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来源 :建筑科学与监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n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防工程是城市地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抗灾救灾不可缺少的生命线工程。人防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其使用功能等要纳入到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规划中,并应保留其自身的独特性。
  【关键词】 人防工程;地下空间
  【中图分类号】 TU933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3-133-02
  Use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and the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rba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he civil air defence projects are lifeline one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of a city.The planning and function of civil air defence projects should be included into the general pla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with keeping their uniqueness.
  【Key words】 Civil air defence engineering;underground space;planning;development
  1 前 言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高速的经济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已超过660座,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77%,2000年,全国城市数预计将超过800座,城镇人口预计将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0%左右。短时间内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的急剧增大,势必使与不协调的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城市综合症”也越来越严重:城市人口超饱和,交通拥挤、堵塞,建筑空间拥挤,绿化面积减小,城市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抗灾自救能力降低等等。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迫使人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这种新型国土资源是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的重要措施,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人防工程的一般定义为:在战争时具有能抵抗一定武器效应的杀伤破坏,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工程。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人防工程是提高国家整体防卫能力,提高城市抗御自然灾害和防空抗御能力的生命线工程;同时人防工程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人防工程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正在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向发展,逐步融入到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中去。
  2 人防工程建设现状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过去单纯以对空防御的人防工程正在向抗灾救灾的民防工程转变。
  60~70年代,以战备为目的的人防工程,因在组织上采用“群众路线”,在技术上强调“群众创造”,而导致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功能单一,质量低劣,布局与城市建设脱节;人防工程约占地下建筑总数的一半以上。改革开发后,各行各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人防部门于80年代初开始以平战结合的形式,或对一些早期人防工程进行改造,或新建一些具有商机的人防工程,发挥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80年代末,尤其是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全国各大中等城市拔地而起,地铁工程、地下行人街道、地下商场等地下建筑物的大量兴建,人防工程建设逐步走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特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繁华的商业地段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热点和焦点,其地下空间的利用离不了以防灾救灾为目的的人防工程,但仅考虑人防作用势必影响其商业、交通、娱乐等功能的发挥,人防工程规划设计应纳入到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中去。
  3 人防工程建设现存问题
  3.1 加强人防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目前,人防工程主要归属于国家人防委下的各级人防办管理。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初期,地下建筑以人防工程为主,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经济利益不明显,甚至被认为为无利可图,地下资源管理权之争矛盾较小,人防工程管理工作较为单纯。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城市地面空间拥挤,地下空间资源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越来越明显,人防部门和其它地下建筑管理部门在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功能、投资、经营管理等方面或多或少会发生矛盾。人防部门应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遵守相关法规、条例,坚守人防阵地,在综合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发挥自己的行政管理职能。
  3.2 提高公民的人防意识。人防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国家整体防卫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和平时期,坚持走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道路,增强城市整体防灾救灾能力,是人防部门的职责所在。人防部门应通过有关新闻媒体或教育、宣传等途径,广泛宣传人防工程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命线程,增强公民防灾救灾的自我保护意识,寻求公民对人防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消除人们对人防工作的某些误解。
  3.3 提高人防部门的自身素质。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要纳入到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中去,是人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对人防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防部门只有培养自己的专家,加大对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施工、新型建筑材料等科研、新技术开发和教育等的投入,广泛引进愿为人防事业献身的科技、管理人才,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研和施工队伍,拥有自身的强大技术支持,才有权利和能力在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领域中对人防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提出自己的方案而拥有发言权;才有能力搞好人防工程建设,才有能力逐步深化对人防工程的管理和对已建的人防工程进行改造和实施功能转换。不提高自身素质,没有强大的技术作后盾,人防部门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领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3.4 加强对已建人防工程的管理。60~70年代大量兴建的人防工程,因选址随意,规模小,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地下空间资源的破坏,对后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人防部门应全面开展对已建的人防工程的调查、统计、评估等研究工作,对那些改造投资大、经济效益差,人防功能低,或对地下空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造成障碍的人防工程应予拆除;对可改造利用的人防工程进行改造,提高其使用功能,发挥其经济效益。
  建议人防部门积极开展人防工程的技术经济研究,建立一套合理评价人防工程质量、功能、经济效益和平战结合效果等系统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实施软件,大力开展人防工程改建、拆除等技术研究工作和试验。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应建立人防工程数据库,加强人防工程的信息管理和为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信息服务。
  3.5 加强人防工程规划。根据各自城市自身发展方向及战略目标,人防工程规划应长远考虑,高瞻远瞩,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应坚持高起点综合规划。人防部门不论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应加强对人防工程规划领导,做到人防工程规划应与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相结合,与城市整体发展形态、结构布局、地面建筑空间相协调。为搞好人防工程规划,应认真调查分析城市灾害特点,查明城市的主要灾害系统,建立各种灾害毁伤预测数学模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确保人防工程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经济性,从而达到提高城市在灾害和战争条件下的稳定性和灾后城市功能的恢复能力。
