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君不可参政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最好的行动是没有行动,他最大的贡献只能是碌碌无为当花瓶。
   最近,英国王位继承人查尔斯王子的“黑蜘蛛备忘录”又上新闻头条,英国最高法院的七名大法官将联合出庭,对这些信函究竟能否向社会公开进行最后一次听证及判决。所谓“黑蜘蛛备忘录”,指的是查尔斯王子2004年9月到2005年4月间写给七个政府部门的三十封信件。
   英国宪法规定,王室不能参政,一国之君不能表达任何政治观点和倾向性。这点,英国女王是最好的榜样,今年苏格兰公投之时,挽留苏格兰的呼声那么高,公众恳请女王出来表态,她仍按耐着没发声。女王的夫君和长子都没这种涵养,常常要犯忌。菲利普亲王的大嘴巴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诸多议论大家都当笑话听,看着女王的面子不与他计较。查尔斯王子就不一样了,他可不愿意别人把他当笑话,这位剑桥大学的毕业生从城市建筑到环境保护,从转基因食品到可再生新能源,他都有思想有看法,如果换一种人生,查尔斯也许会成为一位颇有建树的政治家。可惜他的出身不容他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但他有时间有墨水,写信游说各政府部门和公共团体,试图对国家的未来有所影响,就成了他的使命。有人曾经形容他是书信工厂,据说高产期,一年可写一千多封信。农业、内务、教育、国防、能源、立法等部门都是他轰炸的对象。查尔斯喜欢用黑墨水,笔迹又差如蜘蛛爬行,所以,他的书信被人称为“黑蜘蛛备忘录”。
   这些书信政府官员们读过后归档,并没有采取行动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这么多年来,查尔斯的书信可以说一直如“泥牛入海”。直到2005年4月,《卫报》一位不安分的记者埃文斯(Rob Evans)写信给政府部门要求披露查尔斯那期间的三十封信件及各部门回信。政府部门拒绝了他的要求,埃文斯就以《信息自由法案》中的有关条款将政府状告到信息专员处,信息专员经过34个月的调查与研究,支持政府部门拒绝披露的决定。《卫报》不罢休,上诉到一级仲裁所,因为此案关系到英国宪法以及王位继承人,一级仲裁所把案子交给高级仲裁所。高级仲裁所的三位法官花了三年时间研究权衡,于2012年9月18作出裁决,宣布其中二十七封“意见性书信”可以公开。
   然而,《卫报》还没来得及庆祝呢,一个月后,高级仲裁所的决定就被英国政府的总检察长、大法官格利弗(Dominic Grieve)使用部长否决权给推翻了。总检察长用了十页纸对他的否决做了解释:因为查尔斯王子未来将成为国王,所以,他的政治中立性至关重要,查尔斯对政府许多政策持有疑义,以书信向大臣施加压力,书信内容一旦披露,对他未来的君主地位会造成极大损害。总检察长的否决一宣布,就在媒体引起轩然大波,支持总检察长使用否决权的人认为此举避免了一场宪制危机,反对者认为总检察长的否决只是为了保护查尔斯王子和王室成员,把公众利益全然抛在了脑后,既然查尔斯王子试图插手公共与政府事务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公众就有权知道他到底表达了哪些意见,对公共政策究竟有没有影响、有哪些影响,这二十七封信中难道有爆炸性的新闻?
