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班主任是这个组成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因此,对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是头等任务,而有质量的班级管理,是每个班主任追求的。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本文总结了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经验,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责任心,更多的爱心,更足的干劲,更新的思路,就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关键词】第一课;高效;习惯;方法;技巧
一、上好第一节课
由于学生在假期放松学习,玩乐中度过,学生的心完全不在学习中。因此,我接受一个班时,有目的准备给学生上好第一课,灌输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学习学生守则,校规、班规,明确纪律。要求如下:1.抓好仪容仪表,注重礼仪,见到老师要问好,穿校服,带书包。2.按时回校,设立签到簿,每周总结,奖励前十名。3.课前准备好课本,学习用具,认真上课,成立学习合作小组,4-6为一组,小组长负责制,组织、管理本组员。4.正确的学习习惯,养成先复习才做作业的习惯,及时完成当天作业。5.成立保洁小组,检查课室的清洁,保证课室的整洁,随时经得起检查。经过上好第一课,让学生明白要求,班主任要及时公布、张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当中来。
二、课前准备,做好巡视
理想的班级,应该是上课前打了预备铃,学生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课本、学习用具等物品已经摆好,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讲台和黑板都已经擦得很干净了。学生的心不定,难以进入状态,课堂效率就低。课前准备好了,老师一走进课堂,神清气爽,烦恼皆消,马上进入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课前准备一团糟,老师要花力气整顿秩序,声音高八度把下面的躁动压下去,到正式讲课,热情已经消去大半,接下来就很难充分发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丝毫不假。
为了做好课前准备,我要求负责任的班干部一打预备铃就立即上岗执勤,劝诫那些忘乎所以的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开始根本贯彻不下去,学生不买班干部的账,打了预备铃还是和以前一样,原来在说话的还在说话,原来站着的还站着,在他们心目中,打预备铃不算上课,打上课铃还不算上课,老师进课堂了还不算上课。
每次上课前,我都当作是自己去上课,到教室门口巡视一下,提醒学生此时应该做什么。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养成这个习惯要花去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的时间不等,但是一旦上了规矩,大家养成习惯了,就不必再为这种事烦恼了。后来有意识推行课前三分钟朗读,由课代表在讲台带读,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培养高效率的班干部
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天忙得很,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做班主任的效率太低了?难道做班主任一定要做到事无巨细、大包大揽?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很好的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在公共场合给班干部给力,树立他们的威信,针对每一个班干部的特点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少批评;多说好听的话,少说不满的话。这样给班干部带高帽子后,班干部做事情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对班级的工作更加尽心尽力,成为了我得力的助手。但每一个人的情绪不可能永远高涨,班干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很容易沮丧,这个时候班主任应该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我经常对班干部说:能担任班干部不仅是因为你们学习表现好而得到的一种荣誉和奖励,也不仅是你们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主要是因为你们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在同学们心中有威信,同学才选你的。为了提高班干部的能力,我带领他们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让他们大胆工作。我在必要时给他们出出主意,做些指导。事实上,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能把同学们团结在身边,带领同学们把班级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培养班干部,要形成一股正能量 ,让每一位班干部带动三两个同学,树立良好的班风的班集体。
四、指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方法
班主任除了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外,传授给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师生都应作长远打算。教师,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学生,须一步一个脚印,不图快。师生须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必有成效。
为了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可以建立一整套评比制度,开展学习合作小组的评比活动,组织小组长互相督促检查,每月做好总评一次。那个小组做得最好,给予鼓励或奖励,扣紧每一阶段,利用每一件事,用規范行为教育,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也十分注意。对一些后进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特别是后进生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也可以传授给学生有关记忆和遗忘知识,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学生会发现,学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就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因此引导学生,要及时、经常复习,提高复习的效果、知识的巩固。还有教给学生好的复习方法,如学生每天睡觉前,采取过电影式的复习法,回忆一天所学的知识,如果遗忘了,马上复习,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法交流》等主题班会,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技巧处理违纪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不时出现学生违纪现象,如迟到现象,当某个学生第一次迟到时,我首先问清楚原因,如睡过头、闹钟叫不醒等,教导学生计算上学的时间有多长,比之前可以提早五分钟上学,闹钟多提醒几次,避免再次迟到;如再有,就要求在班上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这种处理方法很好,基本杜绝迟到现象。
给违纪学生改错的机会,记得有一年班上有个学生带回学校的MP4不见啦,该生确定是在放学后去倒垃圾回课室发现不见的,一定是本班同学拿了,当我知道后,思考应该如何更好处理呢?应该给这个学生改正的机会,首先在班上造就舆论:有同学因一时贪念拿了别人的东西,应该是无意的,我们应该给机会改正?老师并不想拿东西的同学留下不光彩的声誉,允许该生第二天早点回校,把东西放回原处,可能是思想教育或者方法合适,MP4物归原主,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是哪个学生拿了,人人都会犯错误,我们应该给他改正的机会,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有时候我们教育者要做一个有智慧的管理者,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一个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的班集体,有正确的舆论和班风,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那它一定会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秀班集体。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责任心,更多的爱心,更足的干劲,更新的思路,就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能向着更高目标迈进,去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标。
