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过程性写作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q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一部分中学教师对写作训练的意识还存在较大误区,他们认为写作只是一种巩固和练习的手段,对于写作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指导。教学上的处理仍然停留在“结果教学法”(Product-focused Approach)这样一个简单乏味的模式: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在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过程往往被忽视。此外,由于教师批改作文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学生往往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并调整自己的内容和方法,在这种缺乏写作知识指导和系统训练的写作模式下,学生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其写作技能常处于残缺状态或者机械模仿层面。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一、过程性写作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语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运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写作教学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并在体验中乐学、爱学和善学。“过程写作法”(Process-focused Approach) 是以交互理论(Interaction Theory)为基础的教学法。它将学生视为写作主体,提倡将写作活动渗入到写作过程的每个步骤。注重训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累积的能力,同时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交互能力。过程性写作教学法包括写前、写时和写后三个阶段。写前阶段包括写前讨论(Brainstorming)和构思(Planning ideas);写时阶段包括撰写初稿(Drafting),完成连词成句及成文的过程;写后阶段包括修改(Editing)、定稿(Finalizing)、展示(Displaying)、评价(Evaluating)和反馈(Giving feedback)等环节。与传统的“结果教学法”相比,“过程教学法”有明显的改革:反馈贯穿于写作过程始终,教师的指导渗透于每一个环节,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头脑风暴,从文章构思到最后成文,从学生的再修改、展示、评价等环节看,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是多层面、多角度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口头表达训练和听读训练,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教师的指导促进了教与学的进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掌握了写作技巧。
  二、教师指导须有道
  1.教材资源巧利用
  由于中职学生学情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学情,要让我们的中专学生在写作课上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教材是日常英语学习中最常见的载体,学生有了足够的准备性知识输入,在写作课上才能得心应手,此外,对于中职教师来说,结合教材资源进行过程性写作教学也是最简单且易操作的。笔者在教授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英语《Book 2 Unit 1 What a wonderful time》时,有效整合了Warming-up 和Writing 这两部分,因为这个单元是和旅行经历有关,本单元的写作命题也是写关于旅行经历的记叙文,笔者结合Warming-up部分的图片导入,讓学生口头描述几幅人们外出旅游的图片,然后给学生一个描述的要点框架:People+V.+Place+Way+Time+Feelings,这样的提示给学生减轻了口头描述的难度,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记叙文写作教学埋下伏笔。在学生发言后,进一步指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除了需要描述刚才提供的要点外,还需增加一些细节的东西,如sights, sounds, smells, tastes等等来丰富整个描述。有了上面的铺垫,就可以布置本单元书本上的写作任务,此时学生不会再对这个写作任务一筹莫展,无从下笔了。
  2.写作环节分三步
  (1)写前搭设“脚手架”
  首先,写前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意识,让学生就写作的话题进行讨论,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写前的讨论和构思主要依托于学生的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会更主动地采取资源策略进行信息查找收集、整合信息资源。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写作的焦虑程度远低于个人独立进行写作构思时的焦虑程度。只要话题恰当,教师适当指点,学生按照写作的自然步骤逐渐了解写作的规律和进程,掌握写各类文体的基本方法,最终真正学会写作。
  (2)写时技巧要点拨
  在写时,教师只需给出一些基本的写作框架和写作模板,引导学生依葫芦画瓢去完成。并提醒学生注意三点:在表达准确、句子连贯的基础上, 尽量使用较复杂的语法结构和较高级的词汇;恰当使用过渡词或过渡句,使文章结构紧凑;适当地变换句型结构和所用词汇,尽量避免重复和单调。
  (3)写后修改得提高
  过程性写作比较合理的地方在于对写作的评价与反馈比较及时且可操作。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很难做到每个学生的习作全批全改,过程性写作教学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既可解放老师,也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当然,放手让学生自评、互评并非意味着让教师做“甩手掌柜”。在两轮修改后,教师仍需将学生的作文收起来再次批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共性问题,同时挑选出优秀的作文展示给学生看,以便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
  【结 语】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White 和Ardnt (1991)在《过程写作》(Process Writing)一书中把此句作为开篇语,认为陆机所谓的“万里”“亿载”即写作过程,“津”即融合写作本质和写作方法为一体,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沟通信息的写作目的。由此可见写作过程的重要性。过程性写作教学是一种让“教师乐导”“学生乐写”的写作模式,顺应了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关注过程,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只要教师善于发掘教材,合理指导写作环节,做到“说中导写、读中学写、用中练写”,定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掌握发现写作的策略及技巧,从而切实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
其他文献
以山东新泰市天宝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研究地,对丘陵区土地整理施工土壤紧实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测定在施工过程中机械碾压后土壤紧实数据发现,土壤紧实深度与压强关系曲线符合三次多项式;未压实地块随深度的增加土壤紧实度逐渐增大;机械压实对地块垄上的影响较大;压实地块土壤紧实度变化幅度大于未压实地块。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徘徊不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农村初中生的闲暇时间非常充裕。本文主要探索如何让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做好初中生的闲暇教育,让闲暇教育真正成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教师的教学模式逐渐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音乐作为美育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其对学生将来的音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范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让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发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重视范唱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好音乐学习的基础。本文就从小学音乐的视阈出发对范唱教学策略进行一些探析。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 小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动机与欲望,这是维持小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源泉与动力,而宽松的课堂氛围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积极性。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宽松的课堂氛围以探讨对象,同时列举出部分有效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宽松 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宽松的课堂氛围,决定了学
学生从小学跨入初中,就意味着他们的年龄和思想都上了一个层次,对生活中的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在逻辑思维及阅读能力等方面都已经进入了另一個阶段。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丰富学生思想,引导独立观点。如何将生活热点引入初中作文教学呢?  1.开放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偏重于课本和教案,教学过于模式化,难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特征,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生活热点有利于激发
在光照培养箱中人工对照培养小扭口藓(Barbulaindica(Hook. )Spreng)的芽胞,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其发育成配子体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小扭口藓芽胞在3 ~4d即可萌发; 10d左右开始分化出绿丝体、轴丝体及假根; 18d,轴丝体上的侧枝顶端细胞以分生缢割的方式产生单细胞或多细胞芽胞; 40d,轴丝体上开始出现配子体原始细胞;之后,配子体原始细胞发育成桑椹状的幼小配子体。还对芽胞形
【摘 要】  写景的作文除了要将方法用对之外,更重要的是多多训练,善于观察,将想要描写之景物用心记下来,观察其特点,组织好语言方能写出精美绝伦的风景类作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 作文 景物描写 方法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景物描写占据着很重要的一部分。写景一般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二是对社会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不仅有山水风景、花鸟鱼虫,还有房间、会场、商店
【摘 要】  一篇好的文章,如一块璞玉,需要精打细磨,方可焕发光彩。下文就以一个学生的作文“一路与_____同行”为例,进行指导和修改。  【关键词】  打磨 光彩  一路与书同行  时间在飞逝,知识在增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生活中缺少不了阅读,许多书籍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伙伴。书籍为我打开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带我畅游世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它让我感受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感受的情感 。   小时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做幸福的人”,是指导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标准,更是我们追求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作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0多年的我,始终觉得我的幸福来源于学生,孩子快乐了我就幸福了。  本人从以下几点谈谈如何在培养快乐学生的过程中寻找幸福点,提升作为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