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信:一名初中学生家长
回信:陈勇
点评:姜南舟
【来信】
我是XX中学的一名家长。我担心孩子心理出问题了。在暑假中,他从不出去玩,不和在学校交的朋友来往,学习上也没什么兴趣。尤其让人难受的是,要开学了,他面对作业发呆,有时候半天也不写一个字。
我儿子读小学低中年级的时候,学习习惯上没有表现出特别突出的问题,只是性格不很活跃,不爱运动,体能不太好,胃口也不开,想了很多办法调理都没有太大的效果。到小学高年级后,他上课的注意力特别不集中,但还是能正常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成绩一般。到了中学,开始一个月还好,后来上课就不听讲了,学习下滑得比较厉害,尤其对英语失去信心和兴趣,最后发展为暑假作业都完成不了。
他不写作业并不是完全因为不会做,比如作文,他是能写的,但他说不知道为什么一拿起笔就发呆,思维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也说不出想了些什么。
刚开学的时候,我真担心和着急啊,现在好些了,作业完成得虽然慢点,也有走神和拖沓的现象,但比起假期来好多了。我想我只有多理解和多鼓励他。他最喜欢的是动漫,在绘画上有一定的基础和感觉,我还特别鼓励他好好学画画,发展自己在美术方面的特长。
现在的问题是,他对我比较依恋,没有朋友(他说和他一样爱好动漫的人太少了)。我是单身母亲,家里还有外婆,我和他外婆的性格也都不怪,应该说我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健康阳光的。但他是个男孩,虽然比较高,但瘦弱,没有男子汉的强壮,性格又趋于内向,我担心这种女性化的环境对他不好。
陈老师,那天听您的讲座,我知道父亲对上中学的孩子的影响很大,但我的情况是,孩子和他父亲虽有接触,但很少。对孩子的教育,还得靠我自己,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回信】
家长:您好!
从您的来信中看出,您对孩子的现状有些担忧,我觉得您有这种意识就很好,现在孩子还小,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您能够冷静地分析孩子的现状和原因,如果能够再付出一些努力,相信问题不会太大。
根据您信中的表述,我推测可能是您和老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自主性培养得不够,对孩子进行了过度保护,再加上家中缺少男人的角色,孩子很难习得男人坚韧刚毅的性格特征,所以形成了现在这种局面。不过,这么多年,您又当妈又当爹也确实不容易,现在社会压力大,我完全理解您的苦衷。
您在信中提到孩子的三个问题——依赖性强,社交问题,内心比较封闭。我觉得,您的家庭环境,再加上初中生青春期反应,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您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我提以下几点意见供您参考。
首先,您多鼓励孩子是正确的,但是要习惯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您可以选择一些男人化的影视作品和图书让孩子去看,如《士兵突击》、《怒海争锋》、《兄弟连》、《亮剑》、《暗算》、《谍影重重》、《拯救大兵瑞恩》等。在孩子看之前,您自己对这些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从作品中寻找不同的男人特征,比如,《士兵突击》中的不抛弃不放弃,从平凡做起,认真过好每一天;《怒海争锋》中船长的坚韧意志,机敏勇敢,以及出色的领导力;《兄弟连》中的勇敢、坚强、责任、朋友的友谊;《亮剑》中的斗争精神,英雄气概,战友情谊;《暗算》中的沉着、冷静、坚韧、忠诚、责任、机智;《谍影重重》中的勇敢、体能、反应速度;《拯救大兵瑞恩》中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特别是最后老瑞恩在中尉墓碑前说的那段话:“我认真地过着每一天,没有辜负你们。”这些人物和场景,对于塑造男人性格,寻找学习楷模是很有帮助的。您可以先看两遍,等您有了深刻领悟后再和孩子一起看,和孩子边看边聊,逐渐渗透,告诉他,男人应该是这样的,否则女人就没有安全感,家庭就很难稳定。您的孩子既然对您比较依恋,您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坏事变成好事。
对于孩子的学习,我建议您暂时不做过多的要求,其实孩子的性格好了,学习自然也就能够克服困难跟上去,只抓学习不抓性格,就好像发烧敷冰袋而不吃药一样,治得了表而治不了本。就算将来大学毕业了,没有坚韧的意志品质也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孩子可以不上大学,但首先必须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对于孩子的社交,我建议您首先从学校老师着手,然后逐渐拓展。从学校男老师中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寻求他的帮助,让他多关心多引导孩子,和孩子成为朋友。您可以问问孩子,他比较喜欢的男老师是谁,然后让他去主动接触,这个老师要品行端正,学问不见得很高,也不见得是教主课的。教主课的老师空闲时间比较少,每天都很忙,反而有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内心封闭的问题,我觉得一个是女性化的原因,另外一个可能是他和其他人所拥有的共同点太少。这一点我觉得您先不要着急,先把前三项解决了,过一段时间会好一些的。
如果孩子的性格就是很内向,只要不影响他的社交功能,比如沟通、协调能力,您就不必太强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完善的。
您家里的教育观念要统一起来,一定要争取家人的支持,这非常重要,如果您的孩子把老人当成避风港,那么问题就会越来越复杂。
时间关系,先写到这里,以后有问题再来信,我们一起交流,祝幸福!
