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我们的第一个5年——致敬40岁的《幼儿教育》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e3wer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闲适的冬日下午,我正沉浸在浩瀚的文献海洋中,接到了《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何红丽老师的来电.寒暄一番后,何编辑给我布置了“作业”:以一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者的身份,记录这几年我与《幼儿教育》的故事.
其他文献
我喜欢学习,与我搭班的郭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她总是手把手对我悉心指导.一天,她把厚厚的一沓杂志放到我面前,语重心长地说:“这是园里订阅的《幼儿教育》杂志,也是我最喜欢的刊物.你虚心好学,希望这本刊物能够给你更多帮助.”从此,我开启了阅读《幼儿教育》杂志的旅程.
期刊
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看到专业处写着“幼儿教育”四个大字.我当时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全村没有一个人能为我提供一点有用的信息.他们祝贺我考上了大学,要到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读书了,没人关心我读的是什么专业.在大学入学教育的时候,李季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幼儿教育这个专业,同时介绍了《幼儿教育》等几本专业杂志.自此之后,我从未离开过幼儿教育这个专业,也从未离开过《幼儿教育》这本杂志.
期刊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分层抽样,选取实验园和对照园共40所幼儿园的80名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观念和师幼互动中教师支持行为的评价研究.结果 表明,实验园教师教育观念整体上与对照园教师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在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教育、课程实施三个方面实验园教师观念明显优于对照园.在师幼互动方面,实验园师幼互动质量整体高于对照园,且在情感支持维度上的差异尤为显著,说明贯彻实施《指南》以来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本研究同时发现,幼儿园教师在评价幼儿、专业发展等方面仍有个别不适宜的观念存在,其
幼儿园新手教师的自我报告显示,部分新手教师面临着惩戒困境,表现为怀疑教育惩戒的正当性和适宜性,常处于惩戒与否的两难困境中.新手教师陷入惩戒困境有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原因,即教师儿童观出现一定偏差和教育策略的匮乏,社会支持的缺失和社会氛围的复杂.为摆脱惩戒困境,新手教师个人应调整教育观念,丰富教育策略,正确认识与运用教育惩戒;社会应给予新手教师更为强有力的支持.
编制微观质量评量表涉及测量观念和项目分析两个层面.基于发生学的微观嵌套项目分析是难点.微观质量评量表在继承班级过程质量评量表对过程质量定义的基础上,聚焦互动情境的嵌套与迭代延展,形成项目嵌套与迭代延展的分析路径.这种过程性检验路径给过程效度探讨带来巨大空间.
本文从幼儿园游戏中儿童自主与教师指导关系的失衡入手,分析实践中的偏差,为游戏中儿童自主与教师指导关系的平衡提供参考建议:真正尊重儿童,关注儿童需要,适时灵活指导.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阅读一些专业的书刊,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与孩子们交流对话的能力.有一本对我的职业生涯非常有帮助的刊物,它就是《幼儿教育》.从第一次接触它,我就被它吸引了,其中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了找到更适合孩子们的教育方法,我追寻着它的脚步,反复研读,每一次都有新感悟、新收获.
期刊
作为《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的一名编外人员,十多年来我有幸目睹了《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的成长壮大,勉强可谓一名亲历者.回望十多年来的合作之路,亦颇有感慨.rn和《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的结缘始于十多年前.当时,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兢教授找到我,让我加入由周念丽教授等人组成的《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海编辑小组.我有幸成为小组中的最后一名成员.时至今日,我依然在继续与《幼儿教育·教育科学》合作.
期刊
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不经意间,《幼儿教育》居然已经到了“不惑之年”.想当年,在南京师范大学1990级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不谙专业世事、没有丁点专业情怀的我,第一次听到老师们分享《幼儿教育》,介绍这个杂志上的相关文章.此时想来,情景还历历在目.
期刊
在儿童游戏“去自然化”的全球性背景下,作为传统民间游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庭院游戏文化正处在被不断解构的边缘.我们必须对作为儿童个体文化选择的庭院游戏行为保持足够的敬畏和尊重,全力保障儿童庭院游戏的权利,有效支持和促进儿童庭院游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