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箭弹维护的森林正义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柬埔寨将动用武装直升飞机打击非法伐木者”、“155名中国伐木工在缅甸被判刑”、“ 瑞典企业在巴西非法伐木遭巨额罚款”……近年来,关于打击非法伐木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这也揭示出这样一个人类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森林覆盖率迅速下降、滥砍滥伐依旧猖獗的今天,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我们共享的生存环境已刻不容缓!
  2016年2月25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向柬武装部队下达命令:可动用武装直升飞机向非法伐木者发射火箭弹。据路透社的采访报道,洪森称柬埔寨境内木材的滥砍滥伐和走私活动愈发猖獗,这种破坏森林的恶行必须遭到惩罚,因此授予武装部队以武力打击的权力毫不为过。
  此消息一出,“非法伐木”等木材犯罪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热议。放眼世界,仅在2014年,全球就损失了1800多万公顷森林,相当于两个葡萄牙的国土面积。而东南亚的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等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一直都是滥砍滥伐的重灾区,柬埔寨政府曾在2002年指出,如果再不控制非法伐木犯罪活动,柬埔寨的森林将在5~10年内被毁坏殆尽。虽然这一估算并不准确,但事实证明,到了2014年时,全球森林损失速度最快的国家正是柬埔寨。
  此外,柬埔寨政府还表示,将全面关闭向越南运输木材的口岸,甚至就连柬埔寨的两位著名勋爵林文那和盛森奥也上了“打击木材走私委员会”的黑名单,因为他们正是把柬埔寨木材走私到越南的“霸王”……
  缅甸:稀有树种面临灭绝官商勾结,包山伐木
  与柬埔寨的木材走私活动相比,缅甸的非法伐木情况更为严峻。
  2015年初,缅甸政府以非法越境和非法盗采的罪名,突然对克钦邦的伐木工人进行了抓捕,其中包括155名中国人。虽然后来为了避免外交纠纷,缅甸总统签署了“大赦令”,但并没有撤销对伐木工人的指控,这意味着这些伐木工人的归国路十分坎坷,同时也折射出缅甸打击非法伐木的决心。但是,这样极具震慑力的打击,就真能阻止非法伐木者的步伐吗?
  “等风声过了,还是会去。”一名险些被缅甸政府军抓捕的中国伐木工刘先生向记者坦白说。刘先生是云南的木材商,2016年已是他前往缅甸伐木的第26个年头。早年,他听说到缅甸包山伐木能赚大钱,于是通过到中国采购物资的克钦邦人,联系上了前克钦邦第一特区主席泽孔丁英,并用50万元人民币买到了克钦邦内两座山的森林砍伐权。但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刘先生在克钦邦伐木的两个月后,又有一个来自云南的商人郭先生拿着砍伐权协议书来伐木。两人找到泽孔丁英讨说法,却被告知自行协商,拿不回钱的两人面面相觑,最终只能平分了两座山的木材。随着人们对高档家具的需求增加,缅甸的包山砍伐价格也在上涨,在20世纪90年代末,50万元人民币就能包下的山头,如今已上涨到至少500万。
  2013年,刘先生就向云南瑞丽的一位大老板支付了500万元押金,才得到了缅甸一座小山头的木材采伐权,随后他便带着70多个伐木工人赶赴缅甸伐木。“缅甸形势好的时候,有些商人会带着七、八万人浩浩荡荡地去,场面很壮观。”刘先生还说,“我们砍伐的都是参天大树,高的有60多米,矮的也有 20多米。对年份也有要求,必须得是百年以上的古树,不然木材根本卖不出去。”
  再丰富的森林资源也经不住几万人来砍伐,加上合法的木材出口贸易,导致在过去的20年里,缅甸的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到2014年时仅为20%。最令人担忧的是缅甸境内的紫檀和黄檀等珍贵树种,由于猖獗的非法伐木活动,很有可能在未来短短几年内就会绝迹。2009年爆发红木砍伐潮后,缅甸的花枝原生树和花梨原生树也遭到了非法伐木者的觊觎,缅甸环境保护和林业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如果按照2013年的砍伐速度,这两种名贵红木将在13年内消耗殆尽……
  2012年,国际三大金融机构之一的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份题为《森林正义》的报告,上面指出全球非法伐木活动产生的经济收益已高达15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被操控非法伐木的犯罪集团收入囊中。世界银行的专家称,现在每秒钟就有一片足球场面积大小的森林因砍伐而消失,要想控制森林覆盖率骤降的速度,就必须用打击毒贩的方法来打击木材犯罪。
  中国是木材消费大国,也是木材制品的出口大国,因此一直受到环境保护组织的关注。一个名为“环境调查署”的英国组织曾在2012年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上面显示中国在2011年进口的非法原木达1180万立方米,非法锯材达670万立方米,占木材进口总量的39%,这一数据俨然将中国推上了全球最大非法伐木贸易国的位置。该组织的人还表示:“中国一年进口的非法木材足以填充90万个标准集装箱,如果把这些集装箱首尾相连排列,那将有1.5个长城的长度。”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将密切关注海外非法伐木的情况,这被国外媒体视为中国或将正式立法禁止非法木材贸易的积极信号。另据2015年12月17日外电报道,世界最大的紫檀香木进口国——中国已同意协助印度打击走私小叶紫檀,这无疑是又一个积极信号。
  大自然用千百年时间积蓄的森林,而在短短几十年内就遭到人类的疯狂砍伐,这种鼠目寸光的行为是拿全人类的资源来谋取一己私利,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应该联合起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虽然现在的地球已是满目疮痍,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要等到森林成为传说中的风景时,让子孙后代来为前人的贪婪付出惨痛的代价。