【关键词】第一课;高效;习惯;方法;技巧
一、上好第一节课
由于学生在假期放松学习,玩乐中度过,学生的心完全不在学习中。因此,我接受一个班时,有目的准备给学生上好第一课,灌输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学习学生守则,校规、班规,明确纪律。要求如下:1.抓好仪容仪表,注重礼仪,见到老师要问好,穿校服,带书包。2.按时回校,设立签到簿,每周总结,奖励前十名。3.课前准备好课本,学习用具,认真上课,成立学习合作小组,4-6为一组,小组长负责制,组织、管理本组员。4.正确的学习习惯,养成先复习才做作业的习惯,及时完成当天作业。5.成立保洁小组,检查课室的清洁,保证课室的整洁,随时经得起检查。经过上好第一课,让学生明白要求,班主任要及时公布、张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当中来。
二、课前准备,做好巡视
理想的班级,应该是上课前打了预备铃,学生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课本、学习用具等物品已经摆好,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讲台和黑板都已经擦得很干净了。学生的心不定,难以进入状态,课堂效率就低。课前准备好了,老师一走进课堂,神清气爽,烦恼皆消,马上进入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课前准备一团糟,老师要花力气整顿秩序,声音高八度把下面的躁动压下去,到正式讲课,热情已经消去大半,接下来就很难充分发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丝毫不假。
为了做好课前准备,我要求负责任的班干部一打预备铃就立即上岗执勤,劝诫那些忘乎所以的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开始根本贯彻不下去,学生不买班干部的账,打了预备铃还是和以前一样,原来在说话的还在说话,原来站着的还站着,在他们心目中,打预备铃不算上课,打上课铃还不算上课,老师进课堂了还不算上课。
每次上课前,我都当作是自己去上课,到教室门口巡视一下,提醒学生此时应该做什么。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养成这个习惯要花去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的时间不等,但是一旦上了规矩,大家养成习惯了,就不必再为这种事烦恼了。后来有意识推行课前三分钟朗读,由课代表在讲台带读,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培养高效率的班干部
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天忙得很,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做班主任的效率太低了?难道做班主任一定要做到事无巨细、大包大揽?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很好的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在公共场合给班干部给力,树立他们的威信,针对每一个班干部的特点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少批评;多说好听的话,少说不满的话。这样给班干部带高帽子后,班干部做事情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对班级的工作更加尽心尽力,成为了我得力的助手。但每一个人的情绪不可能永远高涨,班干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很容易沮丧,这个时候班主任应该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我经常对班干部说:能担任班干部不仅是因为你们学习表现好而得到的一种荣誉和奖励,也不仅是你们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主要是因为你们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在同学们心中有威信,同学才选你的。为了提高班干部的能力,我带领他们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让他们大胆工作。我在必要时给他们出出主意,做些指导。事实上,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能把同学们团结在身边,带领同学们把班级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培养班干部,要形成一股正能量 ,让每一位班干部带动三两个同学,树立良好的班风的班集体。
四、指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方法
班主任除了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外,传授给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师生都应作长远打算。教师,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学生,须一步一个脚印,不图快。师生须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必有成效。
为了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可以建立一整套评比制度,开展学习合作小组的评比活动,组织小组长互相督促检查,每月做好总评一次。那个小组做得最好,给予鼓励或奖励,扣紧每一阶段,利用每一件事,用規范行为教育,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也十分注意。对一些后进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特别是后进生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也可以传授给学生有关记忆和遗忘知识,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学生会发现,学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就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因此引导学生,要及时、经常复习,提高复习的效果、知识的巩固。还有教给学生好的复习方法,如学生每天睡觉前,采取过电影式的复习法,回忆一天所学的知识,如果遗忘了,马上复习,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法交流》等主题班会,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技巧处理违纪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不时出现学生违纪现象,如迟到现象,当某个学生第一次迟到时,我首先问清楚原因,如睡过头、闹钟叫不醒等,教导学生计算上学的时间有多长,比之前可以提早五分钟上学,闹钟多提醒几次,避免再次迟到;如再有,就要求在班上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这种处理方法很好,基本杜绝迟到现象。
给违纪学生改错的机会,记得有一年班上有个学生带回学校的MP4不见啦,该生确定是在放学后去倒垃圾回课室发现不见的,一定是本班同学拿了,当我知道后,思考应该如何更好处理呢?应该给这个学生改正的机会,首先在班上造就舆论:有同学因一时贪念拿了别人的东西,应该是无意的,我们应该给机会改正?老师并不想拿东西的同学留下不光彩的声誉,允许该生第二天早点回校,把东西放回原处,可能是思想教育或者方法合适,MP4物归原主,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是哪个学生拿了,人人都会犯错误,我们应该给他改正的机会,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有时候我们教育者要做一个有智慧的管理者,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一个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的班集体,有正确的舆论和班风,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那它一定会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秀班集体。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责任心,更多的爱心,更足的干劲,更新的思路,就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能向着更高目标迈进,去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