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呼吸道干细胞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干细胞,这种细胞参与气道的修复。气道对避免人体受环境中感染性病原体和毒素侵害起了重要作用。
  气管通过产生粘液对人体产生保护。这些粘液是由气道中的特殊粘液腺所产生,但正常和过度分泌粘液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目前所发现的与粘液腺有关的干细胞将会使我们对这一重要过程产生新的认识。这项发表在6月27日出版的《干细胞》上的研究,首次发现多种形成粘液腺和修复表面上皮细胞的原始细胞。
  研究人员布里吉特•冈珀茨说,“我们对发现这类细胞感到兴奋,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研究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例如,目前对过度产生粘液的疾病,像囊性纤维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还没有好的治疗办法。但如果了解了这些干细胞修复粘液腺的机制,我们或许能找到一种方法让粘液分泌减少。” 由于这种细胞是在分泌粘液的管道中被发现的,因此研究人员称这种细胞为粘膜下腺导管干细胞。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肺部的干细胞,并创建了气道的修复模型,以便确认这些干细胞的位置。
  在发现这些细胞并进行定位后,研究人员开始着手分离这些细胞,并去证明这些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分化和转变成形成粘液腺和表面上皮的细胞。他们创建了模型系统,这些被分离出来干细胞在这些模型上确实能形成各种分泌粘液的粘液腺细胞以及修复气道表面上皮的细胞。
  “这些干细胞以及它们再生能力的发现,对于找到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新方法和未来的细胞治疗将产生影响。”研究者说。冈珀茨说,这些干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许也会对肿瘤的发生起一定作用,但需要未来研究证明这一点。
  
  (每日科学)
其他文献
浅谈科学防雷对农村防雷现状的重要性  白金凤 武峰梅  摘要近几年农村雷击事件增多,因遭受雷击的成因有其普遍性,为此本文从候马市农村房屋的防雷现状,到田间、林区、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的防雷现状分析,得出农民防雷意识淡薄;从建立合理的农村防雷组织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体系、提出做好雷电的预警预报及加强农村的科普宣传和雷电知识的普及教育,进而从农村建房、电力线路、合理栽树、电视、电话、家用电器等方面提
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促使教育的进步、教育方式的改革,合作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伴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各个中学的激烈竞争,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日常生活、发挥想象、“学会”系列、“交往”系列、“交流”系列等七个主题。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每个学生都经历过以上七个主题所涉及的生活情境,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场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兴趣,萌发想说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最终达到会说的目的。本文从以下四种方法出发,试图使口语交际课堂更加精彩。  一、联系生活,再现情境法  上
摘 要:幽默是学识、智慧、思想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幽默的语言,将会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记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幽默;教师;学生;数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幽默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减轻
摘 要: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诞生为当代人类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使人们之间的距离得到了缩短。不过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做好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工作的防护、制定有效的对策,将直接影响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对策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全球发展中已经
摘 要: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当务之急是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让诗歌走进学生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三点:教学方法生活化,为学生再现诗歌情境;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突破,陶冶学生的诗歌情感;组织诗歌实践活动,让诗歌走进生活。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诗歌;创设情境;生活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口号已呐喊多年,教学研讨中一直在提倡让课堂走进生活。但是,通过对现今的小学诗歌课堂现状进行研究,我们
笔者是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又是县区兼职教研员,经常外出听课培训。在一次培训会上有位专家说:"陶行知有一次做讲座,他抱着一只鸡走上讲台。陶行知在鸡周围撒了一些米,开始强摁鸡
目前许多软件项目使用缺陷追踪系统来自动化管理用户或者开发人员提交的缺陷报告。随着缺陷报告和开发人员数量的增长,如何快速将缺陷报告分配给合适的缺陷修复者正在成为缺陷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辽宁北票地区发现的化石群,表明1亿多年前的鹦鹉嘴龙具有群居和育幼的习性。从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可以看到,一块“母子龙”化石上,有具完整的成年鹦鹉嘴龙身体蜷曲,在其腹部可以看到有几条鹦鹉嘴龙幼龙的遗骸。  一同展出的“恐龙幼儿园”化石,0.8平方米左右面积内“挤满”了鹦鹉嘴龙幼龙的遗骸,每具幼龙的骨架都很完整。  鹦鹉嘴龙生活在约1.3亿年前到1.1亿年前的亚洲东部,是一种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