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位亲人我都养老送终了,我的任务完成了,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66年来,他没放弃任何一位亲人,七位老人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直至黄发鲐背,无疾而终。他就是河北廊坊文安县口上村的八旬“仁义孝子”王百根。2014年8月,王百根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百根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他的高祖是民国时期被当地政府授予“济世活人”的名医,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尊老敬老的优良品质。
由于他是家族中唯一的男丁,几个家庭就守着他一根独苗,所以取名“百根”。那些年,爷爷去世早,留下奶奶;二爷爷、三爷爷成家后均无儿无女;在百根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撇下母亲;叔叔结婚一年后去当兵,一直杳无音信,剩下婶子一个人。照顾一家人的重担便落在了年幼的百根身上。从此,他便与这七位长辈相依为命,走上了长达66年的孝义之路。
王百根家的日子从来也没有富裕过,但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总是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
三年困难时期,百根的叔叔依然没有音信。一天,婶子的娘家看百根要照顾这么多人,为了给他减轻负担,便把婶子接了回去。百根下地干活回来,邻居对他说:“你婶子被她娘家人接走了,不再回来了。”他一听,整个人都傻了,坐在地上一阵嚎啕大哭,然后急忙跑到了婶子的娘家。
见到婶子,娘儿俩抱头痛哭。百根对婶子说:“老婶,您是怪我没有照顾好您吗?为什么要离开咱家?”他当即就请求婶子跟他回去,他向婶子娘家人保证“:你们放心吧,我会把俺婶当亲妈一样看待,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俺婶!”婶子娘家人看百根这么诚恳,就放心地让他把婶子接回去了。
来到王百根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楣上“忠厚传家远”五个字,院子的屏风上刻有“勤俭持家、敬老爱幼、睦邻亲友、正心立德”十六个字。这些都是王百根书写的,同时也是他的家训。
王百根的老伴说,“俺婆婆84岁去世,三奶奶87岁去世,婶子活到98岁。前几年老人们都在世的时候,村里人来俺家,见一个炕上坐着三个老太太,都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当被问到赡养这么多老人,会不会偶尔也觉得麻烦时,王百根摇了摇头,说:“俺婶子身体一直很好,90岁的时候还能缝缝补补做点儿事呢。”王百根的婶子在去世的前一年摔了一跤,后来一直卧病在床,家里人少不了伺候。孩子们考虑到父母都上了年纪,想把老人接到自己家照顾,都被王百根拒绝了,他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还能伺候。”
这几年,王百根家逢多事之秋,日子并不顺当。二儿子脑干出血,他说“还好,我儿子一点儿都不糊涂”;三儿子出车祸,他说“还好,人没事,政府照顾吃了低保”。这位八旬老人,非但没有被困苦的生活压倒,反而心怀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对人生的知足。
王百根用66年传承家风,恪守孝道,使七位老人颐养天年,践行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他用66年对待生活乐观的态度,将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心间。
王百根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他的高祖是民国时期被当地政府授予“济世活人”的名医,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尊老敬老的优良品质。
由于他是家族中唯一的男丁,几个家庭就守着他一根独苗,所以取名“百根”。那些年,爷爷去世早,留下奶奶;二爷爷、三爷爷成家后均无儿无女;在百根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撇下母亲;叔叔结婚一年后去当兵,一直杳无音信,剩下婶子一个人。照顾一家人的重担便落在了年幼的百根身上。从此,他便与这七位长辈相依为命,走上了长达66年的孝义之路。
王百根家的日子从来也没有富裕过,但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总是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
三年困难时期,百根的叔叔依然没有音信。一天,婶子的娘家看百根要照顾这么多人,为了给他减轻负担,便把婶子接了回去。百根下地干活回来,邻居对他说:“你婶子被她娘家人接走了,不再回来了。”他一听,整个人都傻了,坐在地上一阵嚎啕大哭,然后急忙跑到了婶子的娘家。

见到婶子,娘儿俩抱头痛哭。百根对婶子说:“老婶,您是怪我没有照顾好您吗?为什么要离开咱家?”他当即就请求婶子跟他回去,他向婶子娘家人保证“:你们放心吧,我会把俺婶当亲妈一样看待,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俺婶!”婶子娘家人看百根这么诚恳,就放心地让他把婶子接回去了。
来到王百根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楣上“忠厚传家远”五个字,院子的屏风上刻有“勤俭持家、敬老爱幼、睦邻亲友、正心立德”十六个字。这些都是王百根书写的,同时也是他的家训。
王百根的老伴说,“俺婆婆84岁去世,三奶奶87岁去世,婶子活到98岁。前几年老人们都在世的时候,村里人来俺家,见一个炕上坐着三个老太太,都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当被问到赡养这么多老人,会不会偶尔也觉得麻烦时,王百根摇了摇头,说:“俺婶子身体一直很好,90岁的时候还能缝缝补补做点儿事呢。”王百根的婶子在去世的前一年摔了一跤,后来一直卧病在床,家里人少不了伺候。孩子们考虑到父母都上了年纪,想把老人接到自己家照顾,都被王百根拒绝了,他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还能伺候。”
这几年,王百根家逢多事之秋,日子并不顺当。二儿子脑干出血,他说“还好,我儿子一点儿都不糊涂”;三儿子出车祸,他说“还好,人没事,政府照顾吃了低保”。这位八旬老人,非但没有被困苦的生活压倒,反而心怀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对人生的知足。
王百根用66年传承家风,恪守孝道,使七位老人颐养天年,践行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他用66年对待生活乐观的态度,将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