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灭之后的不舍与失望之后的决绝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13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团圆》与《好儿女花》都属于自传体小说,讲述的都是不同时空的男女情感流变,但其中结果是读者无法预料的,我们从中看到了男女主人公不一样的情感态度。本论文就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来看清女性在男性眼中的角色以及女性最后做出的选择导致的情感结局。
  关键词:《小团圆》 《好儿女花》 伴侣 情感态度
  《小团圆》在张爱玲与宋淇夫妇不断纠结是否出版以及销毁的书信往来之后,由宋淇的儿子宋以朗根据书信内容得出:张爱玲是舍不得“销毁《小团圆》”的。因此这部被认为是“张爱玲最神秘的小说遗稿,浓缩毕生心血的巅峰杰作”历经长达二十年时间的多次重写、修改,最终于2009年得以与读者见面。诚如作家自己所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这部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正是盛九莉与邵之雍香港遭遇战时的感情流变,影射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旷世之恋。《好儿女花》是虹影另一部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的延续,在讲述回乡为母奔丧的过程中,穿插了六妹与小唐的感情流变,同样也是虹影的婚恋生活的对照。
  所不同的是,在感情变化过程中,盛九莉与六妹选择了不同的方式结束这一婚恋悲剧,在追忆这一悲剧过程中,她们在男主人公眼中扮演的角色与最后对待男性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一、对“才气”的依恋
  “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男为‘色’倾倒、女为‘才’仰慕却是始终不变的。……才貌是青年男女互相吸引和爱慕的关键,这是沿袭了几千年直至今日仍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心理。”“现代文学中为女人所爱的男主角,十之八九都是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如涓生、于质夫(郁达夫贯穿诸多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觉慧、君实、方达生、方鸿渐,等等,丁玲笔下的凌吉士也是南洋侨生,范柳原虽是商人,却也爱读《诗经》,‘执子之手’云云。总之,现代文学中男人应该被爱的第一个条件便是‘有文化’。”《小团圆》中的邵之雍虽不是青年,但九莉也被其“才”所迷倒,邵之雍第一次出现是女编辑文姬把那篇书评的清样寄给九莉看,九莉的感觉是:
  文笔学鲁迅学得非常像。极薄的清样纸雪白,加上校对的大字朱批,像有一种线装书,她有点舍不得寄回去。
  就这样,邵之雍已经赢得了盛九莉的芳心。
  《好儿女花》中的六妹似乎也没有摆脱这种古老的程式:
  戴着一副讲究的眼镜,透出一种睿智和儒家知识分子气质,他的眼睛没离开我半分钟。第一次遇上心仪已久之人,又如此待我,我内心激动加紧张,手脚都不知如何放了。
  男主人公的才华横溢与绅士外表深深吸引着两位女主人公,她们沉浸在这份浓浓的崇敬之情中,对爱情充满了期待与向往,似乎“才气”是进行爱情婚姻的敲门砖。但是,随着他们感情的发展变化,“才气”并没有成为爱情与婚姻继续下去的唯一砝码。
  二、“他”眼中的“她”:“物”伴侣与精神伴侣
  《小团圆》中的邵之雍对九莉永远停留在其外在的仪表、举止、衣着等方面:
  “你眉毛很高。”
  “你就是笑不好。现在好了。”
  她听见他在隔壁房间里说话的声音,很刺激的笑声。她知道是因为她臃肿的蓝布棉袍,晒塌了皮的红红的鼻子,使他在巧玉面前丢脸。
  衣着、外表使得邵之雍很为难,只有打扮得体才能赢得邵之雍的赞同。
  房间里光线暗,她也是偶然才瞥见他满面笑容,却带着窘意。……次日之雍来了,方才知道他太太在那里打牌。“偏你话那么多,叽哩喳啦说个不完”,他笑着说。
  之雍的窘只是因为在他看来盛九莉不得体的言谈举止被他的太太看到,虚伪的他担心他的太太小觑他挑女人的眼光,有失自己面子。在德行方面,他要求九莉要大方;在感情方面,面对自己的风流史,也要求九莉不妒忌。
  显然,邵之雍还是体现“一种极强的占有欲——希望女性在身心上皆为稚嫩的,没有任何人生阅历,不具备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能更顺从地被驱使和驾驭”,他在调动他那些封建传统历史中帝王将相黄袍加身状元及第才子佳人风花雪月风流佳话的“知识资源”与他的“风流史”“艳福史”,以及他遇到的每一个女人进行牵强附会的比较,字里行间充满了不堪卒读的封建男权对女人的道德说教与以“不嫉”为核心的妇德教化。在邵之雍的眼中,盛九莉是“物”的伴侣,“性”的工具。
  《好儿女花》中的小唐接受西方观念,更向往萨特与波伏娃那种超越婚姻的自由生活,萨特与波伏娃曾订立了一个契约:他们俩将永远情投意合,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这种关系(超越婚姻的伴侣关系),但同时双方保证各自在生活、感情和性的方面享有充分自由,条件是永远不隐瞒和撒谎。小唐也羡慕他们这样的生活,因此在得知六妹不是“处女”时,认为她就是自己想找的人,他也希望六妹能够这样做:
  “你从来都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你不会和其他女人一样。波伏娃与萨特创造了多配偶制的传奇神话!你会输给她?”
