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几个“有效”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c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慢工出细活的道理是一样的,班主任工作讲究循序渐进,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班主任工作所要求的细腻、细心,相信很多班主任都会有很深刻的体会,那么班主任工作是不是就是一味地要慢呢?也不尽然,班主任工作有时也讲究一个“快”字,注重有效性。
  一、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
  我们常常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循循善诱,就是要班主任能用准确有效的方法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能帮助他们。我带的是师范四年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可是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因一时冲动做出不明智的举动。特别忌讳班主任在这种情况下听之任之,随他去,也只有在此时才能凸显出班主任的作用。一旦不及时处理,就会让学生离你越来越远,有问题也不会找班主任解决。所以在学生遇到难题时,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就变得尤为重要。
  [案例]
  团支书的困惑
  佟蓝担任班级的团支书两年了,对本职工作也是尽心尽力,任劳任怨,每次出黑板报都是她一个人在张罗,从不居功自傲。但一次出黑板报之后,她突然提出不干了,我问她是不是因为我前一天晚上对板报提了意见闹情绪。她说不是,并向我道出了事情的原委。我批评板报出得不好的当天早上,另一位任课老师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板报出得不好,画得一点也不像,于是她就觉得很委屈。她反映的情况是每当要出一期板报的时候,都是她一个人画线打格子找材料,所有的构思全是她的,在出黑板报的过程中还要三请四请那些写字和画画好的同学,扫尾的工作也全部是她做。做了那么多的事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感到委屈是正常的。
  她把辞职书交给我之后,我没有立即答复她。我让她再考虑考虑,简单地问了几个问题,我了解了基本情况。我问她有没有想过自己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好这个问题,她说没有。给她举了班主任的例子,班主任如果事事都要亲历亲为的话,那还要班干部干什么。作为团支书,可以把出黑板报难的问题拿到团课上去让大家讨论解决,也给她提供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她赞同我的说法。
  和她谈话之后,我在班级开了一次简短的班会,本来想让同学们来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我说了之后,很多同学都低下了头,就没有继续深入讨论下去,但结果还是可喜的,后来在布置教室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能主动帮忙了。
  可见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要求你告诉他们怎么做,而在于积极地引导,这样既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创造性还让他们拥有了成就感。永远在老师的指挥棒下做事,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班集体的成长。所以班主任的任务不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在于引导,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作为班主任要在内心认同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用有效的时间处理问题
  能否在有效的时间里及时处理问题往往会影响事件处理的效果,虽然有时说欲速则不达,但班主任工作有时跟其他事情的处理要求不一致,通常要有“捉贼捉赃”的速度。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处理,会给当事人当头一棒的作用,还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遇到类似事情时也会三思而后行。不能等到“黄花菜也凉了”的时候才想起处理问题,因为当事人已经淡化了事件的危害性,也不能从中受到教育。可能处理结果是一样的,但效果绝不一样。
  [案例]
  实习期间的抽烟事件
  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学生就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大部分同学各自回到生源所在地參加实习,家在本地的学生就地实习。但是实习期间的管理相对就松散很多,特别是时间一长,学生失去新鲜感之后,有时没有课的情况下就直接留在宿舍睡觉。在实习快要结束的时候,于然同学在宿舍和校外人员一起抽烟,被学校保卫处人员逮个正着。当时我不在学校,接到电话之后,火速赶到男生宿舍了解情况。原来校外人员来找隔壁宿舍的人,不是来找他的,隔壁宿舍的人不在,不料却发现来人竟是自己以前的同学,顺手接过一根烟就抽。最主要的是这个校外人员和保卫处人员发生了冲突。
  当时我看他的态度还算老实诚恳,主动承认错误,就决定迅速解决问题。听说会因此背处分,还要通知家长,他很紧张。看出他在意自己犯的错,就主张先不给他处分。我明确指出他有几点是做得不对的,不该和校外人员在宿舍抽烟,抽烟的行为也不符合一个师范生的形象,最后针对他的情况,抓住这件事结合他以前犯的小错误,强调所有的小事积累起来可能会成为大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小看生活当中的小错误,希望他能引以为戒。当然一些小惩罚是不可避免的,本来系里要给他通报批评的处分,我跟他聊了之后,决定先不这样做,分配给他一些打扫卫生的任务,看他接下来的表现。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他很感激没有给他处分,任务完成得也很好。
  如果这件事没有及时处理,给他警告,完全不会引起他的重视,他也会继续犯一些小错误,继续认为这些小事无关紧要,但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发生却演变成了大事,给了他一个教训,并且也让他认识到小事不小,小事变成大事就迟了。给他一定的劳动任务既是惩罚,又是让他通过劳动记住这次教训,这样可能会比通报批评的效果更好。因此学生犯错了不可怕,但班主任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及时地给予学生惩罚与警示。时间一长,他会完全淡忘这件事,但及时处理能让他受到教育。一味的批评与处分会让学生越来越反叛,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考虑,不仅他会感激,而且还会让他不愿再去犯那些小错误。既给他当头一棒,又能让他少犯错,何乐而不为呢?