其他文献
黄冈人很骄傲,他们也有骄傲的资本。黄冈人不喜欢吹牛皮,而是会大声地将一个个事实摆给你听,在他们笃定、自信的语气里,你会发现,他们真正是在发自肺腑地热爱自己的家乡。  作为湖北省的地级市,相比大城市,黄冈算不上繁华,却先后获得了一系列荣誉——2007年,黄冈荣获首届“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第五名;2013年黄冈荣获“荆楚诗词之市”荣誉称号;2013年,黄冈荣获“中国书法城”荣誉称号……然而面对这些荣誉,
每年到了初冬,偶尔就可以看到街头有老人在出售一种弯弯折折,状若小树叉的奇特果实。不认识的人多半对此不屑一顾,如果你认识这个宝贝,就会如获至宝似地买下几串,满心欢喜地带回家。  这种果实,俗称“拐枣”,学名为“枳椇”,产自一种常见却又罕见的乔木。说它常见,是因为其分布地域很广,只不过在不同地方叫法不同,如拐枣、木蜜、木珊瑚、万寿果、金钩子、鸡爪梨、蟹爪梨等;说它罕见,是因为方圆几十上百里可能也就那么
20世纪中期,由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风靡全球,而这本书的灵感,来自美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1924到1935年在云南西北部的探险经历——这位传奇人物深爱着这片土地,他与他的纳西助手们几乎踏遍了丽江所有的雪山冰峰,甚至在弥留之际都“愿在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死去。”  2011年8月16日,我随Mazda3星骋采访团队一起,走近了这位神奇人物的第二故乡,用镜头记录下了那里的人和景……    
罗布人在海子边找一棵大树,以树冠为屋顶,砍下一些胡杨枝条,弯弯曲曲地插成墙,再从海子边挖出泥巴,在墙上涂抹一遍,一个家就此竣工。  他们把衣服全部穿在自己身上,睡觉时也不脱下来,也从来不会把“好东西”放在家里,而是悄悄找个地方埋藏起来,连自己的妻子也不知道埋在哪里。  他们是沧海桑田的见证人,但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文字、没有学校,没有记忆的载体,缺少传承的手段,所以一切都随时光而沉没、随大风而消散了
去了摩洛哥,就一定要去卡萨布兰卡;到了卡萨布兰卡,则一定不可以错过里克酒吧。70多年时光流逝,酒吧的吧台和旧钢琴,都还在原来的地方。  阿加迪尔是摩洛哥人民心目中最美丽的城市。沿着漫长的海岸,融合了全世界各民族风格的酒店、酒吧、商店鳞次栉比,绵延数公里。  撒哈拉的魅力集中在一个叫“梅尔祖卡”的地方,这里的条件非常简陋,但却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旅行者,因为这里有“全世界最纯净的星空”。  摩洛哥最迷
为了保卫敦煌,在遥远的罗布泊前沿,敦煌人筑起了一道道生态屏障: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月牙泉的水位上升,莫高窟成为“绿色画卷”, 普氏野马与野骆驼的回归,这场生态保卫战似乎已初战告捷。  但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生态链的修复,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敦煌环保局局长、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谢建平说:也许,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与罗布的交战阳关脚下的国家极自然保
在中国环保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一位水利学家和一位生物学家一起在云南游览怒江时,水利学家叹息说:“这么多水可以发多少电啊,可惜白白流失了!”而生物学家却感叹:“这么美的原生态河流,幸好没有被开发破坏。”这两声叹息,后来衍变成了长达十余年的争论:究竟该不该修建怒江水电站?  2003年,云南省的一份《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激起千层浪,以至于十年来,怒江水电开发仿佛成了隔在环保与发展之间的一道天堑。
吴山旅游度假区奔腾的渭河水流浩荡,滋润出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自古以来,这里灌溉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等作物,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吴山兼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又有面积多达3000多公顷的莽莽林海,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特别是在秋季,层林尽染,一时风光无限。  繁荣了800年的周王朝和开创历史新纪元的秦王朝,全都发祥于关中平原的核心区域:宝鸡。帝王们认为,一切的
六盘山汇集了宁夏乃至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的精华,容纳了中山峡谷、泉溪瀑布、森林植物、野生动物等多种资源,山光水色雄奇俊秀,意境独特。  老龙潭不仅以湍流清澈之态、百泉汇流之势而闻名,也以雄险的风韵、神奇的传说著称于世——相传这里是“魏征梦斩泾河老龙”的地方。  火石寨是一块“常年燃烧着的土地”。远视,绝美的丹霞如同蜿蜒远去的团团烈焰;近观,重重叠叠的山峦通体发红,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当越来越多的人把
在走西口的汉子当中,少数人异军突起,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商帮团体——晋商,而更多人则在杳无人烟的荒漠中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有些人春去秋回,有些人黑发去白发回,还有很多人一去不回。而在他们出发的起点,还有一群痴情守望的妇女,在孤寂和贫困中坚守,日夜盼望着亲人回归,她们的忠烈和节孝凝结成的那一座座贞节牌坊,埋葬了无数女子的青春年华……  走西口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讨生活的”,另一类是“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