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药物应用和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合理性分析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l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药物应用和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的合理性 

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并应用苯溴马隆、别嘌醇或非布司他治疗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关指南、专家共识及药品说明书制订了3种降尿酸药物应用合理性和基因检测合理性的评价标准。苯溴马隆用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 m2)、尿酸生成过多、痛风急性发作、尿路结石或未明确尿酸排泄类型的患者为不合理;别嘌醇用于eGFR<15 ml/(min·1.73 m2)且未行透析或HLA-B*5801等位基因阳性患者为不合理。对不适于应用别嘌醇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或患者适于应用别嘌醇且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未使用别嘌醇者为基因检测不合理。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201例,口服苯溴马隆、别嘌醇、非布司他者分别为57、103、41例;HLA-B*5801等位基因阳性者24例(11.9%),阴性者177例(88.1%)。使用苯溴马隆、别嘌醇及非布司他的患者用药合理率分别为40.4%(23/57)、76.7%(79/103)及100%(41/41)。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方法的合理应用率为50.2%(101/201),不合理应用的100例患者中34例不适于使用别嘌醇[eGFR<15 ml/(min·1.73 m2)且未行透析],66例为适于使用别嘌醇、HLA-B*5801等位基因阴性但未使用别嘌醇。

结论

我院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药物应用和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均存在不合理现象,降尿酸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以苯溴马隆较为突出,临床医师应给予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梗死灶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1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梗死灶部位分为前循环皮质、基底节区、放射冠区以及后循环梗死。根据是否出现END,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梗死部位对END的预测价值。结果116例患者中END 31例,非END 85例,其中前循环皮质、基底节区、放射冠区以及后循环梗死
目的探讨孤立型肺黏液腺癌的多层螺旋CT特点及与病理学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8年5月16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型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CT特点和病理特征,观察病灶的数量、分布、分型、大小、形态、边界、密度、邻近结构改变以及强化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6例单发病灶分布以肺叶为单位,下叶13例、中叶1例、上叶2例,其中位于胸膜下12例。中央型2例、周围型14例。肿瘤最长
Ⅰ期临床试验是试验药物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用于观察人体对于试验药物的耐受程度并获得人体内药代动力学数据。由于临床安全数据的缺乏,给试验中不良事件(AE)因果关系的判断带来极大困难。AE因果关系评价暂无统一原则,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Hill准则。用于评估试验药物与AE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主要分为3类,即专家判断法、标准化算法和概率化法。我国AE因果关系评价方法基本与世界卫生组织乌普萨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管理现状。方法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和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成立课题组,组织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成员单位本着自愿的原则对本单位用药安全状况进行自我测评。自我测评采用《2011版ISMP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标准(中文版)》中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10个关键元素,20个核心指标,270个测评项目。调查问卷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