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罩(节选)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w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老一辈科学家普遍对钱不看重,82岁的钱七虎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拿到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800万元奖金后,他仅用不到一周的时间便将其“花”了个精光,而且是一次性“花”完。
  2019年1月8日,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发表获奖感言时,这位满头银发的科学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面对荣誉,钱七虎谈的依旧是责任与担当:“我作为军队的一名科学家,要始终把科技强军作为毕生的事业去追求,并为此奋斗一生。这是我的事业所在,也是我的幸福所在……”
  与往年不同的是,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由500万元提升至800万元,而且奖金全部由个人支配。钱七虎很快就行使了自己的这项权利:收到奖金没几天,他便全部捐出,纳入他此前设立的公益基金,重点资助西部和少数民族的贫困学生。消息传开后,没有一个网友不为之动容。
  由于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获奖之前钱七虎的公众知名度并不高。但在中國防护工程领域,他向来是一位让人仰之弥高的领路人。60多年间,钱七虎不仅创立了我国防护工程这一崭新学科,还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将中国的防护工程研究推向国际先进水平。
  军事抗衡中,有“矛”必有“盾”。坚船利炮有了,导弹核弹有了,如何铸就坚不可摧的“盾牌”,是钱七虎毕生钻研的课题。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西北的戈壁滩深处传出一声巨响,荒漠上空随之升起一团硕大无朋的蘑菇云。烟雾还未散尽,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就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展开勘察,钱七虎便是这群勇士中的一员。
  当时,钱七虎受命改进空军飞机洞库的防护门。为了发现原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他特意申请到核爆实验现场去。通过观察,他发现核空爆后,洞库虽然没有被严重破坏,里面的飞机也没有受损,但防护门因为严重变形而无法开启。“门打不开,飞机出不去,就无法反击敌人。”钱七虎说。
  那个年代,飞机洞库防护门的相关设计计算都靠手,精度差,效率低。为了设计出能抵抗核爆炸冲击波的机库大门,钱七虎决定变一变。彼时,有限单元法作为一种工程结构的计算方法刚刚兴起,他便大胆运用它,这在当时的中国尚属首次。
  设计计算需要用到晶体管计算机,但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单位有,而且他们自身的研究任务也很重,设备使用率很高。钱七虎就利用节假日以及别人吃饭、睡觉的空隙,打时间差,“蹭”设备用。
  时间好不容易抢来了,如何使用又是一个难题。面对巨型计算设备,钱七虎团队拿到的只有一本操作手册。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团队中的很多人犹如看“天书”。钱七虎虽然自学过计算机的基础理论,但从未上机操作过,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学。连续两天,他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啃“天书”。当他再次站在团队人员面前时,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可以上机操作了”。
  由于科研任务重,钱七虎常常睡在办公室里,赶任务时,啃馒头、吃咸菜是常有的事。有一段时间,他付出了不少心血,实验却一次次失败。“气动实验做了几十次,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失败后总结一下教训,就接着准备下一次实验。”任务攻坚的两年间,钱七虎没有气馁过,他把每一次失败都当成学习的机会,最终解决了大型防护门变形控制等设计难题。为了缩短开关防护门时间,他还创新提出使用气动装置升降门,成功研制出当时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
  经过10多年的研究,钱七虎和他的团队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诸多理论依据,在实践中为我国战略工程装上了打不烂、炸不毁的“金钟罩”。
  (选自2019年第3期《环球人物》,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老一辈科学家钱七虎的事迹震撼人心:将国家奖励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10佘年间,殚精竭虑,携团队人员攻克世界性难题。本文描写了许多细节,如到别的单位“蹭”晶体管计算机,连续两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啃“天书”,为了赶任务而啃馒头、吃成菜、睡在办公室等,让读者进一步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忘我工作的高贵品质。
