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细处 锤炼语言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那次让六年级学生写一篇习作:记一次植树活动。我批阅完后,一个“愁”字憋在心头。那些习作就是一杯白开水,纯得无味……
  现附上一位中等生小杨的习作片段:
  我们在周围找了一块合适的地方挖坑,遇到石子就用铁铲把他撬出来,撬不出来就用手把它挖出来。坑终于挖好来了,我们再把小树端端正正地放入坑中,然后严严实实地盖上土,最后把水浇在树苗的周围。
  一、把脉习作,摸瓜寻藤
  在小杨的片段描写中记叙了整个植树过程:挖坑——撬石头——盖土——浇水。但是挖坑时腰、腿、手等怎样配合等细节都没有写具体,其它过程也是如此。习作中最宝贵的是“细节”。我也为学生的习作进行了无微不至的修改,结果事倍功半。我不禁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抓细节写具体?
  我摸瓜寻藤,发现我的习作教学多是聚焦在习作上,而忽略了学生。他们才是习作的主体,我们是在教学生习作而不是教习作,尽管你在其习作上怎样添砖加瓦,过后,学生的习作能力还是不见起色。因此,留意学生的学情,授之以渔,变老师评改为师生活动、生生互动。总之,若要学生习作精彩,必须突破下面问题:学生没能聚焦细小处放大描写;阅读面狭窄,词汇量不足;欠缺強化训练,不能学以致用。还有,如果仅靠每个单元的一篇习作训练,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小练笔则能解决习作时间长、内容多、次数少、要求高的弊端,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效果明显。于是,我针对细节描写中的薄弱处——动作描写,进行了巧作小练笔的教学探究。
  二、对症下药,水到渠成
  (一)体察入微,摄取素材
  1.再现生活情景,课堂游戏练笔
  我特意找小杨进行了面批,发现他只凭印象去写作,却没有养成观察和随手记录的好习惯。我便设计了一个室内动作游戏——吹气球,尝试再现生活情景,手把手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眼耳手鼻”观察生活的方法。
  游戏规则: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参加比赛,分别吹颜色和形状不同的气球。在1分钟内,看谁吹得最大最快,吹破气球的有奖励。比赛前,先来个热身赛——“红绿灯”。各参赛队员在“绿”灯亮时,可以尝试吹气球,“红”灯亮时,必须马上停止并定格动作,谁动了就不能取得参加决赛资格。其他队员认真观察他们的动作,互相监督。
  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奋力吹气,只见一个个不同颜色的气球鼓起来了。一阵鼎沸后,比赛结束,我问:“刺激的比赛中,你注意观察了什么?”一位同学说:“我发现小文在吹气球时,肚皮一起一伏的,可爱极了。”大家都笑了。另一位同学又说:“不仅肚皮会变化,我发现气球也变小了,小思因没有捏紧吹气口,辛辛苦苦吹鼓的气球泄气变小了。”我表扬他观察得既全面又细致。此时,同学们兴致昂扬,有一种不说不痛快、不写不尽兴的感觉。于是我便趁热打铁,让他们即兴写了“吹气球”的小练笔。
  2.趁热打铁,锤炼语言
  为使学生真正掌握这种分解动作,留心观察的方法。下节课,我立刻评讲之前写的“植树”习作,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写的不足,并显示当时拍下的照片,让他们再次观察,运用刚才课堂的方法,多次修改小练笔。我发现小杨习作中关于动作描写部分变得具体了。
  现在,我拿起铲子,用力一铲,嗬!这土还挺结实的。你看那位同学,双手使劲地握住铲子的木把,那双幼稚小手上的青筋突起来;他的右脚踏在了铲子上,用尽吃奶的力气踩着,铲子一点一点深入到土中;他的脸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看着别人干得这样欢快,我也不由得加了把劲。
  大概翻了5分钟土,突然听见“咔嚓”的一声,好像碰到石头了!我们开始用手拔草、翻土。“哦!找到了!”大家围拢起来,开始“疯狂”地刨土。你看,一个个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同伴,被泥土弄脏了裤子也毫不在意。汗水挂满了脸庞就用手擦一擦,不一会儿一张张白净净的脸就变成了黑乎乎的“花脸”,活像一个个小泥候。
  挖出石头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土拨开,刨成树坑,放入一株小苗。盖上适量的泥土,再用脚轻轻地压实,然后浇上水。一阵微风吹来,小树苗的枝叶随风摇曳,似乎在向同学们点头致谢呢!
