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cod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因此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语言文字始终是最重要的媒体。写作能力是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笔者认为有效培养这种能力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方法。
  關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拥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初中生才能在自己有想法时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才能使自己更容易被理解。因此,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发表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写作贵在积累,厚积薄发
  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傻眼,脑子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其实是心中没有写作素材,“巧妙难为无米之炊”,自然写不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名句就是个好方法。“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积累名句对于写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和疏忽。否则,就有可能让有价值的材料白白遗漏。
  积累名句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课本中积累名句,可采用卡片法。卡片法就是将阅读时读到的格言、警句、谚语等自己认为有价值而实用的东西记在卡片上。课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别是古诗词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丰富,可以供作文时使用。二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名句,可采用摘录法。摘录法就是指我们在阅读时,把具有参考价值、可资引用、借鉴的精彩句子等抄录下来。做摘录要按原文实录,不得增添、删减、更改原字句和标点符号。课外书浩如烟海,阅读时应有所侧重。《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名著应作为主要阅读篇目,要求学生尽可能都找来阅读。
  不管是采用卡片法还是摘录法,最后都要注明出处,如书名、页码、出版社、版面、出版时期及作家姓名,便于日后查实。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大量名人名篇中的名句,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厚积薄发。
  四、挖掘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练习仿写
  在作文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可以采取“模仿”的形式。仿写是一种综合体现语言运用要求的语言训练形式。作为一种考查形式,它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可谓是“保留节目”。而仿写的要求,几乎涉及语言运用的全部要求——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当然也涵盖了这些要求内部的全部子项要求。在练习仿写时,既要考查仿写对象是否符合语用的诸多具体要求(事实证明许多语文报刊上的仿写题编的是有疏漏的),更要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合乎语用的各项要求。教师精选出一些结构整齐完整并且语言优美有文采的优秀作文(作文选中的满分作文),或者是开头结尾非常好的作文。先读,让学生赏析、评品,说出作文的优缺点,取其长处,摒弃缺点,进行仿写。或者仿结构、或者仿开头结尾、或者仿精彩片段,加上自己的经历和文化底蕴,修改加工,最后成文。以期达到模仿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一部分同学克服语言呆板、不够生动,谋篇布局杂乱无序的毛病,提高其写作能力。
  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必须不断积累自身的阅读量,同时通过不断练习的方式在实地练习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认识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日而成的,教师必须要有耐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始应用在高校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问题。为了方便高校的教学,本文主要分析如何管理和维护多媒体设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设备;高校;管理;维护  现代课堂已经逐渐用投影仪放映的教学模式取代了老师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以多彩课件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提高课堂效率。相
摘 要: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我校提出了构建“导、学、交、评、练”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师生观。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我校提出了构建“导、学、交、评、练”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年多的尝试和探索,效果明显。这一模式由五个环节,故简称
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体现生活。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与生活形影不离,密切联系。这样,让学生真正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从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贯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形象化、直观化以及各种软件工具的批量产生、动态可操作性为学生的概念知识的有效获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我试论了信息技术在促进小学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上的主要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概念;深度学习  在传统环境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很多教师往往是采用“讲述--练习应用”的方式来开展,而忽视了学生概念形成的完整过程,由此造成了学生
摘 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理解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充分对话、互动,从而达到感悟升情,实现阅读成功。情境悟情,品读悟情都是熏陶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通过悟情,学生找到学习语言的乐趣,体验课文中蕴藏的真善美意境的情趣,以及他们运用语言进行想象、表达、交往、创作的愿望和冲动。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境悟情;品读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摘 要:据调查,高中生认为最难的学科不是数学英语,而是物理,物理既需要学习者的思维有数学的缜密,又要求他们对题目可以有理性的分析,同时还要对各个公式可以熟练应用,这就让学生在学习时有很大的问题,很少有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可以把这三个方面都做好,教师在教学时也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导致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成绩就会止步前甚至倒退,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是重中之重。本篇文章
语文课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新语文课标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主张,要求语文教学要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转变,所以语文教师的角色也应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意义上的对话者,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