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高考作文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内容充实。那么,在紧锣密鼓的学习中,高中生如何才能把握写作中的关键,教师在写作中如何引导学生,从而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呢?
  关键词:高中作文;写作动机;写作内容;写作水平
  随着高考的作文试题考查形式的灵活化、生活化,“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很难在考试作文中获得高分。学生只有拥有广泛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生活实践,才有可能在高考作文中写出出彩的文章。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笔者深深感到高中生写作中教与学的效率低下。就学生的学而言,首先,大部分高中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不强,作文写作中拼凑现象严重;语言枯燥,空话连篇,毫无说服力。其次,在“一卷定终身、升学压力大”的现实下,莘莘学子埋头于一张张考卷,疲于应付老师平常布置的作业,毫无思想和创新可言。最后,大部分高中生对写作文有“空虚感”“挫折感”和“痛苦感”,学生对写作有一种很大的被动性,在课下基本上对写作不做充分的准备,而只在交作文前临时胡拼瞎凑。就老师的教而言,高中作文教学实属不易,“收”和“放”的尺度不好把握。过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过度强调写作的“应试”和“应世”需要,都不利于高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现实的写作中,老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写作动机的科学化
  一般而言,作者有了某种写作的心理需要,还不能引起具体的写作行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才能引起行为。只有当需要的强度达到某种水平,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满足这种需要时,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并引起行为。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强烈而正确的写作动机是有效写作的前提。
  另外,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写作动机,我们也要有责任、有意识地去开发高中生的写作动机,让他们在思想的海洋里自由徜徉,摆脱诸多束缚思维的条条框框和功利性的写作动机,让学生渐渐地消除对写作的心理障碍。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发现和创新能力,完全有能力写出比较优秀的文章;但面对应试和“应世”的需要,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对“不想说”的胡编乱造,对“想说的”好似头头是道,但仔细一看全是假话、空话、套话。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是十分必要的。
  二、写作内容的科学化
  在某种程度上,高中生已经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各种感官的发展已经成熟,已经能多方位地接受来自周围的各种信息;但大部分学生对信息的整合和有效利用能力还尚待进一步提升。因此,语文老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要将写作内容的科学化作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大手段。另外,学生在练习写作、参与作文评分的过程中,也要有科学的写作内容,这直接决定着一篇作文是否优秀。
  首先,文章写作中要有科学的语言规范。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座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就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所以,高中生要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除了语文老师有意地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布置摘抄文学名著片段的作业外,还要求学生强化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学生在深受现代网络语言等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下,这一要求显得至关重要。
  其次,作文写作中选择有效的写作素材,这不仅是保证作文内容充实的一个途径,也是提升作文质量的一个必要条件。王蒙在《致习作者》一文中指出:“从生活中才能发现文学,才有写作的源泉,才有写作的真实货色。”优秀的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深刻思考的结果。
  再次,写作是一种倾诉,更是一种能力,它是在不断借鉴与练习中提升的,要想提高作文成绩,学生需笃行思考、质疑、体悟、有创新之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并非所有的经历都可在作文素材中应用。这就必须得提到一个新词“有效素材”。只有根据一篇文章的主题需要,能够提升文章内涵的素材,才是“有效素材”。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除了作者有扎实的文字基本功外,素材的有效运用也体现得尤为重要。
  最后,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收”与“放”的统一。“收” 侧重于章法、体式,而“放” 是在强调作文写出新意,写出个性。正如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放”一样,也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 “收”。 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放”与“收”更多地体现为统一或转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放中有收”“收中有放”。
  参考文献:
  [1]杨爱程.西方课程论的哲学社会学基础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1992,(6).
  [2]钟祖荣.推孟与天才发生学研究[J].中国人才,2001,(4).
  [3]廖全明.当代西方道德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6).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
其他文献
古汉语中,有一种修辞现象,被称为“合叙”。所谓合叙,即前面提出两个或更多的词或短语(本文在其下面用“~~~~~~~”标出),后面以对应的词或短语相承搭配(本文在其下面亦对应用“~~
摘 要: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分析了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关于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要求,结合南华大学的行业特色,提出了一些关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  关键词:专业认证;通信工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0-0094-01  专业认证是确认高等学校所开设的专门职业性教学计划
近几年来,在使用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科书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以下简称“两考”)的检验,笔者教学实践中有以下感悟,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方向比速度重要  笔者认为教学方向就是一个有X、Y、Z三维的空间坐标轴。X方向:把培养学生人格和品质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牢记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关注社会发展是现代学生的必备素质。Y方向: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形象、
新课程像一股清新的气息吹进了课堂,也吹进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里,新课程的出台伴随着一种新的理念的诞生与实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当前教改的一项根本性工作。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1.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当实现教学目标成为师生共同的愿望时,学生便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和责任感。这样,
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感知文字内涵、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一个学生不喜欢阅读的语文是没有价值的语文;一个学生不会主动享受阅读快乐的语文是脱离了语文本质的语文。如何能让低年级的学生因喜欢语文而喜欢阅读,因爱上阅读而喜欢汉语言文字并热爱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我充分挖掘语文课本的阅读价值,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课文为基点,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延伸,坚
肾细胞癌占人类恶性肿瘤的2%,有家族性和散发性两种类型,其中家族性仅占1%。对家族性肾细胞癌,如果采取适当的临床检测措施可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来,由于分子遗传学的迅
作者报告一个有广泛的皮肤和肿瘤表型的家族性非典型性多发性痣-黑瘤综合征(FAMMM)家系。先证者29岁。28岁时已外科切除左扁桃体鳞状细胞癌,同时发生的结节状恶性黑瘤(CMM)已
期刊
职业能力是指专业人员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幼儿教师的职业性质及多重角色期待决定了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多元职业能力。然而,根据我们“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针对严寒地区路基冻胀的定量预测,提出-种优化灰色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采用设置时距权值矩阵、微分方程背景值优化和模型初值优化的方式,对传统的非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进行
脑膜瘤约占所有原发脑瘤的14%,通常为良性。然而,其中一些已表现出恶性变化。作者用Montofire医学中心在16个月内所获得的11个脑膜瘤标本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作者用常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