  假如我们的习作指导课不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再现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留心观察、随手动笔的习惯,细节描写就会油然而生。
  (二)盘活积墨,下笔成文
  学生修改后的习作精彩多了,但是用词不准确等现象突显。我发现原来“厚积”并不一定能“薄发”,原因是这部分学生存在语言使用惰性,致使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之间出现脱节。于是,我加强了学生“积累运用”训练。
  例如,学生摘抄了关于“走”的动作词有“散步、蹒跚、健步如飞、大步流星、蹑手蹑脚……”,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法弄懂词语,再让他们任选其中几个写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就一个词语造句。这样一来,学生就逐渐学会什么时候该用“蹒跚”,什么时候该用“大步流星”了。蜜蜂的蜜靠的是“勤”,酿蜜靠的是“造”,积累与运用就像是采蜜和酿蜜。在引导学生进行“造”时,我们要凭借教材的“例子”作用,精心设计内容与形式适合的练习,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要说。只有触动学生的心灵,激起语言表达的欲望,才会有所感悟,有所创造,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活用教材,强化训练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课文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习作的技巧。”教材中有的课文在某些内容写得简略,或在叙述描写处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丰满。例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一课中,写凡卡被老板和老板娘毒打的一段话“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揪、拖、揍、戳”等动词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凡卡怎样被毒打。在学习完课文后,我让学生练笔:当凡卡醒来后,他偷偷写信的事被老板知道后,又会遭受怎样的对待?以此引导学生对于这些动词的运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习作像挤牙膏一样,缺乏兴趣,如果把小练笔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融入学生的语文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情景中,在读写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的习作中就会充满灵性、个性的语言。
其他文献
长期在瑶区农村学校里从事语文教学,发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往往口齿不清,语句不完整,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并且带有浓重的地方方言,更严重的,有些学生不肯在人前开口说话。出现这样的现象,与瑶区农村的生活环境、语言习惯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说话能力的训练。大家都知道,说话训练是语文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是促进读写
本报综合消息 8月25日,阳江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在阳西召开,总结前一段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秋季开学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各地各学校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始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阳江市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50余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人数较多,年龄跨度较大,安全管理压力大。会议要求树立危机意识、紧迫意识和责任意
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是利用图形来表达层次关系的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其本质上是有一定结构的框架图。一般通过图标、图案、文字套图和箭头等图像符号来表达存在逻辑联系的各类意义单元。思维导图具有导向作用,一般是在浅显的表象分析基础上,导向深层次的分析。由于图案的符号具有形象性,符合人脑对形象思维更关注的特征。因此,思维导图往往具有逻辑清晰,容易理解,容易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特点,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学习效
【摘要】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最基础的知识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入门的重要工具,初中化学开始就应抓好化学用语的教学,通过明确目的、提早渗透、理解涵义、三多训练、构建网络等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用语,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明确目的;提早渗透;理解涵义;三多训练;构建网络  化学用语是化学科学在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简明、严密、国际通用的符号系统,它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是学习化
【摘要】英语学科缺乏学习的大环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读、说的练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既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帮助与监督,得到不同的锻炼,又使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学习的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分层要求让每一位成员分担小组不同的责任,在学习活动中分层次展示,都能各尽所能,各有提高。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分层要求  在父母的眼里,每一个子女都是最完美、最棒的。也許,在专家的眼
根据学校内外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华口小学确立了以“绿色教育”为特色建设。  华口小学创办于1945年,位于容桂高新技术开发园区之内,工厂林立。学生中外来工子弟近80%。这些学生由于家长工作忙等原因,行为习惯不良的居多。特别是一些具有留守经历的孩子,环境破坏性大,行为随意性大。这些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一个迫切的时代性课题:如何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效益。  华口小学
本报综合报道 8月8日,深圳市教育局和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在市民中心举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签约仪式。市教育局副局長张涞临,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行长吴亮东、副行长李品武出席签约仪式。  张涞临代表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对国家开发银行承办深圳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表示感谢,指出此次和国家开发银行签约,填补了深圳市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空白,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接下来,市教
本报综合消息 6月20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省教育技术中心主办,东莞市教育局承办的“同一堂课 · 走进东莞”小学语文网络教研活动在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举行。活动在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网易新闻广东全程同步直播,累计点击观看人数48.5万人次。活动由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杨建国主持,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省教育技术中心教学资源部主任陈文红、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何炳基等出席。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运用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小组活动组织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好与坏。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合作习惯,把握合作有效时机,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要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际
张耀荣,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副校长,高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工作24年来,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07年)、广东省第九批特级教师(2016年)、广东省新一轮(2015-2017年)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15年)、广东省新一轮(2018-2020年)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首批高中名教师培养对象(2016年)、江门市第三批名教师(2015年)、江门市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