【点评】
在我国,大多数人都以为母子关系会更加密切,因此,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一般判给母亲。但事实上只有不到50%的母亲能保持离婚前那种融洽的母子关系,更多的是随着时光流逝,母子关系愈加恶化。一般情况下,相比单亲妈妈,单亲爸爸更容易找到新的另一半替他看孩子,而单亲妈妈由于怕孩子受委屈,宁愿自己一个人扛着,苦苦地支撑。对单身母亲来说,最难以解决的还是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心理教育问题。一般单身母亲独自抚养孩子,会出现几种误区,要么存在补偿心理,认为婚姻的不幸已经给孩子带来了伤害,要给孩子加倍补偿,一味地溺爱娇宠孩子;要么过分严厉,不切实际地管教孩子,期望孩子能够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加完美;要么感情沟通困难,特别是与处于青春期的儿子,沟通起来障碍更多。相比母亲来说,父亲的作用更加特殊而且无法替代,如果无法做到和父亲的有效沟通,或者母亲有意无意地阻止孩子与父亲进行顺畅的沟通,很容易导致青春期的男生与母亲的疏远乃至叛逆,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等事件……案例中这位母亲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并主动向专家求助,是非常智慧和负责任的,全社会也应该给予单亲家庭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回信:陈勇
点评:姜南舟
【来信】
我是XX中学的一名家长。我担心孩子心理出问题了。在暑假中,他从不出去玩,不和在学校交的朋友来往,学习上也没什么兴趣。尤其让人难受的是,要开学了,他面对作业发呆,有时候半天也不写一个字。
我儿子读小学低中年级的时候,学习习惯上没有表现出特别突出的问题,只是性格不很活跃,不爱运动,体能不太好,胃口也不开,想了很多办法调理都没有太大的效果。到小学高年级后,他上课的注意力特别不集中,但还是能正常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成绩一般。到了中学,开始一个月还好,后来上课就不听讲了,学习下滑得比较厉害,尤其对英语失去信心和兴趣,最后发展为暑假作业都完成不了。
他不写作业并不是完全因为不会做,比如作文,他是能写的,但他说不知道为什么一拿起笔就发呆,思维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也说不出想了些什么。
刚开学的时候,我真担心和着急啊,现在好些了,作业完成得虽然慢点,也有走神和拖沓的现象,但比起假期来好多了。我想我只有多理解和多鼓励他。他最喜欢的是动漫,在绘画上有一定的基础和感觉,我还特别鼓励他好好学画画,发展自己在美术方面的特长。
现在的问题是,他对我比较依恋,没有朋友(他说和他一样爱好动漫的人太少了)。我是单身母亲,家里还有外婆,我和他外婆的性格也都不怪,应该说我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健康阳光的。但他是个男孩,虽然比较高,但瘦弱,没有男子汉的强壮,性格又趋于内向,我担心这种女性化的环境对他不好。
陈老师,那天听您的讲座,我知道父亲对上中学的孩子的影响很大,但我的情况是,孩子和他父亲虽有接触,但很少。对孩子的教育,还得靠我自己,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回信】
家长:您好!
