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淋巴结阴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清扫的合理性探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清扫的合理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 359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为376例,转移率为27.67%(376/1 359)。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 10 mm(P<0.01)、甲状腺外浸润(P<0.01)、年龄<55岁(P<0.01)、肿瘤多灶(P<0.01)、肿瘤位于峡部(P<0.01)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结论

对cN0的PTC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建议对肿瘤最大径≥ 10 mm、包膜侵犯、年龄<55岁、肿瘤多灶、峡部PTC、伴有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管理现状。方法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和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成立课题组,组织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成员单位本着自愿的原则对本单位用药安全状况进行自我测评。自我测评采用《2011版ISMP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标准(中文版)》中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10个关键元素,20个核心指标,270个测评项目。调查问卷发放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药物应用和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的合理性 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并应用苯溴马隆、别嘌醇或非布司他治疗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关指南、专家共识及药品说明书制订了3种降尿酸药物应用合理性和基因检测合理性的评价标准。苯溴马隆用于估算肾小球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在高警示药品(HAM)凝血酶冻干粉管理策略改进中的应用。方法由中日友好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别组建凝血酶冻干粉用药风险防范策略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收集凝血酶冻干粉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根据对其严重程度、发生频度和发现指数的评分结果,确定风险优先级数(RPN),筛选RPN评分较高的失效模式,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防范与改进策略,分析比较管
目的评价保护隐神经用缝合锚钉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保护隐神经用锚钉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4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 ~ 18个月随访,平均14.6个月。随访的患者膝关节均稳定性良好,膝关节屈曲30°行外翻应力试验提示Ⅰ度阳性2例,伸直位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复查X线片显示膝关节内外关节间隙对称良好,置入的锚钉在骨内未
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警示形式主要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警示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妊娠用药及药物过敏警示等。相对于非侵入性警示和非分级警示,设置侵入性警示和分级警示后的处方修改率明显提高;设置药物相互作用警示后的处方修改率较高,而设置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及药物过敏警示后的处方修改率较低。多数研究认为使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