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一)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2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等名言无不显示着读书的意义。多读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养育孩子的第一要务,古有悬梁刺股为读书的求知精神,今有屠呦呦翻阅古典拯救无数人的功绩。从孩子们的角度说,读书对他们最重要的意义是可以让他们在语文作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从而老师也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传达知识,让他们的文笔更有魅力。
  课外阅读不仅能够能让孩子们写作文时有更多的素材,更多的是能够扩展他们的作文思维,让孩子们的作文不禁锢在学校、家庭这些狭小的空间里,更能让他们让自己的作文有自己的草原、天空。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对作文感到更有趣,减少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从老师看来,学生摆脱写作恐惧,是作文教育一次巨大飞跃。
  下面我们具体谈谈课外阅读对学生作文教育的好处。
  一、为作文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
  (一)作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竹子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地下,用在生长根系上,这充分的准备、强大的根系才能让竹子六周内长过十米还多。就如同孩子们写作文一样,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积累,怎么能够写出好作文。
  俗话说: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一篇好的作文绝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通过长期精读优秀作品,多读书,多看报,看看外面的世界,从而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才能让自己的作文有足够的情感支撑。这样,就能够减轻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输送硬性素材的难度。
  (二)老师更能够积极引导孩子读优秀作品,从中摘取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并且引导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不仅能够为他们的作文增光增彩,还能养成他们做笔记,保持长期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二、触发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一)为什么要写作,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必然是:为了考试。他们仅把写作当成一种应试的需要,并没有意识到写作是一种生活的需要、生命的需要。为了写作而写作的目的是很肤浅的,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深深认识这世界,主动探索世界,积极记录世界,深刻感受世界,才能主动地去写作,才能积极地去写作。学生只有多多看看书中的世界,才能更加坚定地走好写作之路。
  (二)老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读自己想读的优秀读物,如《羚羊飞渡》《木偶奇遇记》,或者读四大名著的简约版,让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感受优秀写作作品的魅力,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写作。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是很快乐的,是一种描述自己眼中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应对考试的酷刑。
  三、课外阅读能丰富写作课内容
  (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生读的书越多,对写作的感悟越深,能真正体会到书是精神食粮,老师才能更轻松地为学生传授写作知识,才更能让孩子们的文笔出彩。
  (二)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生动地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阅读量的大小是衡量写作的关键,是衡量一个人写作水平的关键。学生的阅读量多,老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让写作课内容更加丰富。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诉,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只有找好两者的结合点,让阅读为写作助力,让写作帮阅读出声,顾及两面,舞好两柄剑,才能真正发挥阅读对写作教学的作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谁都懂,但如果不把它用到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只是一些空头大话,毫无作用。
  小学生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他们需要正确引导。学校要引导他们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然后老师在引导他们把书中内容汇成自己的话写在作文上,这才是小学作文教学正确方法。可见,课外阅读绝对是小学作文教育的必经阶梯。
  【作者单位:吉林省德惠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时,我们常常会发现,由于每个学生的素质、生长环境、所受教育和主观努力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学生是有很多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进行差异教学,使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得到发展。下面,结合这几年的工作,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一、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在备课时,教师就应特别关
情境阅读是根据绘本内容与幼儿共创的一种能唤起幼儿心底情感和学习激情的一个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幼儿带入绘本故事的氛围中,在这样一个氛围下,通过影像、声音、图画等给幼儿营造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激发幼儿的情感和思维,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情境阅读不仅能让幼儿在本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兴趣,也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感受绘本的内容,从感知到理解,不断熟悉不断巩固。那么如何进行情景阅读呢?  一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年级科学课程已经全面开设,它在小学六年的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意义。如果说一年级学生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那么从一年级起就是一门“课程”了。因此,如何理性认识一年级科学课程的价值与定位,如何正确把握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一年级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认识一年级孩子的心智发展阶段性特征,灵活使用和改进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生具有: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等特点。因此,上好此阶段的体育课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常规教学方面,多数教师会感到束手无策,而陈旧的毫无艺术而言的反复教学,学生早已厌倦,要想让此阶段的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这个引导就是:利用体育课堂中师生间的言语互动引导教学,教师只要抓住言语互动的核心,适时“煽风点火”,适时循循诱导,
在新课改体制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受到挑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缺失,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忽视了学生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以及身心的协调发展。笔者经过多年教学以及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后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形成与实现方面做出了以下探索。  引言:在时代的大潮中,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而知识和能力两者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授人以鱼不
本文以发展学生思考力的推手——益智课堂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益智课堂进行了介绍,并从益智器具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教材单元内容的设定、实践活动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借助益智課堂,发展学生思考力的有效方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进程中,教育部门不断强调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思考力的培养,进而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
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如何培养学习小主人?,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始之行”教育理念,与《墨辩》提出的“亲知”,“闻知”,“说知”不谋而合,将闻知、说知均安置于亲知中,便可见“行是知之始,知是始之行”这一重要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努力践行陶行知和墨子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小先生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第一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实验逐渐地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部分。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加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老师可以更好地对小学生的一些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察,增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一起收集实验材料,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众所周知,小学实验课是需要很多实验材料的,即使实验室里面有很多我们需要的材料,但是有時候还是不能
我们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中心小学的魔方小组自2015年3月成立以来,始终充满活力,可谓生机盎然,好似一朵美丽的奇葩在辽北沃土上绽放。  我是一名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是一名魔方爱好者,二阶至七阶魔方我都能复原,学校安排我担任魔方小组的指导教师。小组二十几名学生,都是经我“面试”并向班主任了解学习情况后选出的,除两名是四年级的外,其余的都是五六年级的。  魔方小组为第二课堂类,按学校教学计划,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它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方法,归纳推理能力是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逐步渗透归纳推理思想、展示归纳推理作用、培养归纳推理能力,让学生们尝到使用归纳推理方法的甜头,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归纳推理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方法,它是科学发现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