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概念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
陶行知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材。”传统数学教材的某些练习在编写上是狭隘的,学生往往只要利用教材提供的有限条件,就能找到那个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无疑滋生和助长了学生的惰性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决不能拘泥于教材,而要灵活运用教材,设计多条件的开放练习,让学生在多种信息中,合理选择和运用其中有用的信息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星星快餐店里,一个汉堡10元,一杯可乐5元,一个蛋筒2元,一对鸡翅7元,一杯奶茶4元,一份套餐20元。请同学们从中任选两种说说它们的倍数关系。”结果,学生说出了多种不同的倍数关系。在解答这道开放性练习题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
二、 在计算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通常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巧妙创设一些开放性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各抒己见,在辩论中获取新的信息,根据不同的思路归纳出统一的规律。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用简便方法计算“3+3+3+3+3=( )”。这道题是封闭式的练习,答案是标准的,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马上就可以得出答案。在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后,我把这道题改为“用简便方法计算3+3+3+3+3+4+5”。题目一出示,学生就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得出了答案:把“4+5”改写成“3+1+3+2=3+3+3”所以“3+3+3+3+3+4+5=3×8=24”。从改写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通过积极动脑,主动探索,打破了旧的思维方式,别出心裁,寻找到隐含的3,创造出简便的解题方法,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已经从模仿(相同加数的改写)走向了创新(把不是相同加数转化成相同加数后再改写),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 在几何形体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
大量的思维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传统的练习题答案是唯一的,可称为“标准答案”,学生往往只满足把一个答案找出来,而不再进一步思考、探索解题规律和方法,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创造力都能得以有效发展的开放性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找到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练习:“一个长方形的周长24厘米,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答案可以是:

在解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思考,探索不同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城区小学)
□责任编辑:邓园生
陶行知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材。”传统数学教材的某些练习在编写上是狭隘的,学生往往只要利用教材提供的有限条件,就能找到那个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无疑滋生和助长了学生的惰性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决不能拘泥于教材,而要灵活运用教材,设计多条件的开放练习,让学生在多种信息中,合理选择和运用其中有用的信息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星星快餐店里,一个汉堡10元,一杯可乐5元,一个蛋筒2元,一对鸡翅7元,一杯奶茶4元,一份套餐20元。请同学们从中任选两种说说它们的倍数关系。”结果,学生说出了多种不同的倍数关系。在解答这道开放性练习题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
二、 在计算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通常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巧妙创设一些开放性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各抒己见,在辩论中获取新的信息,根据不同的思路归纳出统一的规律。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用简便方法计算“3+3+3+3+3=( )”。这道题是封闭式的练习,答案是标准的,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马上就可以得出答案。在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后,我把这道题改为“用简便方法计算3+3+3+3+3+4+5”。题目一出示,学生就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得出了答案:把“4+5”改写成“3+1+3+2=3+3+3”所以“3+3+3+3+3+4+5=3×8=24”。从改写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通过积极动脑,主动探索,打破了旧的思维方式,别出心裁,寻找到隐含的3,创造出简便的解题方法,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已经从模仿(相同加数的改写)走向了创新(把不是相同加数转化成相同加数后再改写),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 在几何形体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
大量的思维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传统的练习题答案是唯一的,可称为“标准答案”,学生往往只满足把一个答案找出来,而不再进一步思考、探索解题规律和方法,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创造力都能得以有效发展的开放性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找到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练习:“一个长方形的周长24厘米,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答案可以是:

在解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思考,探索不同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城区小学)
□责任编辑:邓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