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是新疆石河子大学读者史一鸣,读了作家尤凤伟发表在贵刊今年第6期的中篇小说《命悬一丝》,感觉写得很精彩。小说紧紧抓住命案到底该如何定罪展开故事,既引人入胜又令人深思。我以前读过尤凤伟老师的《鸭舌帽》《中山装》,感觉他的小说构思都很巧妙,都有一个道具或抓手,然后展开故事,很紧凑又很吸引人。我不知道尤老师在构思小说之前是如何捕捉到这个道具或抓手的,能否谈谈秘诀? 尤凤伟:石一鸣先生读小说很用心呵,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新疆石河子大学读者史一鸣,读了作家尤凤伟发表在贵刊今年第6期的中篇小说《命悬一丝》,感觉写得很精彩。小说紧紧抓住命案到底该如何定罪展开故事,既引人入胜又令人深思。我以前读过尤凤伟老师的《鸭舌帽》《中山装》,感觉他的小说构思都很巧妙,都有一个道具或抓手,然后展开故事,很紧凑又很吸引人。我不知道尤老师在构思小说之前是如何捕捉到这个道具或抓手的,能否谈谈秘诀?
尤凤伟:石一鸣先生读小说很用心呵,提出了一个连我自己都没细想的问题。确实,小说中常会有“道具和抓手”的存在,对小说的演绎起到不小的作用。这并非作者的刻意为之,是自然而然地生成。如你提到的《中山装》与《鸭舌帽》。前者中的中山装在作品中就不仅仅是个道具问题,而是推动小说发展的主要故事情节,是“纲”,纲举目张,作用显而易见。后者中的鸭舌帽,杨晓升主编曾说是“神来之笔”,即便如此,这顶帽子也起不到中山装那么大的作用,只是一种意象,增添些情趣而已。用来做题目虽然可以,但不及《中山装》那么惊心。
话说回来,小说本身是虚构的产物,生杀予夺的权力在作者手中,构思写作中也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某一“道具”,用好了作品会增色不少,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是那句话,不刻意,顺其自然。你刚读到的《命悬一丝》就没有嘛。
其他文献
雪,撒出了个纯白的世界。我就这样被“冻”在家里。热乎乎的暖气笼罩着屋子,望着窗外苍茫一片,我不觉有些寂寞。 突然,我像遗落了一件珍宝似的想起来:“大地都被雪盖住了,那平时在地上找食的鸟儿吃什么呢?”于是,我心急火燎地冲进厨房,装了小半碗米,将它们撒在刚除过雪的阳台上。为了不让鸟儿受到惊吓,我退到门后,只在雪又积起时过去清理一下。 “扑棱棱”——有什么东西落在阳台上了。我小心翼翼地瞧去,竟是一只
刺眼 黑暗中,他爬上了楼顶。十二楼。 夜像块无边的幕布,罩在他的身上。忽明忽暗的灯,像鬼火一样对着他眨着眼,像是对着他在招手。有风,吹起了他的衣角,如一只大手一样要将他的身体钳住。 他真的下定了决心。 他曾在现场看到过一个想要跳楼的女子,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鲜红的外套,墨绿的牛仔裤,在那个阳光的下午,站在一栋六层楼的楼顶。大声地叫喊着,说她的男人找了女人不要她了,她要跳楼。楼下全是人,看热
莫奈一生画的“睡莲”系列作品约250幅。很多人把这一系列当作风景画来欣赏,以为画中的主角是睡莲,那未免也太过可惜了。 其实,莫奈是在画同一主体在不同光线下变化无穷的外貌。对莫奈而言,睡莲并非景观重点,它们只是陪衬。这也是莫奈与其他画家最大的区别。他不画物体本身的颜色,而是记录这件物体反射出的光。春夏秋冬,白天夜晚,各有色彩,各不相同。 “睡莲”系列作品的画面中没有天空,没有地平线。茂密的植物和
从算术运算来看,如果只有自然数,可以尽情使用加法和乘法运算。有了分数,除法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想要减法通行无阻,就必须有负数,因为有时不够减。有了正负整数、正负分数和0,加、减、乘、除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只要0不作为除数)。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了,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有一个基本观点:世界万物都可以用数来表示,即“万物皆数”。在他们眼中,一切量都
惊蛰,雨水走进仙桃的腹地 这一场大雨之后 我确信 那枝丫光凸的迎春花 就再也不好意思把掖着藏着的金黄 还别在马腿里 将军! 桃花的楚河汉界上,应多了几抹艳丽 白玉兰更白了 紫玉兰更紫了 茶花高擎鲜红的酒杯 把春天一饮而尽 那潜伏在泥土深处的虫声与哇鸣 定会脱掉卧底的面具 和春天叫板 最早苏醒的小卒 是油菜花 他们排兵布阵 在二月之尾已呈燎原之势 你看,他们已经
堂上椿萱雪满头,他和她都佝偻着腰。庸常生活里的场景是:她“咕咚”一声,重重跌坐在床上,算是坐下;起时,她将全身力气集中于双手,使劲地攥着他的双手,他拽着她的双手引体向上,颤巍巍站起身来。她的腰身弯曲下来接近60度,他拽着她带动着她软不拉叽的双腿,迈着寸步向前挪移。他和她一起挪移。挪移到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挪移到饭桌的转椅上吃饭,挪移到卫生间如厕,挪移到卧室里睡觉……挪移间,时光划过了白天和黑夜,划
小翔念三年级,课外书籍中有关于萤火虫的描述,在乡下的树丛里它们就像一朵朵闪闪发亮的蓝绒花。于是提出暑假要到乡下叔公那里去看看,因为你老爸说过,夏夜那里有数不清的萤火虫。 七月的那天,我和小翔来到了牛石村,村子后面是层层叠叠粗野的山丘,从近处向远处眺望,颜色由深而渐浅,山后清淡得可见一条溪水,叮当而流。 叔公讲,前几夜天爷也助兴,月下枝影吊吊,村里的人就如看夜戏。 我就冲小翔讲,那我们就等着今
苏雨和姜晓丽,原本属于不同的家庭,却一起成为留守族群中的一员,情感关系的产生,是自然而然还是有预谋?瘫痪的老公公,却能夜深梦游,诡异的目光会洞穿怎样的结局? 苏雨第一次与姜晓丽单独接触,是初春一日,在姜晓丽的家中。他给她抱孩子去。 世间有些事,往往有不可思议之处。比如姜晓丽的孩子和他之间的亲近关系。不知从哪天起,每次一见到苏雨,几个月大的奶娃娃便会对他目不转睛,眼睛越来越亮,随后就笑起来,张开
人们常说,老一辈科学家普遍对钱不看重,82岁的钱七虎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拿到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800万元奖金后,他仅用不到一周的时间便将其“花”了个精光,而且是一次性“花”完。 2019年1月8日,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发表获奖感言时,这位满头银发的科学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面对荣誉,钱七虎谈的依旧是责任与担当:“我作为军队的一名科学家,要始终把科技强军作为毕生的事业去追求,
方方的小说一向有对历史的深长追索,更有对现实的剑指人心。《各自沉迷或各自陶醉》紧切当下现实,思考知识分子的时代蜕变。小说的主线人物是高校教授李虚怀和马古立,代表着两类知识分子,也是两种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一类是李虚怀和锦衣锦卫兄妹,他们是少年伙伴、青梅竹马,一起成长,彼此关爱,生活简单,让人还能感觉到世间的美好真情的可贵;一类是马古立和田劳,代表着混世、热闹的大多数,深谙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