  三、用有效的欣赏鼓励学生
  每个班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后进生,要找他们的缺点,批评他们,毫不费力就能找到许多条,但这样做,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强化他的自卑感。显然他们在自己不长的人生路上,受到的批评打击是够多的,也可以说是过剩的。他不缺少批评,缺少的是鼓励,缺少的是肯定,缺少的是别人帮他找到长处,使他的自信心有个落脚的地方,有个根据地。特别是这些后进生当中有些只是学习能力比别人差一些,但在其他方面却很出色的学生,尤其需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在自己能掌控的领域发挥特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欣赏就是对他们的认同,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充满自信地应对学习和生活。
  [案例]
  后进生的长处
  班上有个男生平时表现一般,爱好美术,成绩不理想,英语尤其差,一说到英语就蔫了,也没有学习兴趣。我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每个星期天班会过后就让学生默写单词,好几次他的默写成绩都很差。我找他谈话的时候,先是责怪他没有背单词,每次成绩都那么差,他立即反驳,背了但怎么都记不住,一直都这样。我认为他没有用心背,他很坚决地认为背了也没有用,记不住。场面当时就僵住了,为了缓和气氛,我让他先读一些单词给我听听,基本上能读对。我结合自己以前学习的经验,让他运用这些方法试试,一开始他很排斥,后来经过劝说他愿意试试。
  有时自习课到班上转转,也会看到他在看单词,默写成绩没有多大提高。我知道这才是第一步,他仅仅是愿意看,还不是愿意学,我问他方法是否有用,他表示自己会努力。我发现他普通话说得很好,就鼓励他说他有语言天赋,所以英语对他来说不会很难,关键还是兴趣。但我发现这不是很有效,要让他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加他的信心。他绘画好,我就鼓励他多参加一些活动,帮班级出板报和宣传画报,让他知道老师对他的欣赏。因为他成绩不理想,所以考“5+2”基本没戏。于是我说他爱好绘画,要进一步学习得考上本科。稍微多付出一点就能考上艺术类的专业。此后看他学习劲头的确比以前足,学习进步虽不明显,但让我看到了希望。
  我体会到,在后进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而是找出他的落后的对立面——长处。只有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克星,你才能帮他找到自信。只有在帮他找回自信之后,他才能重新审视自己,发现长处与不足,懂得老师对他的欣赏,以此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
  注重有效必须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那我们在处理很多事情特别是一些敏感问题上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但绝不是快刀斩乱麻,“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调查清楚情况后,必须慎重地采取措施,否则会适得其反。
  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要在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让班主任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要把它纳入到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让学生在真正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但是,有多少教师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呢?能让学生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呢?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从生活中来的过程。有多少教师是以“你能举举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吗”提问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这一过程中,初中数学的教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名义上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实际上还是牵着学生们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名义上是“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实际上还是由教师“想点子,出主意”;名义上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实际上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沟通和帮助。从根本上说,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实施新课标的归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因素  1.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 
期刊
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国内很多中学选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越来越难以满足新的要求,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当严格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时俱进,促进教科书的改革和创新。  一、推进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结构改革的必要性  (一)语文教科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很吃力,跟不上全班同学的进度,这些学生就是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往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思维逻辑能力也比较差,致使数学成绩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使这些学困生向好的方向转变。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学困生学好数学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小学生自身原因  小学生的心理有严重的不平衡性和动荡性。他们的身体在逐渐发育
数学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是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  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成为有经验的“舵手”,摒除不良因素,优化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让学生练习练到点子上,练在易混易错处。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习内容的迁移,使练习题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活跃思维,使课堂和课外练习真正起到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
一、公示语的定义  公示语顾名思义,公众场合任何人都能够随处所见的语言文字,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全人类的,期望能够达到某种目的的应用文体。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文体,例如公益宣传语、旅游景点的介绍、商品的广告用语等,在对某个城市或者地区起到简单的介绍作用之外,还能美化地域,是一个城市国际化、时尚化的标志。  国际交往日益增多。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了解中
一、当前我校教职工的类型  目前状况下,我校主要存在着如下几种类型的教职工:积极主动型、消极被动型、固步自封型。下面我们针对这三种类型特点进行阐述:  1. 主动热情学习型。对于教学充满热情,积极向上,事业为重,并且对学生如长辈朋友一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有团队精神和自我奉献精神。对于教学理念能够不断创新,敢于实践,教学业绩较为优秀突出。若是学校有机会创造一个让其自我展现的新型平
作文命题通常有三种形式: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这几年颇为流行,但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却是难点,审题准确,皆大欢喜。但如果一着不慎,则满盘皆输,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使后面写得再好,语言再老练,也是枉然。下面以一次考试的作文题为例说说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文题目如下: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
最近我发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了,许多学生做书面表达作业时往往留有空白,有的做了正确率也很低。通过调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写错句子,且不修改而直接完事。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写初稿,修改句子的习惯从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同时,我还发现,有的学生在写作时不能使用准确的短语或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写一些成份残缺的句子。以上出现的种种错误,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