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杀伤网贡献率的动态体系节点重要度评估

来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z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作战体系节点重要度评估存在的节点功能异质多样性刻画、体系模型动态性构建、体系作战能力计算等研究不够充分的问题,建立了面向动态作战体系的杀伤网能力模型,提出了杀伤网能力动态计算模型方法和搜索算法;考虑杀伤链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杀伤网能力指数和基于杀伤网能力指数贡献率的节点重要度评估模型。在仿真模拟实验中,对比了不同时空状态下,按杀伤网能力指数、度中心性等7种攻击方式对网络进行打击后的杀伤网能力指数下降程度。结果显示: 该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的基准方法,验证了所提算法合理性。
其他文献
<正>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对设备安全管理要求的显著提高,海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分析。另外,由于采用新型技术的设备不断涌现,有别于传统命名方式的信号名称对监控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监控员普遍对现场设备不熟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而对现场设备较为熟悉的运维人员因不再承担监控职责,也逐步减弱了对设备告警信号的主动关注度,削弱了对缺陷隐患的发现能力。传统的电网监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设备
期刊
依据作战概念文本和兵棋推演实验数据,建立了基于模因论和知识图谱的作战概念分析方法。美军作战概念随着数十年的迭代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和系统的话语体系,其军事概念和术语的演变深刻地反映着军事理论和思想的创新成果,从语言学中模因论的角度可以解释作战概念发展演化中的复制传播现象,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中知识图谱的技术可以构建作战概念演化图谱和作战概念运用的杀伤链分析图谱,为研究验证作战概念开辟一种新的视角。
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按照纳排标准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内我中心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86例,按照是否采取院前急救医疗干预将患者分为两组,46例作为试验组进行院前急救医疗干预,另外40例作为对照组未采用院前急救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结果 在院前急救措施实施下,试验组患者医院反应时间、入院后首次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抬腿负荷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是一种易于操作、可靠的容量评估方法,是自主呼吸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的“金标准”,也是评估容量状态和重症心血管患者能否开始Ⅰ期主动康复治疗的有效评估手段。以高分辨率心阻抗图法为基础的无创动态心输出量测量系统(无创动态心排)具有实时、连续、精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结合无创动态心排的PLR在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前景,鉴于此,中国医疗保
将短切纤维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可以解决其抗裂性能差、延性低等问题。但由于短切纤维在混凝土中一般为随机分布,纤维取向与受力方向不一致,所以纤维对受力性能的贡献率有限。于是,学者们开展了纤维取向对纤维增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为提升短切纤维贡献率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开发了定向纤维混凝土的多种制备方法并研究定向后其纤维取向。本文主要从制备原理、制作设备、纤维种类等几个方面对定向纤维混凝土制备方法及纤
随着我国电力网络规模的扩大,电力网络安全隐患日益突出。为解决电网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在电力网络环境中寻找网络杀伤链及挖掘关联规则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生成树模式构建能用于描述网络攻击生命周期的网络杀伤链,然后采用OPTICS算法和并行FP-Growth算法消除原始报警中的冗余信息,进而挖掘出网络报警关联规则。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链规则分析模块,用来准确生成能够进一步预测网络攻击
本文针对以攻击者视角的网络杀伤链和ATT&CK框架,提出了反杀伤链和反ATT&CK框架的思路,并以防守和攻击者的双重视角构建基于攻防对抗的安全防御模型框架。
目的:探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联合益生菌及中药药浴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07~2021-11我院收治产后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中随机抽取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非随机对照实验设计的方式,通过样本量估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纳入3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其中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及中药药浴。记录两组患儿治疗状况(黄疸消退时间、粪便排空时间、住院时间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被列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及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碳约束和资金约束的双重风险,在制定投资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碳减排效益。为此,基于边际碳减排成本的原理,在项目投资层面设计了一个综合考虑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投资决策模型,在组织机构层面构建了碳效率指标模型,提出了边际出清和集体行动两种减排策略并以实际案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
目的:探究分析系统化的急诊抢救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时间跨度2年,抽取期间本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计80例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开展常规门诊抢救工作)和实验组(n=40,给予系统化的门诊抢救),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化的门诊抢救后,和对照组相比,平均止血时间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