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适能训练为主的课程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健康体适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四、五年级共160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每周3次,持续16周的健康体适能训练干预,观察其身体素质变化,分析健康体适能训练为主的课程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效果.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四、五年级,Fitness组男、女生在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为期16周的健康体适能课程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四、五年级男女生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数值显著提升(P<0.05),50米成绩显著下降(P<0.05);与四年级男生Control组相比,男生Fitness组干预后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均显著升高(P<0.05),50米跑成绩显著降低(P<0.05),与四年级女生Control组相比,女生Fit-ness组干预后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均显著升高(P<0.05),50米跑成绩显著降低(P<0.05),与五年级男、女生Control组相比,男、女生Fitness组干预后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健康体适能训练为主的课程教学对小学生的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低年段的干预效果要优于高年段.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任务型”阅读教学中,数学阅读类型分为一般性阅读和深层次阅读,两种阅读往往融合在一起,形成数学阅读体系.深层次阅读包括:数学文本阅读、数学表达阅读、语言逻辑
摘要:要想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模式、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来开展工作,以便使小學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四能力”的培养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为数学学习承担更多的主体责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开展.但是目前大多数初中体育教学并没有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只是简单地按照教师自己的经验实施教学,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低下等困境.文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