主人讲和气、讲情面更重要。
  华赛是与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等齐名的世界顶级比赛。华赛并不以战争与灾难为主要表现内容,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也是按照国家战略、致力于打造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取向的尝试。
  去年第八届华赛评选时,当评委们在浏览完所有战争与灾难类照片后,来自美国的评委、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突然幽幽地说了一句:“我丝毫看不出‘和平与发展’在哪里?”
  三天后,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席、第八届华赛组委会主席于宁,在评比揭晓新闻发布会上委婉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本届获奖作品展现了过去一年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现实图景,体现了人类对战争与灾难的抗争,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华赛评选有“复活”环节,但被“复活”的照片必然会挤掉一件之前经投票选出来的入围作品。对此,有评委指出:这是对评委们集体投票成果的否定,应该遵守规则。这时,罗伯特·普雷基急急地接茬:“只有充分地表达,才能发现并推选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罗伯特·普雷基这个白发白须的老头,随身带有中国手机、中文名片,据说一年中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在中国,他在中国摄影界的知名度与认可度在当今世界屈指可数。他虽然热爱中国,但他发表意见从不考虑中国人的感受。但正是这种摒除一切虚情杂念的专业态度,赢得了众多中国同行的尊重。
  细节不放过 质疑以求真
  华赛奖项分八大类,每类又分单幅、组照,整个评选过程需要三到四天时间。在华赛的第一轮评选中,每幅照片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一般是四秒钟。但就是在这样的时间紧、频率快的过程中,评委们会为一张(组)照片中一个细节停下来,争论很长时间!
  记得去年第八届华赛评选时,评委们把后来获得年度大奖的那张《利比亚冲突》,与另一张同样拍摄利比亚冲突中发射炮弹的照片进行PK。大家对《利比亚冲突》画面中飞过的到底是导弹还是炮弹颇有争执。美国评委玛丽安·戈伦说它带有尾火,应该是导弹。另一位外国评委说导弹好像没有这种小型号。中国评委、军人出身的柳军解释说:武器装备的轻重,关系到认定这场战斗的规模和级别,关系到新闻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投票结果,《利比亚冲突》胜出。随后,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原来这两张照片竟然出自同一人之手!这时,那些刚才还争得面红耳赤的外国评委,相互拍打着肩膀,夸张地笑成了一团。
  华赛评委们的眼光非常专业,他们既能迅速敏锐地对照片做出总体判断,又不会放过每一处关键细节。拿评委自己的话来说:“总体评判决定初步入围,入围之后就是挑细节毛病。”
  第八届华赛日常生活类新闻照片中,有一组透过一个个列车车窗,以并列重复的叙述方式,反映中国人春节回家的故事。决赛关头,有位外国评委指出车厢颜色鲜艳又干净,是不是PS过?有评委解释说,以蓝色车厢上的红色斑痕为例,说明如果是PS的话,这块红斑就不会留着了。评委们再仔细地查看文字说明与数据,确定这些车窗并非拍自同一辆列车,因此不作PS认定。
  在今年第九届华赛日常生活类组照评选中,有一组《地下食品作坊》引发了外国评委们的深切关注。他们一张张打开图片和说明仔细阅读,时间、地点、内容……当看到有的照片拍摄的就是杭州,评委们夸张地睁大了眼睛:Hangzhou?!美国评委保拉·布朗斯坦摊开双手大声说:那我今天不敢吃晚饭了!大家哈哈大笑。了解到这组照片有些是前几年甚至是十年前拍摄的,评委们一下子又安静了。德国评委茹斯·艾茜虹说:这个摄影师真是没少下功夫。阿根廷评委里卡多·马扎兰说,这组照片说明,有人在对食品安全这个问题的调查追踪报道中干了很多年。刚才还在调侃的保拉·布朗斯坦一脸严肃地说:面对这个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摄影师一定很难过。她说,真想认识一下这位摄影师。
  外国评委们这种非一般的认真,饱含的是敬业精神。我们从中可以窥见他们对照片采取的是一种最起码、最难得的态度:尊重。
