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神话的诞生——以《不死的海子》为个案

来源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x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对海子尤其是海子之死的谈论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症候。本文以回忆文集《不死的海子》为个案,借鉴知识考古学的方法,重点探讨这一“神话”得以生成的历史语境,以及其中折射出的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性叙事的诸多面向。在海子不断被建构的面孔背后,是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理想的挫败和自我的边缘化,重新寻找理想主义图腾,借此维系自我想象的历史诉求,而支撑这一诉求的也只能是彷徨的坚守与绝望的抗争。 Since the 1990s, the talk about the death of Haizi, especially Haizi, has become a representative cultural symptom. Taking the case of “Undead Haizi” as a case study, this article draws lessons from the methods of knowledge archeology and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which this “mythology” can be generated and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Chinese modernity narratives reflected in the 1990s . Behind the constantly-constructed face of Haizi is the frustration and self-margin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intelligentsia in the 1990s, and the search for the idealist totem to maintain the historical appeal of self-imagination. Only the support of this demand can only be achieved It is a stubborn and desperate struggle.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原本沉寂的上海浦东自本世纪90年代起以日新月异的面貌迅速崛起在世界的东方,为世人所瞩目,为世人所称羡。99金秋之际,《财富》全球论坛在这块世界级的投
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 ,“红旗渠”渐渐地又热起来了。多家报刊刊发了关于红旗渠的新闻和旧闻。有的回顾红旗渠的艰苦历程 ;有的盛赞红旗
人才租赁是一种新的人才配置制度,近年来,在国内各大城市逐渐兴起。然而,人们在关注它的同时,却忽视了人才租赁中各方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无形契约--心理契约。正是这份
以钱七虎院士为团长的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代表团于2005年5月17日在捷克布尔诺举行的国际岩石力学学会(1SRM)年会理事大会上,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了强劲竞争对手韩国,赢得了2
一、感性材料导入法。采用大量的感性材料,创造某种认识情境和情感气氛,激发学生的发现欲望和参与欲望。在讲解文化生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一框题时,我先在屏幕上展示:世
本文针对医院检验科的设计进行探析,分别从科室位置、平面布局、各检验室建筑设计要点、室内装饰要求等方面,作了相对比较详细的论述。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sign o
一本书结构本书是以编者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研究会”历时6年的研究成果,各章的内容依次如下。“后记”中提到的5篇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在此特加“*”号表示。序章村田雄二
曹禺以其处女作《雷雨》而展示着生动活泼的人物、激情洋溢的台词、独具匠心的构思、跌宕起伏的情节、悲悯济世的情怀并奠定了历久弥新的剧作在中国现代话剧演义史上具有开拓
问:我是1993年12月末由事业单位调出,调出前是工程师,1998年后由企业又调回原事业单位,但因无工程师岗,而本人又具有工程师任职资格,所以只好低聘助工,降低了职务,本人的工
一、研究简介 (一)研究目的 上海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中央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建立“人才高地”的目标。判断上海是否成为“人才高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