   在沸沸揚扬的各抒己见中,《卫报》不愿认输了,他们继续上诉,把总检察长和他的办公室告到上诉法庭。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到了今年3月,上诉法庭的三位法官一致同意总检察长没有足够的理由否决高级仲裁法庭的决定,因此,他的否决是没有法律效应的,这些书信应该被公开。总检察长及其办公室当然就更不愿意认输,他们进一步申诉,于是这个案子就到了最高法院,11月24日正式开庭,七位大法官进行了两天的听证,最后的判决也指日可待。大家都希望这次最高法院的判决将是最后的决定,因为政府已经浪费了纳税人的不少钱。
   作为一国未来之君,最重要的是政治上的中立,所以,尽管查尔斯一片好心希望能有作为,但他最好的行动是没有行动,他最大的贡献只能是碌碌无为当花瓶。
其他文献
文物之殇  约2.5万件古埃及文物从英国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这些文物装满了整整85个箱子,其中包括一把约20万前的石斧和几件公元前7000年的手工陶器。埃及成功从“西方盗窃者”手中追回文物的全球报道轰动一时。  然而,这个“轰动性”新闻不是现在发生,而是在3年多前穆巴拉克还在当权之际。埃及不仅从英国追回了文物,还从法国卢浮宫追讨回5幅法老时期壁画残片。  但这一切似乎过去了,今天的埃及充斥着文物流
没想到“一泡童尿”竟然掀起激辩大潮,被升级为香港与内地两地民众的骂战。警方澄清,网上传说这是2岁女童,其实是男孩;男孩是小便,而不是香港一些主流媒体故意夸大说是大便;也不存在傅姓女子怒打前来制止的路人耳光的情节。  从视频中可看到,有路人指责孩子父母,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现场混乱。孩子母亲不停安抚哭闹的孩子,情绪激动,对向她指责的人群解释,称“自己的孩子都快尿裤子了,让我怎么办”。实际上,疯传的这
短短几年时间里这么快的“专业提升”,意味无穷。这一切需要问责吗?又怎么问责?  日前,中央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河南省一官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此官是十八大后该省首个落马省部级官员、第二个落马的昔日省级公安一把手。诸多“腐败信息”,对于我这样的艺术行业人士早已反应麻木,倒是此官一项占据头版头条的“官职”和相关“业绩”的信息,因跟“艺术”有关——且是“金奖”级别,颇让我有议一议的兴趣。  
在被19名家长联名写信“赶出”学校后,李孟终于用自身的遭遇,唤起了社会对于自闭症群体的重视。而就在李孟事件被持续关注的同时,2012年9月14日,一名与李孟同在深圳市宝安区的自闭症儿童,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退学引发的血案  在纵身跃下五楼的窗口时,浩浩(化名)还穿着学校里统一的蓝白色校服,背着书包。施救的路人,在浩浩的作业本上找到了他的学校——宝安区冠华育才学校。在辗转联系到浩浩的家人,并
见到片桐,是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铁列车上。当时他刚从澳大利亚回上海度假,此去南京,是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瘦削的他,裤兜里装着一大叠百元大钞,起码五千。在他的印象中,国内消费的支付方式,还停留在现金阶段。他有些受不了高铁的速度——上海到南京,一个小时!在车上,他不时地说:“啊,这么快!要这么快干嘛?”  片桐一家三口2003年从上海到阿德莱德,当时他是以技术移民的身份考过了雅思,到达澳大利亚时,儿子还
中秋节,学生送来一盒月饼(这不算腐败吧),饼盒上写着:“回家吃饭是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  朴素无华的一行字却使我感慨不已。社会似乎正在向正常的生活方式回归。  曾几何时,欢场、官场、商场——包括我们媒体舆论场,“回家吃饭”是一种落魄,所谓“席称鲍翅燕,饮必茅台酒,推盏多情色,劝侑皆红袖”——大约自1992年至2012年,既是媒体影响力的“黄金二十年”,也是“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的奢靡二十年,笔者
日前,收到今年6月号《日中文化交流》杂志,其中有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毛里和子的论文,题为《为重构日中关系——超越排他性的民族主义》。她在文中指出,中日关系以2012年为界,呈现3个方面的不同。第一是中国GDP迅速增长。中国GDP从1990年仅占世界2%,将增长至2020年的15%。届时中国GDP将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东亚政治力学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第二,中日围绕历史认识、人权等问题,在价值、国力、领
不管在自然科学还是在人文科学领域,任何理论都会有过时的时候,因为环境在变,应用对象在变,比如说,即使是牛顿以来物理学的普世公理,在上世纪量子学兴起之后也都要重做一番考察。还有,史蒂芬·霍金前段时间承认,他的“黑洞”说看来是错的。人文科学更是如此,多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们的贡献已被证明无甚用处,或者已被修正。  学者都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并不是永恒的,在有生之年,就可能看到自己被否定和遗忘的命运。
8月2日,星期六,恰逢七夕佳节,一场惨烈的事故却不幸发生。7时35分许,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发区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拋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目前认定,事故是由于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爆炸目前已导致75人死亡、185人受伤,伤员中,大部分人的烧伤面积超过80%,部分重伤者生死未卜。  记者8月2日下午抵达现场,通过查看事故现场,向事故企业员工
曼德拉还有许多空白点,越来越多的故事等待重新发掘和认识。  曼德拉离开我们有半年了,关于这位命运曲折而意志极其坚强的男人,我们似乎知道很多,其实还有许多空白点,越来越多的故事等待重新发掘和认识。  作为画家,李斌一直感佩曼德拉的精神,崇尚曼德拉的道德。李斌认为,他是唯一能赢得左中右各国领袖与全世界万众拥戴的大人物,因为他对人类文明的智慧有公正的判断力,他接受真理、修正错误。他利用、慎用暴力逼迫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