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Ⅰ、MYO、BNP水平与心室重塑及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室重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6例AMI后HF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预后情况又分为预后不良组(n=28)、预后良好组(n=78),并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cTnI、MYO、B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室重塑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AMI后HF患者血清cTnⅠ、MYO、BNP水平与心室重塑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nⅠ、MYO、BNP水平预测AMI后HF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cTnⅠ、MY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研究组LVEDD、LAD、LVMI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MI后HF患者血清cTnⅠ、l MYO、BNP水平与LVEDD、LAD及LVMI均呈正相关,与LVEF均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cTnⅠ、MYO、BN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cTnⅠ、MYO、BNP联合预测AMI后HF患者预后的AUC为0.931,高于三者单独预测的0.759、0.735、0.746(P<0.05).结论 AMI后HF患者血清cTnⅠ、MY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三者均与心室重塑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TnⅠ、MYO、BNP水平能辅助预测AMI后HF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知的达百余种.许多单基因心血管遗传病具有较高的猝死风险,发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且部分疾病无有效治疗手段.单基因心血管疾病的遗传阻断是预防疾病发生、阻断疾病向下一代传递的重要预防手段,其中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GT-M)因能够避免产前诊断终止妊娠给孕妇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和负担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心血管单基因病遗传阻断的重要措施.
一、病例摘要rn病例1:女,32岁,因“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个月”于2020.07.30入院.既往史:患者6年前妊娠足月行剖宫产一次.妇科检查:子宫前壁下段可触及一直径9 cm包块,质软,活动差,轻压痛.妇科超声:宫体前壁下段外可见周界毛糙的混杂型囊实不均回声肿物,大小8.8 cm×9.0 cm×7.4 cm,大部分以液性非纯囊暗区为主,兼有多量迂曲网格样回声,隔回声中等偏高,肿物周边可见极少量实性回声约0.5 cm.
期刊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也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不断取得突破,新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尽管如此,心力衰竭的患病人数仍不断增加,整体预后仍较差,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和心力衰竭的预防愈加重要.随着精准医学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先进理念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心力衰竭的防控有望向着更加精细化和个体化的方向发展.
目的 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期甲状腺功能和贫血指标的变化,分析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160例GDM孕妇为GDM组,1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的血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及维生素B12水平,记录所有孕妇及胎儿/新生儿结局.结果 GDM组孕中期F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一、病例摘要rn患者女,27岁.因停经9个月余,于2019年9月21日就诊.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9.4 cm,头围32.6 cm,腹围35.8 cm,股骨长7.3 cm,肝脏明显增大,双肾增大,左肾5.4 cm×3.2 cm,右肾6.2 cm×3.7cm,双肾皮质回声欠均质,双肾盂轻度扩张,右肾为著(图1).上唇回声连续,胎儿舌体肥大、持续伸于口外,舌尖明显增厚(图2).下颌短小.羊水最大深度8.9 cm、指数28 cm.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5/28 d,末次月经2018年12月20日,预产期20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出现血糖异常及代谢性疾病,影响母胎结局,GDM患者通过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影响PPARγ表达和丝氨酸273点磷酸化参与糖代谢调节,同时通过影响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和脂蛋白酶mRNA表达参与脂代谢调节.因此二甲双胍对GDM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其降糖机理,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疾病之一,其在不孕妇女检出率高,EP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过度暴露、妊娠相关蛋白、慢性炎症刺激或细胞增殖/凋亡失衡等有关,对于EP导致的不孕患者尽早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妊娠率.现将EP导致不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合并EP的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分析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2006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炎患者269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n=51)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n=21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指标,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患者出现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因素.结果 与非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相比,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发热、呼吸困难和晕厥症状多见,血流动力学更不稳定,白细胞(WBC)总数、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Ⅰ更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LMCA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LMCA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与冠状动脉CT或造影结果以及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并分析其短期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9例患儿,超声检查明确诊断7例,超声诊断LMCAA最重要的征象包括:①左心房室内径增大;②左冠状动脉近端闭锁、发育细小或无法显示;③二尖瓣腱索回声增强呈缺血性改变,二尖瓣中量及以上反流.其余征象还包括:①节段性或弥漫性左心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②左心室壁或室间隔内探及侧支血流;③左冠状动脉内探及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37(CD137)、脑钠肽(BNP)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缺血评估(GRACE)评分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120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根据GRACE评分分为3组:低危组(37例,GRACE评分<126分)、中危组(42例,GRACE评分126~147分)、高危组(41例,GRACE评分>147分).对比3组CD137、BNP及IGF-1水平,分析三者与GRACE评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