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学科关键词教学法探索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键词教学法,指的就是以抓“关键词”来组织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炼“单元”关键词,明晰单元教学的主旨;提炼“一课”关键词,把握一课教学的要点;提炼以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为中心的“一目”关键词,抓住一目教学的思路。通过抓关键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简化与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果。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法;关键词
  一、关键词教学法的缘起
  当我们需要在网络上查找某一内容时,往往想到的是百度,进入百度,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是输入要查找内容的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东西。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回忆某人、某事、某物的时候,从脑海中首先冒出的是某人、某事、某物最关键特征的联想,如提到毛泽东,会想起新中国的缔造者;提到希特勒,会想起二战;提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会想起邓小平;提到美国内战,会想起林肯;提到电灯,会想起爱迪生;提到汽车,会想起卡尔·本茨;等等。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我记得今天早晨的早餐,但两个月之前某天的早餐我不记得,但是一年前的工作年会那天的早餐我却记得。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大脑的神经元网络的可塑性。可塑性分两种,一种是过N小时后回复原始状态的可塑性,一种是固化的可塑性。这种固化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就是在人印象深刻的时候。大脑中的电信号,对于印象深刻的信息,大脑会反复不断地在同一神经元回路中传输,会激发神经元细胞核中的部分基因片段,这部分基因指导合成固化神经网络的氨基酸,这就形成了固化的可塑性,因此形成了长久记忆。[1]
  正是以上这些因素,让我想到了自己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过程中,想探索与实践一种教学方法,那就是关键词教学法。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也有很多人在实践,但是我想:方法可以改进,研究可以深入,关键词教学法可以走得更远。
  二、关键词及关键词教学法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键词”一词解释为:“①指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②指检索资料时所查内容中必须有的词语。”所以,关键词可以理解为对文章或资料有重要意义的词语。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是这样定义“关键词”的:“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使用“关键词”搜索文献既快捷又方便。
  关键词的本质是信息的简化、定位与匹配。有效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在浩瀚的信息世界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关键词具有的这些功能,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运用知识效果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教学法,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以抓“关键词”来组织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关键词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教材等教学资源信息的筛选、归纳、概括而得出的。寻找关键词,就是于个性中找共性,于特殊中寻一般,是主要信息的投影,是核心思想的浓缩。通过抓关键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简化与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果。
  三、关键词教学法的策略
  (一)提炼“单元”关键词,明晰单元教学的主旨
  教育部审定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3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下册)共分八个单元(以下教学案例,均选自这两册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主旨。如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整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讲述了明清两朝鼎盛时期,中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然而,也就在这一时期,欧美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资本主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已无法和西方工业文明抗衡,至近代前夜的清中期開始陷入深刻的危机。所以在本单元教学时有必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词:“繁盛”与“危机”。因为这两个关键词串起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单元内容的两个关键节点。在复习回顾这个单元内容时,笔者就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而展开:繁盛: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进步思潮的出现,世俗文化的兴起,科学巨匠的诞生等等。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表现在皇权的膨胀,闭关锁国政策,政治腐败黑暗,军备废弛,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矛盾尖锐等等,并通过与欧美主要国家的对比,得出结论: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了,繁盛的表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
  (二)提炼“一课”关键词,把握一课教学的要点
  单元有主旨,每课有要点。如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我们可以从隐性的层面抓住一个关键词就可点破本课的主要内容,笔者觉得这个关键词就是:经济利益。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教材内容的分析上就可得知:从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上讲是因为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西欧社会对金、银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迫切需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开辟新航路是为了寻求金银财富,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正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才使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最先起来支持哥伦布等航海家得以成行。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欧洲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最后的结果达成了当初的目的;也正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所以我认为,对于本课而言,抓住经济利益这个关键词,更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提炼“一目”关键词,抓住一目教学的思路
  1.抓住“历史时间”关键词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主题是:“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以人类社会的变迁为框架,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 [2]变迁与演进离不开历史时间的演绎,时间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历史发展的关键词。如在教学第一单元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中的“罗马帝国兴衰”时,笔者以时间为序,演绎了罗马帝国兴起、鼎盛、衰落的全过程: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在教学本目内容时,笔者觉得时间犹如一根线,串起了罗马帝国兴衰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学生把握这根线,罗马的兴衰史就会在心中。
  2.抓住“历史空间”关键词
  历史的发展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历史总是在时空的架构中不断前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非常重视“历史空间”的教学,左史右图说的也是这个理,因为其中有些图就是地图,用来展示历史发展空间的。我们可以把“历史空间”作为关键词来展开教学。如在教学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时,特别是在教学“江南地区的开发”部分时,笔者就是抓住南方和北方两个空间来组织教学的。首先讲清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方向,那是从北方到南方,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接着讲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最后重点讨论逐渐南移的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生产遭到削弱;而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吸纳了北方人口,获得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致使北方经济相对削弱,南方经济得以发展,这是最终导致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主要原因。所以落实这一教学环节时,完全可以从南方与北方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对照中加以实现,通过在地图上进行南北方的比对,让学生更具历史思维的具象感。