  他认为六妹是他的感情另一半,精神的所有寄托,直到回重庆为六妹母亲奔丧,他还把她当作这种伴侣看。
  两位男主人公对异性的看法之差,与所处时代有关。《小团圆》写于1975年,邵之雍又是那个时代的男性,他依然停留在中国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客观要求上,尽管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意识到封建道德对女子的迫害,但是,邵之雍却没有付诸行动。《好儿女花》写于新世纪初,“性”成为开放话题,远在英国伦敦的小唐更愿意走没有约束与牵绊的自由之路,他宁愿找可以发生关系的像“我”一样的可靠知己,也不要找时时追赶着讨要未来的“小姐姐”。
  三、“她”对“他”:不舍与怨情
  《小团圆》中叙述九莉与邵之雍的恋情尤其在对待男主人公问题时,在文字上张爱玲与盛九莉之间来回转换,张爱玲对邵之雍是有“随时停止”的意思的,而盛九莉却是一个钟情之人,她对邵之雍的爱从未停止过。
  九莉依然梦到了与之雍在一起的场面,她快乐了很久很久。在张爱玲或者九莉看来,他们的恋情不应当结束,张爱玲还是没有那么决绝地切断那对她而言温暖的回忆,她选择了宽容。正如张爱玲在回忆楚娣与绪哥哥的感情时楚娣所说:   “绪哥哥临走,我跟他讲开了,还是感情很好的朋友。不讲开,心里总是不好受。”
  这不也正说明了九莉对邵之雍的不舍吗?
  对于一个接受萨特与波伏娃关系的男性来说,《好儿女花》中的小唐是很开放的,这种超越婚姻的伴侣关系也是六妹承认的,小唐是六妹精神上的父亲,事业上的导师,是她的丈夫也是经纪人,她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帮助。但是六妹面对小唐是失望,是怨恨,因此,她毅然决然地断绝了与小唐有关的一切,包括财产,包括联系。带有浓厚女权思想的虹影对小唐的怨恨强烈到无以复加,她像个怨妇一样指责着小唐:
  因为那个人,我的伦敦时代所有的辉煌都枯萎,只剩下失败,双眼望及之处,一片荒原。
  四、结语
  《小团圆》多次写到九莉与邵之雍的性关系,很显然,张爱玲不仅是对那份感情的不舍,更对“性”不舍,她被“性”控制了身体,被处女情结牵绊着、矛盾着,到写这部小说都没有看透这份男女之情。
  《好儿女花》在六妹回忆与母亲的过去时说道:她不想结婚,一辈子都不想沾婚姻的边。但是最后她还是与W结婚了,还生下了他们共同的孩子,这便证实了现在的虹影即使女性意识再强,女权思想再浓厚,终归接受了女性现实,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女性”本身,这是对母亲的性别认同,也给了读者一个深刻的启示:女人,终究逃不出这座“围城”。
  同样是自传体小说,同样是追溯主人公自我悲剧的根源,张爱玲与虹影以不同的方式向读者们展示了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对待对方的态度,不管是“物”伴侣还是精神伴侣,也不管是不舍还是怨情,更不管是矛盾抑或回归,两位作家及其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不一样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2] 许子东.许子东讲稿.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3] 张爱玲.小团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4] 刘思谦.张爱玲《小团圆》中的“胡张之恋”——兼谈胡兰成的《今生今世》[J].扬州大学学报,2010(4).
  [5] 虹影.好儿女花[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6] 崔艳萍.《小团圆》与《好儿女花》——两代海外女作家自传体小说比较[J].北方文学,2013(11).