  人防工程规划还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环境价值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迅速实现人防规划等发展战略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6 广泛合作。既然人防工程是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一个组成部分,人防部门就应开展与城建、国土、规划、交通等部门的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活动,处理好人防工程与其它地下建筑物相交、相汇、相容等关系,真正贯彻执行平战结合方针,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既能保证近期经济效益、城市功能作用,又能方便地实现功能转换,保证灾时战时的人防功能这一长远目标。
  人防部门还应充分发挥自身长期从事地下空间开发已积累了一定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经验等优势,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紧密合作,敦促政府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法规建设,制定出权威性的统一规划。在新的历史时期,人防部门应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再立新功。
  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考虑人防功能
  4.1 确保必要的人防工程建设。按照国家长期坚持、平战结合、全面规划、重点建设的人防建设方针和有关规定要求,人防工程必须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保持一定的地位,占有一定的数量。应在确定灾害背景的情况下,根据城市留城人口数量,测算各类人防工程的总数量;再根据核袭击条件下的城市危险区的划分,以及战备、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的优化,提出合理布局各类人防工程的方案。
  4.2 城市建设与人防工程建设相结合。对于城市中心、居住区中心和机场、码头、车站等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对外交通枢纽和人群相对较为集中的地区的开发建设,要坚持地上、地下综合规划,统一施工,必须考虑防空、防灾的地下人员掩护空间,避免自然灾害和空中袭击所造成的人员大量伤亡。在规划建设城市生命线工程时,如地下水库、地下输配电站、地铁工程、主干输水管道等,应保证它们有足够的防灾抗震、防空抗毁等防护能力,提高城市综合抗御灾害能力。
  4.3 加强地下工程平战功能转换的研究工作。要积极开展地下建筑工程的平战转换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和施工等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做到非人防工程在战时、自然灾害情况下能顺利、限时、安全地转换为地下掩护体。
  5 结论
  城市建设是一项长远而又重要的工作,完善的城市设防功能是一个城市长远、持续、高速发展的必备条件,一个现代化城市离不开人防工程的支持。在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中,过去曾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做过极大贡献的人防部门任重而道远。地下空间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共同努力,搞好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 陈立道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
  2 张忠祥等.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 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1998
  3 陈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2
  4 周健等.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初探.地下空间,1996,3
  5 张庆贺等.高层建筑地下室民防功能转换.地下空间,1996,3
  6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1988,1
  7 谢维舟.人防工程平战功能转换的原则和建议.地下空间,1996,3
  8 冯仲文.人防建设必由之路.地下空间,1991,4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用户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已经成为保障经济增长和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问题。我国作为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的电力大国,由于国土辽阔、动力资源与用电中心相距遥远、城乡家用电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用户端电力电压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供电的稳定性也是改善内外部投资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以及提升综合国
期刊
【摘 要】 文章从冲击式成孔灌注桩的成孔原理和工艺特点出发,对其质量控制要点予以分析,就其中桩孔偏斜等突出的质量问题,结合工程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和解决方案,为此类桩型的施工控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冲击式成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垂直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5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6-010-02  冲击式成孔灌注桩利用冲锤自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连云港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工程层高9.3m高大模板工程实例,介绍了高支模以及其支撑系统设计、施工一般工艺、并详细阐述了本工程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注意事项,确保现浇砼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关键词】 高支模;施工工艺;安全  【中图分类号】 TU75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6-006-02  1 工程概况  连云港市公共卫生中心项
期刊
【摘 要】 如何控制高大模板支撑施工质量和安全,是近年建筑同行广泛重视的问题。本文对扣件式钢管模板高大支撑系统倒塌事故案例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并提出对扣件式钢管模板高大支撑施工安全控制方法。  【关键词】 高大模板;安全;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
期刊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深化,城市居民收入逐步提高,日益加快的城市综合体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有力的推动周边区域建设与开发,大型综合体项目越来越成为许多城市提高城市开发强度,提升城市品质的选择。本文以南昌东湖区城市综合体为例,介绍了项目的设计理念,业态和功能布局,通过各业态综合布局,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区域交通配套,提高城市聚集效应,能够很好解决目前城
期刊
【摘 要】 从安全管理体制中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两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并将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建筑安全管理,借以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业生产率。  【关键词】 建筑安全管理,施工企业,项目,决策阶段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
期刊
【摘 要】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国家制定了各项法规实现建筑节能,即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本文主要从保温设计、保温系统的构造、保温系统的组成材料、施工以及工程管理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外墙保温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关键词】 外墙保温;质量通病;防治方法;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2.2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冬季施工质量控制的做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冬季施工质量;控制;看法  【中图分类号】 TU7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6-031-02  1 工程概况  连云港广播影视文化产业城项目,建筑总面积122771.55  m2;建筑层数:A区主楼22层,地下一层,B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为94m。结构形式为
期刊
【摘 要】 从施工现场方面分析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并提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 砌块;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6-027-01  随着国家的节能减排、降耗的要求的提出,在建筑行业中,作为建筑材料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其①自重轻:绝干容重500~600千克/立方米,为普通混凝土的1/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变更和工程签证含义的正确理解,阐述了在建设工程中如何把握好工程设计变更后工程量的签证,做到对该项工作的有效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6-019-02  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工作是工程施工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它内容广泛,构成原因复杂,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