  3.抓住“历史人物”关键词
  任何历史都是人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发展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历史是人类所创造的,是人创造了历史,历史发展的点滴进步都是与人分不开的,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人推着走的。所以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抓住“历史人物”这个关键词,来凸显人的历史价值。如在教学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第一目“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时,笔者觉得在讲三国鼎立这部分内容时,完全可以围绕一个历史人物作为关键词来组织教学,这个人就是曹操。以曹操统一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为界,可以分成前后两个时期来组织:统一前,让学生弄明白曹操是如何实现统一长江以北地区的,又是何以实现统一的;统一后,曹操举兵南征,试图统一全国,但是未能实现,原因又是什么,其实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进而说明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继而可顺势讲三国鼎立的简单过程。
  4.抓住“历史事件”关键词
  通常我们在讲某一歷史事件时,基本的思路是讲清这些内容:起因、经过、结果、影响。这是一个基本的程式,但是每个历史事件讲解时按照这样的思路,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学生会觉得厌倦,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寻找另外一些关键词,当然是最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语,来引领历史事件的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中的第一目“人的发现”时,这一目主要讲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笔者就是抓住一个关键词即“人文主义”来进行教学。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当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人文主义思想何以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巨匠是如何通过作品来宣扬人文主义思想的?高举人文主义有何历史意义?三个问题的设计均围绕人文主义而展开,有效地把握了本目内容的核心思想,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艺复兴运动这一历史事件的要义。
  参考文献:
  [1]大脑是如何记忆的[BD/OL].(2017-11-26).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380
  6911713832174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其他文献
摘 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诠释着生活的至真、至善、至美。以法律为基础的初中法律课堂也要引导学生求真、崇善、向美。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明晰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内涵、树立法律信仰。教师可以从“探究的真”“温暖的善”“诗意的美”三个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真知、实现真信,回归真行,以“善”为核心,“尊重权利”“保障权利”“敬畏权利”,并以“美”为落脚点,在师生互动感悟中体会法律之美。  关键词:法律课堂
期刊
思想政治考试中,主观题的解答对于考生来说一直是难点,是影响成绩的关键。本文以2018年4月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第37题为例,从细读材料、细审设问和细组答案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试题呈现】  37.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来临,我国城乡居民对优质粮食的需求迅速增长;由于优质粮食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诸多困难,粮食供给一直存在优质品比率低的结构性问题。由此导致优质粮食价格上涨
期刊
摘 要: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价值是立德树人,这是课程性质决定的当然使命,也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学生德育的现实诉求。模式是“激活教学”,“四个培育三级激活一个目标”,激发兴趣导学,激活思维导智,激扬情感导行。策略是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多元实施:课程育人重融入,讲座与专题并举;活动育人重导向,竞赛与参观并启;实践育人重体验,调研与征文并合。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价值;模式;策
期刊
摘 要:近两年来的浙江高考选考科目思想政治漫画试题,凸显了此类试题的特点和优势,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漫画类试题符合高考命题趋势,注重对学生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漫画试题;高考命题;特点和优势  2017年以来,承担为国家高考改革先行先试使命的浙江、上海率先步入考试科目“3+3”和“两依据、一参考”的“新高考”时代。撇开最终效果不谈,单就近两年的高考试
期刊
摘 要:哲学漫画类选择题作为一种经典题型,由于其本身的多维性、开放性、思辨性,不同读者在理解时会形成差异或歧义。2018年3月绍兴市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中命制的“乌鸦喝水”漫画试题,具有三个方面的反思价值——试题命制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须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关注其立意;要自觉审视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行为。  关键词:哲理漫画;试题命制;教学改进  作为《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乌鸦喝水”在中
期刊
摘 要:国内外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多围绕“方式、方法、技巧、步骤”等展开,实证教学策略研究则是围绕“教学策略实证路径”的创设、例举与实施展开,是基于“实证”的教学策略设计、设置与实施路径要求,实证性是最本质特征。这一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策略理论的完整性与科学化,有助于创新教学设计、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实证教学策略;设计原则;实践价值;道德与法治  当下,教学策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教材主要通过文字阐述知识,在此基础上依据有效教学理论。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借助思维地图适当地开发出一些可视化知识,即教材知识用图形图像来呈现。教学中同时运用语言文字和图形图像,可以收到更好地归纳教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思维品质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维地图;有效教学  图形化思维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思维导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学哲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哲学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对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哲学“追求智慧”的本意,导致理性精神的缺席。转变教学方式,回归哲学本意,培养理性精神,诱思探究值得探索与实践:变教为诱,激趣启疑,开启理性思维;以诱达思,诱思交融,培育理性精神;以思见行,迁移深化,践行理性精神。  關键词:理性精神;诱思探究;变教为诱;以诱达思;以思见行  哲学学习与培养理性精神是一致的。
期刊
摘 要:历史与社会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它以历史、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支撑,旨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明确学科知识、厘清教材逻辑、渗透学科方法、体现育人价值。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教材逻辑;学科方法;育人价值  一、缘起:让人难以释怀的“半坡人培植了小麦”  2016年1月,笔者有幸担
期刊
编者按: 2018年1月8日,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主办的特级教师祝国强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浙江省余姚中学隆重举行。研讨会采用质性方法,通过口述,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祝国强的教育思想,本刊为此撰写了采访侧记,以期广大读者从中汲取智慧、获得教益,更好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他是温文尔雅的学者,常与书为伴,言语举止间自然地流露出文人气质;他是全省政治界的“一哥”,告诫政治教师要理直气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