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及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的大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全面提升我国小学教学的质量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全面应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采用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以及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竞争力意識的有效途径三个主要方面,旨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实现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有效途径
  一、 引言
  我国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之后,教育已经实现的深入的发展,如何有效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成绩,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是当前我国教学展开中应当高度重视的课题,因此积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自觉而主动的探索学习内容与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表现出越高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够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学习效率,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在学习中为学生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能够极大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 采用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教育学者提出过,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全面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带来的丰富多彩而又激情肆意的精神。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关键性素质,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及知识失去了兴趣,不仅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简单的传授给他们知识更加重要,小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制力差的特点,老师在教学开始之际就针对他们自身的特点实现对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让小学生迅速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但是老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遵循学习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将会产生极为不良的后果。因此任课老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引导者及组织者,应当积极结合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及心理活动规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例如,老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较为新颖的教学道具,结合教学内容合理使用道具,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像平时玩玩具时一样十分有趣。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引入精彩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与知识。
  三、 通过有效途径全面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小学生能够拥有高昂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十分重要,但是如何将这种热情与兴趣一直保持下去是值得教育者主动思考的关键性问题。老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也就是学习动机。例如,有学生想要好好学习将来当医生、有学生喜欢被老师夸奖的感觉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只要在学习过程中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积极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就能够有效保持高度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重视,向学生强调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面应用,让学生养成运用语文学习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全面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对陶冶情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诗词,老师就可以通过系统仔细的赏析古诗词的真正内涵,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体会古人在作词作诗时所想表达的感情与思想。总而言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找准自身的学习目的,让学生保持高度的自信心与活力至关重要。
  四、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竞争力意识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感交流的重要过程,因此语文老师可以有效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发展。例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兴趣,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制定出符合学习学习情况的教学计划。与此同时,老师应当及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意见,对学生提出的新奇看法给予一定的赞赏,对于错误内容进行纠正并给予学生相应的表扬,让学生养成一个即使可能说出的知识具有错误性也应当大胆表达的观点。只有这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表达自身最本质的想法,从而开拓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与更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情感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全面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推动学生实现全面个性化发展。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提高课堂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促进作用。本文围绕着采用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以及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竞争力意识的有效途径三个主要方面展开了论述与分析,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葛静.“激励”让课堂更精彩——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168-169.
  [2]刘先锋.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114-115.
  [3]侯彦红.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于职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J].学周刊,2015,13:32.
  [4]张玉琴.课前有效预习提高课堂效率——冀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279-280.
  作者简介:
  魏晓英,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沛县鹿楼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合作学习是教师布置出任务,由学生共同完成,在小组内有明确责任分工,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这是当下一种常见的教育模式,为课堂注入新鲜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将合作学习的模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学习目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一、 引言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它能有效改善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能改善课堂内
摘要: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推崇的今天,一种新的旨在高效率提高小学生阅读课质量的理论被提出,它倡导阅读过程中的中心为学生。学生在图文并茂的书本中全神贯注地投入,教育者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剖析,探索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下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试图冲破传统教学的禁锢,用一种更加人性化的理论引导学生的进步,让小学生在稚嫩的阅读启蒙阶段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
摘要: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习古典诗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此,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古典诗词进行研究,并从反复诵读、创设情境、赏析意象、把握细节和知人论世等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古典诗词是初中语文的重要内容,学习
摘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会有意无意的去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并使之持久,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激励学生,使学生的学习保持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下,这样学生就会对语文乐学,会写,并乐此不疲。  关键词:语文;兴趣;培养  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中,且行且思,不断体悟着。现就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谈谈个人两点浅见。  一、 让学生爱上语文  让学生打心眼里喜
摘要:“随文练笔”是一种根据教材内容展开的一种有效的读写训练方式。教师先要对文章中心思想、情感态度、写作手法、遣词造句进行研读梳理,结合课标要求、教学要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随文练笔训练点。然后针对学生的不同现状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读写训练平台,合理的运用到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深入阅读分析,进行不同形式的随文练笔。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时拥有写作的同步收获,让学生在积极和快乐中进行读写训练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侧重作文教学板块的内容,就我国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速度来看,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初中作文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变化,个性化作文教学课堂的构建正是符合我国当代人才建设需求的教学方式,也是完全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初中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进行简要的探讨,希望对广大教育工
摘要: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体现语文的这一特点,让教与学更贴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进生活。然而我们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趋近于功利化,实际上正让教学渐渐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所以我们要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放教学,贴近生活,只有走这样的一条教学之路,才能真正改变以上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關键词:生活;创新;环境;能力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