  爱惜好照片 严苛出精品
  外国评委们在看到独特的照片并进行讨论时,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喜爱或者质疑,一点也不肯随便放弃自己的观点。
  在第九届华赛评选中,当看到《被取胆汁的熊》中那只爬上铁架昂首远眺的熊时,英国评委沙龙·洛弗尔说:在她的知识里,被抽取胆汁的熊是被捆起来的,不可能这么悠闲舒服。茹斯·艾茜虹接着说:那相当于说这是一张宣传照片,是为了应付公众舆论和记者的。当中国评委解释说这是在企业组织的记者会上拍摄的,茹斯·艾茜虹就说:如果不看说明的话,人们会认为熊在享受它的生活,这会给人以误导。这时,美国评委玛丽亚·曼插话道:假如作者在图说中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的话,那么或许这张照片值得我们关注和选择的。里卡多·马扎兰也觉得照片把事情弄假了,提议联系一下摄影师问清楚。南非评委戴维·拉尔森认为只要这张照片告诉人们这只熊在受难,这就够了……看来又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讨论。评委会主席于文国只好站起来收场:还有很多照片等着我们去评判。玛丽亚·曼笑着说:我们是特别有感情的一群人。
  事实上,在后面的环节中,中外评委们又对这张照片展开了讨论。由于照片本身的题材独特、影像到位和内涵丰富,它最终还是获得了自然类单幅银奖。
  第九届华赛体育照片类里有一组《奥运“功夫”乒乓》,由于背景全黑,被评委怀疑是PS过度所致。当有中国评委也默认这一点时,保拉·布朗斯坦和里卡多·马扎兰却提出,能否马上联系一下作者本人,问他怎么得来的全黑背景。他们认为应当给作者一个自辩的机会。在眼看这组照片获评希望渺茫的情况下,戴维·拉尔森建议作者,如果把它投到“体育肖像类”(注:华赛无此类别)的话,那就没有问题,因为不同类别对PS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外国评委们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同作者一样深感痛心。
  在第八届华赛评比揭晓的当天下午,玛丽安·戈伦来到浙江日报社,给杭州各报的摄影同行作讲座。她点评都市快报傅拥军的参赛组照《那么西湖》时说:虽然没有获奖,但她个人非常喜欢它的安静。她认为组照中间有一张太具动感,与整组很不协调,破坏了阅读的线性感觉,就像开车过程中遇到的Bumper(减速带),应该把这张照片去掉。傅拥军说自己当时非常犹豫要不要留这张照片,最后还是舍不得删。玛丽安·戈伦说:摄影记者的照片应该找专业的图片编辑来编,而不要自己来编。对摄影者来说,照片都是自己的孩子,都会舍不得扔,所以一定要把孩子交给别人来带。
  玛丽安·戈伦也好,罗伯特·普雷基也好,这些国际级的摄影大腕,他们对在华赛中遇见的好照片,都像对待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既爱惜,又严苛。这是一种最好的爱护、最好的尊重、最好的教育。但愿今后,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的注视和引领下,一步步稳健地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民族观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孟子、荀子的民族观是儒家民族观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其基本内容大致包括明夷夏之别、重礼乐文化、以夏变夷、因俗
本文以日本的“台湾情结”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为研究课题,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日本的“台湾情结"的形成过程、产生原因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进而分析这种情结是如何通过与“台独”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各种社会政治思想的大量传入,马克思及其学说也被零星地介绍到中国。由于受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影响和传入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还没有形成系统
一种新型、独特的工具软件可以与水力压裂模型和油藏模拟器接合,在推进水力压裂工程和油藏工程的效率方面和一致性方面开创了新的里程碑。在三维油藏模拟器中模拟水力压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