  作 者:师亚萍,文学硕士,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女性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 2014年出版的《易经》英译本是翻译家闵福德的又一力作,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认可。闵福德在译本中采用了“厚翻译”策略,通过长篇序言、附录、索引、文内注释、显化翻译等深度语境化的方式,将读者置于丰富的中国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增进了他们对《易经》言辞及其文化内蕴的理解。“厚翻译”策略在典籍翻译和弥补文化差异上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易经》 闵福德 翻译 厚翻译  一、引言  《易经》是中华文化
摘 要:金宇澄新作《繁花》在鲜活的市民生活图景背后,充满了悲观和虚无的情绪。本文试从《繁花》的人伦关系入手,拨开悲观与虚无的精神面纱,揭示作者在创伤叙事背后的历史文化诉求。中国社会的人伦关系主要是指由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建立而来的“五伦”,即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之间的关系。由于时代的日新月异,夫妇关系可以扩大为超出婚姻束缚的两性关系。笔者在阅读中发现,《繁花》中涉及的人伦关系如两性关系、父子
摘 要:张爱玲的《牛》是她幼时的作品,虽不免有刻意雕琢的痕迹,但也以本能的笔法道出了旧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封建宗法体制下妇女的每次抗争换来的都是更大的伤害。女性的命运若圈养的油鸡,最终都被红布绑缚着双腿倒提了出去。  关键词:小油鸡 女性 悲剧  中国妇女的命运在封建社会的长河中,如同被洪水裹挟而下的山石,她们无法选择自己的道路,跳脱不了自己成长的环境和家庭,只能被摧残,被折磨,无法与命运抗争,即
摘 要: 舞台美术是隶属于戏剧演出且综合性较强的艺术门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舞台美术在戏剧演出中发挥的作用和自身特质是不同的。从专业归属上讲,舞台美术与剧本、表演一样,属于戏剧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基本表现手段和艺术语言看,舞台美术又具有造型艺术的特性,其基本表现手段无疑是“造型”,且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戏剧学科背景上。  关键词:舞台美术 专业基础 空间 文本  “舞
摘 要:趋向补语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汉语水平考试的重点,更是学习汉语的基础。趋向补语中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构复杂,语义不断虚化,对留学生来讲不容易掌握。我们以复合趋向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上来”为代表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例句,通过分析趋向补语“上来”的现状、语义、认知和偏误来归类,找出偏误的原因,最后给出一些教学建议,希望能为趋向补语的教学
摘 要:迈克尔·弗雷恩(Michael Frayn,1933—)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学院派小说家。《窍门儿》是其创作的一部围绕学术生活展开的学院派小说。与《占有》和《传记家的故事》等学院派小说遥相呼应,评论家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成为这部小说讽刺批判的深刻主题。另外,书信体小说的创作形式也为学院派小说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迈克尔·弗雷恩 学院派小说 《窍门儿》 讽刺  迈克尔·弗雷恩(M
摘 要: 自中国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到今天,中国动画影片史已经走过了九十多年了,发展过程起起伏伏。如今和世界优质动画相比较,国产动画最大的问题突出体现为缺少好的故事,致使国民逐渐对其丧失信心,受众越加趋向于低龄群体,让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外影片抢占了市场。对此,国内动画制作人开始挖掘传统经典故事的价值,改编了《大圣归来》《白蛇·缘起》 《哪吒之魔童降世》 等作品,但这些改编后的作品内容和原本故事
物理学与文学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表面看二者毫无关联,其实不然。物理学与文学面对的是同一个对象,都是对世界的研究,物理学对世界的研究具有真实性、规律性,而文学对世界的研究更具有想象性和情感性。深刻领悟物理的奥秘,对于初涉其中的人来说,大量阅读物理学经典著作就显得必不可少,如《晶格动力学理论》《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和《势力不灭论》等等。了解物理原理,感受物理研究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丰富和完善
摘 要:本文从意识流小说本身的流动性与其构成小说所需要的外在形式的统一这两方面入手,围绕乔伊斯的著作《尤利西斯》展开,着重分析了其所采用的部分意识流技巧手法、让意识流小说形式统一,以及增强可读性的各种技巧,包括三一律,主导动机,场景安排,神话对应并行等。  关键词:意识流 乔伊斯 《尤利西斯》 三一律 奥德赛  尤利西斯作为20世纪小说史上最为重要的小说之一,文学家评论家们一直予其高度评价,甚至诸
摘要:赵思运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后现代色彩。对身体的关注、解构技巧的使用和陈旧的伤痛成为赵思运诗歌的三重特征。身体的发现部分,讨论了赵思运诗歌的常用意象、风格,并探究其外部指涉;解构主义特征部分,讨论了赵思运诗歌的形式主义美学及其继承和开拓;伤痕文学部分,讨论了赵思运诗歌的内在立场。  关键词:赵思运 先锋诗歌 解构主义  诗人赵思运的作品,就其赖以成名的网络诗歌风格而言,开始于2002年。这一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