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构自主学习的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學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
  合作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充分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二是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借助有利于小组合作的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
  二、把握合作交流学习的时机与时间
  1、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提高参与的欲望
  合作并非每堂课都适宜,也不一定在整堂课进行,教师要把握恰当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带着迫切的欲望投入合作学习之中。
  2、给足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促进有效合作
  合作交流的时间太短,会使合作交流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设计合作这一环节时,一定要有预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合作技巧。
  三、培养学生合作的技能,促进有效交流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交流,学生的不同见解才能汇集,才能融合为集体的智慧。那么老师如何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呢?
  四、优化小组成员结构
  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成员的性别结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搭配合理、结构优化,便能发挥较大的合作学习效果。因此,把全班学生合理搭配,在合作研讨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以优生带差生,相互学习,共同受益。
  五、培养合作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2)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3) 要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用合适的评价机制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这样就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发挥潜能、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乐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剖宫产术就是通过切开腹壁与子宫将胎儿从母亲子宫中取出的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剖宫产技术日益成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剖宫产术时间并不长,不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加强动手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数学教学都强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来学习数学,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根据小学生形象性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拼一
心血管超声可分析心壁的厚度、运动速度以及幅度、瓣膜、斜率等高速运动的轨迹与血流方向以及血流性质,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数据及信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效率.rn
期刊
小儿腹泻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是因为近年来饮食规律的改变,而使腹泻发生率升高,引发小儿腹泻的原因很多,大多是因为小儿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差,消化系统的功能没有发育完全,饮
期刊
提高学生个体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学时教师要放开手脚,多启发,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进行阅读,待学生一旦产生了读书兴趣,学生在阅读时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自然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丰富阅读形式。  生动活泼的形式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在众多的阅读形式中,教师(或者录音)范读对激发学生兴趣有着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