从您的来信中看出,您对孩子的现状有些担忧,我觉得您有这种意识就很好,现在孩子还小,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您能够冷静地分析孩子的现状和原因,如果能够再付出一些努力,相信问题不会太大。
根据您信中的表述,我推测可能是您和老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自主性培养得不够,对孩子进行了过度保护,再加上家中缺少男人的角色,孩子很难习得男人坚韧刚毅的性格特征,所以形成了现在这种局面。不过,这么多年,您又当妈又当爹也确实不容易,现在社会压力大,我完全理解您的苦衷。
您在信中提到孩子的三个问题——依赖性强,社交问题,内心比较封闭。我觉得,您的家庭环境,再加上初中生青春期反应,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您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我提以下几点意见供您参考。
首先,您多鼓励孩子是正确的,但是要习惯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您可以选择一些男人化的影视作品和图书让孩子去看,如《士兵突击》、《怒海争锋》、《兄弟连》、《亮剑》、《暗算》、《谍影重重》、《拯救大兵瑞恩》等。在孩子看之前,您自己对这些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从作品中寻找不同的男人特征,比如,《士兵突击》中的不抛弃不放弃,从平凡做起,认真过好每一天;《怒海争锋》中船长的坚韧意志,机敏勇敢,以及出色的领导力;《兄弟连》中的勇敢、坚强、责任、朋友的友谊;《亮剑》中的斗争精神,英雄气概,战友情谊;《暗算》中的沉着、冷静、坚韧、忠诚、责任、机智;《谍影重重》中的勇敢、体能、反应速度;《拯救大兵瑞恩》中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特别是最后老瑞恩在中尉墓碑前说的那段话:“我认真地过着每一天,没有辜负你们。”这些人物和场景,对于塑造男人性格,寻找学习楷模是很有帮助的。您可以先看两遍,等您有了深刻领悟后再和孩子一起看,和孩子边看边聊,逐渐渗透,告诉他,男人应该是这样的,否则女人就没有安全感,家庭就很难稳定。您的孩子既然对您比较依恋,您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坏事变成好事。
对于孩子的学习,我建议您暂时不做过多的要求,其实孩子的性格好了,学习自然也就能够克服困难跟上去,只抓学习不抓性格,就好像发烧敷冰袋而不吃药一样,治得了表而治不了本。就算将来大学毕业了,没有坚韧的意志品质也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孩子可以不上大学,但首先必须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对于孩子的社交,我建议您首先从学校老师着手,然后逐渐拓展。从学校男老师中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寻求他的帮助,让他多关心多引导孩子,和孩子成为朋友。您可以问问孩子,他比较喜欢的男老师是谁,然后让他去主动接触,这个老师要品行端正,学问不见得很高,也不见得是教主课的。教主课的老师空闲时间比较少,每天都很忙,反而有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内心封闭的问题,我觉得一个是女性化的原因,另外一个可能是他和其他人所拥有的共同点太少。这一点我觉得您先不要着急,先把前三项解决了,过一段时间会好一些的。
如果孩子的性格就是很内向,只要不影响他的社交功能,比如沟通、协调能力,您就不必太强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完善的。
您家里的教育观念要统一起来,一定要争取家人的支持,这非常重要,如果您的孩子把老人当成避风港,那么问题就会越来越复杂。
时间关系,先写到这里,以后有问题再来信,我们一起交流,祝幸福!
【点评】
在我国,大多数人都以为母子关系会更加密切,因此,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一般判给母亲。但事实上只有不到50%的母亲能保持离婚前那种融洽的母子关系,更多的是随着时光流逝,母子关系愈加恶化。一般情况下,相比单亲妈妈,单亲爸爸更容易找到新的另一半替他看孩子,而单亲妈妈由于怕孩子受委屈,宁愿自己一个人扛着,苦苦地支撑。对单身母亲来说,最难以解决的还是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心理教育问题。一般单身母亲独自抚养孩子,会出现几种误区,要么存在补偿心理,认为婚姻的不幸已经给孩子带来了伤害,要给孩子加倍补偿,一味地溺爱娇宠孩子;要么过分严厉,不切实际地管教孩子,期望孩子能够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加完美;要么感情沟通困难,特别是与处于青春期的儿子,沟通起来障碍更多。相比母亲来说,父亲的作用更加特殊而且无法替代,如果无法做到和父亲的有效沟通,或者母亲有意无意地阻止孩子与父亲进行顺畅的沟通,很容易导致青春期的男生与母亲的疏远乃至叛逆,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等事件……案例中这位母亲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并主动向专家求助,是非常智慧和负责任的,全社会也应该给予单亲家庭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