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a123ertswe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进入到城市中,这也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话题。基于此,本文就主要针对偏远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教育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委托其他人照顾的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大多集中在6-16岁的年龄段。当前,偏远山区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规模也很大,而且在不断增加。由于留守儿童家庭大多是父母单方面或者父母全都不在家,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祖辈或者其他亲人照料,在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下,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偏远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分析
  1.农村教育机制不完善
  教育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教育机制为基础,从我国农村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农村的各种经费都较为紧张,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方面更是严重不足,这就使得农村教育难以实现持续发展。受到经费的影响,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而且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的构建也无法满足当前义务教育的需求。同时,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中打工,这也无形中加剧了农村教育环境的恶化,这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不乐观
  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初衷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为儿女创造更好的环境,但外出的时间正是孩子需要父母关爱的时期,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上时间缺位,使得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一些障碍,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孤僻、忧郁等不良心理状况。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监护,这种隔代抚养的现象使得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无法获得有效的解决,长辈对于孩子的功课也无法进行复捣,这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制约。
  3.留守儿童成为犯罪和被侵害的高发群体
  由于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力度缺乏,因此很多留守儿童都容易形成自由、散漫的习惯,有的孩子由于缺乏长辈的照顾,甚至留宿街头,接触到更多社会不良青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也不在少数。另外,缺乏长辈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也成为了犯罪分子的目标,诱拐儿童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加强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促进相关制度的改革
  为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管理,需要促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并且逐渐完善与户籍制度相关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制度。将户籍制度与教育制度进行有效的衔接,促进户籍管理制度的公平性,并将传统的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从政策上给予流动人口子女更多的引导和扶持,使更多的孩子能够在父母的身边成长和接受教育。
  2.强化家庭教育
  缺少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在性格方面很容易变得内向和孤僻,因此要注重亲子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可以定期与孩子见面交流,也可以由当地的政府和社会机构组织孩子与父母之间进行书信沟通,包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使孩子感觉到父母陪在身边。同时,作为监护人的长辈,要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客观的家庭环境,消除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加强对孩子的品格塑造。
  3.重视学校教育功能
  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必须要注重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偏远的山区,更加需要更多师资力量的注入,提高当地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政府在政策方面也需要给予学校更多的支持,充分满足学校教学的需求,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在教育内容的构建方面需要注意,除了基本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当建立保护和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
  4.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社会协调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制定关于留守儿童教育和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从宏观层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有法可依。同时,通过舆论宣传作用,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安全的社会环境。
  结束语:
  教育问题是影响偏远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知识学习、性格养成等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教育机构的紧密配合,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更好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蒋笃运.以科学发展观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0(07)
  [2] 任运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3] 段宝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其他文献
【摘 要】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决定着零件及产品的质量,并对产品的成本与生产周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原则、内容及步骤展开探讨,提出笔者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工艺规程;机械加工;作用;原则;内容;步骤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当中,直接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等为半成品或成品,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部分。把工艺过程的各项内容以表格等形式固定下来,用于指导与组织生
【摘要】 道德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台湾道德教育与大陆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本文将从道德教育的定义、台湾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大陆的启示探讨道德教育。  【关键词】台湾道德教育特点启示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至古以来重视礼仪和道德的作用。用人时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道德教育内容也是我国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组成部分,台湾的道德教育内容与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
常听音乐老师们诉苦,当今的中学生,特别是落后地区的中学生,不喜欢音乐课,音乐基础差, 以为上音乐课是浪费时间。这是个追求功利的时代,靠音乐上大学的人总是少数,对大多数的
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
【摘 要】群众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了研究,发现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不足,缺乏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体育活动场所规划不合理,体育活动经费匮乏是影响郑州市区晨练老年人群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晨练;老年人群;体育锻炼     1.研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仅承载着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技能,还应该是德育的主渠道,担负着育人的基本功能。  一年级的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低,怎样在语文教学一点一滴的育德,作为一名启蒙教师,可以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学校的特色,而校本课程又是学校基于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独自开发设计的课程,它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从1984年开始,我校就坚持书法特色教育
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很早就被提了出来。中国的一句很有名的谚语:“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说过:“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The impo
【摘 要】职业教育课堂改革的现状:只注意到理论上的规范建设,不注重實践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成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所以,对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包括三层意思,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让教师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开放教育的理念,能力教育的理念,发展创新教育的理念。鼓励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