  读有所思
  1.钱七虎在研发飞机洞库防护门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2.文中多次引用钱七虎的原话,试品析其作用。
其他文献
二中学生龙潜的女友傅晓敏被同学罗成抢了,龙潜把罗成杀了,龙潜被执行了死刑,骨灰让二姐领回了家,葬在其父的墓旁。傅晓敏则因精神受到刺激,她爸来校办了休学手续,把她接走了。学校在闹腾了一阵后恢复平静,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好像那已经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可是,为什么现在活在北京城里的我像一具行尸走肉呢?  那些年我们养成盲目的习惯/无节制地游泳、吸烟、打群架/骑着车在附近小镇上晃荡/坐在桥头玩插刀子的
亲爱的小伙伴们,初初想问大家:你们有没有幻想过自己在宇宙中自由翱翔呀?每当初初看到那浩渺的星空,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嫦娥奔月的神话。其实,对于天空的向往,从远古时代开始,就一直刻在人类的基因里。  1956年,航天项目被列为我国的重点工程。而在短短六十几年里,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也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时刻。  《飞向太空港》记载的就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长征三号
雪,撒出了个纯白的世界。我就这样被“冻”在家里。热乎乎的暖气笼罩着屋子,望着窗外苍茫一片,我不觉有些寂寞。  突然,我像遗落了一件珍宝似的想起来:“大地都被雪盖住了,那平时在地上找食的鸟儿吃什么呢?”于是,我心急火燎地冲进厨房,装了小半碗米,将它们撒在刚除过雪的阳台上。为了不让鸟儿受到惊吓,我退到门后,只在雪又积起时过去清理一下。  “扑棱棱”——有什么东西落在阳台上了。我小心翼翼地瞧去,竟是一只
刺眼  黑暗中,他爬上了楼顶。十二楼。  夜像块无边的幕布,罩在他的身上。忽明忽暗的灯,像鬼火一样对着他眨着眼,像是对着他在招手。有风,吹起了他的衣角,如一只大手一样要将他的身体钳住。  他真的下定了决心。  他曾在现场看到过一个想要跳楼的女子,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鲜红的外套,墨绿的牛仔裤,在那个阳光的下午,站在一栋六层楼的楼顶。大声地叫喊着,说她的男人找了女人不要她了,她要跳楼。楼下全是人,看热
莫奈一生画的“睡莲”系列作品约250幅。很多人把这一系列当作风景画来欣赏,以为画中的主角是睡莲,那未免也太过可惜了。  其实,莫奈是在画同一主体在不同光线下变化无穷的外貌。对莫奈而言,睡莲并非景观重点,它们只是陪衬。这也是莫奈与其他画家最大的区别。他不画物体本身的颜色,而是记录这件物体反射出的光。春夏秋冬,白天夜晚,各有色彩,各不相同。  “睡莲”系列作品的画面中没有天空,没有地平线。茂密的植物和
从算术运算来看,如果只有自然数,可以尽情使用加法和乘法运算。有了分数,除法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想要减法通行无阻,就必须有负数,因为有时不够减。有了正负整数、正负分数和0,加、减、乘、除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只要0不作为除数)。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了,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有一个基本观点:世界万物都可以用数来表示,即“万物皆数”。在他们眼中,一切量都
惊蛰,雨水走进仙桃的腹地  这一场大雨之后  我确信  那枝丫光凸的迎春花  就再也不好意思把掖着藏着的金黄  还别在马腿里  将军!  桃花的楚河汉界上,应多了几抹艳丽  白玉兰更白了  紫玉兰更紫了  茶花高擎鲜红的酒杯  把春天一饮而尽  那潜伏在泥土深处的虫声与哇鸣  定会脱掉卧底的面具  和春天叫板  最早苏醒的小卒  是油菜花  他们排兵布阵  在二月之尾已呈燎原之势  你看,他们已经
堂上椿萱雪满头,他和她都佝偻着腰。庸常生活里的场景是:她“咕咚”一声,重重跌坐在床上,算是坐下;起时,她将全身力气集中于双手,使劲地攥着他的双手,他拽着她的双手引体向上,颤巍巍站起身来。她的腰身弯曲下来接近60度,他拽着她带动着她软不拉叽的双腿,迈着寸步向前挪移。他和她一起挪移。挪移到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挪移到饭桌的转椅上吃饭,挪移到卫生间如厕,挪移到卧室里睡觉……挪移间,时光划过了白天和黑夜,划
小翔念三年级,课外书籍中有关于萤火虫的描述,在乡下的树丛里它们就像一朵朵闪闪发亮的蓝绒花。于是提出暑假要到乡下叔公那里去看看,因为你老爸说过,夏夜那里有数不清的萤火虫。  七月的那天,我和小翔来到了牛石村,村子后面是层层叠叠粗野的山丘,从近处向远处眺望,颜色由深而渐浅,山后清淡得可见一条溪水,叮当而流。  叔公讲,前几夜天爷也助兴,月下枝影吊吊,村里的人就如看夜戏。  我就冲小翔讲,那我们就等着今
苏雨和姜晓丽,原本属于不同的家庭,却一起成为留守族群中的一员,情感关系的产生,是自然而然还是有预谋?瘫痪的老公公,却能夜深梦游,诡异的目光会洞穿怎样的结局?  苏雨第一次与姜晓丽单独接触,是初春一日,在姜晓丽的家中。他给她抱孩子去。  世间有些事,往往有不可思议之处。比如姜晓丽的孩子和他之间的亲近关系。不知从哪天起,每次一见到苏雨,几个月大的奶娃娃便会对他目不转睛,眼睛越来越亮,随后就笑起来,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