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阳光心态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承担着培育学生的重任,教师的使命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连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因此,人们歌颂教师是“高素质的模范公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面对世人的高度评价及教学工作的繁重、琐碎,我们在工作方面力争“完美”的同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们的人生将不堪重负。
  遥想当年,激情满怀地加入教师队伍,弹指一挥间,也有十余年。回首走过的教学生涯,最大的收获是磨炼了自己的意志、耐力及平和的心态。正如教育家魏书生所说:“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的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是呀!一个人面对太阳,眼中就是灿烂的阳光,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将是自己的影子,一件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正在学《桃花心木》一文,我正向同学们介绍:“本文的作者是林……”我还没说出口,有个平时就很调皮的同学就说出了本班学生“林怡然”的名字,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把目光都投向那位女同学,我也随声附和道:“林怡然是十年以后的作家!”接着把本文作者“林清玄”写在黑板上,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但意想不到的是,林怡然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天老师说我是十年后的作家,虽然我的作文写得很差,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看到这些我真是感慨万千,可见教师平和的心态是多么重要。当时我只想平息这场“风波”,没有想到却对林怡然同学的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感到欣喜,如果当时我对那位有意扰乱课堂纪律的同学大动干戈,那后果将不堪设想。面对同一扇打开的窗子,有的人会欢喜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有人的则皱着眉头讨厌蚊蝇的到来,当我们用宽容和理解的心面对孩子的顽皮时,我们也会从中得到快乐。
  这种心境不但在教学过程中给我带来了愉悦,也使我的生活“柳暗花明又一村”。曾几何时,我觉得自己生活得非常迷惘,而立之年,没能让父母安享晚年,依然操劳。工作方面碌碌无为,业绩平平,并曾怀疑自己是比别人能力差,还是在与人交往中不够变通?诸多事情困扰着我,因而我喜欢看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欣赏青年人的冲动、莽撞的“自信”。但随着岁月的锤炼,我才明白父母健康便是福,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付出才是真。不应当把生命旅途上一些微不足道的失落压在心上,而要坦然追求自己心中的太阳。我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立足于现实,遇到困难,要坚强面对,自信地笑对每一天。
  要从容坦然地看待事物,要走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精彩。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我说过,老师的威信要靠老师的学识修养来树立。虽然面对家长说这句话时我很自信,但我知道为这一句承諾,将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但当今社会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应是一个“泉眼”,面对这种压力,应本着教会学生、完善自己的原则。要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同行们教学中的优点,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分析总结适合自己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法。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我们要将落脚点放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应与学生们达成一种默契,而不是要求他们被动地学,教师被动地教,课堂气氛应当是美好融洽的,我们的教学要有激情,要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勇于表现,为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的人生奠定基础。在教学中,要淡泊名利,不断学习,提升理念,拒绝平庸,昂首向前,攀登的路上才会有无限激情。
  教育平凡如水,但水中有鱼也有龙。如果你感觉白开水索然无味,那么就泡杯茶吧,品味那股淡淡的清香,如果你不愿意喝茶,那就尝试加点可乐吧,那岂不更新奇而刺激!
其他文献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想必会有许多同行和我一样,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要么感觉就像听到“大跃进”年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时的口号,要么就会觉得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不是做教师职业的人。可是,当我看到洋思中学的相关资料后,我不禁为我以前的想法而惭愧。洋思中学之所以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其中的一个经验就是:每一位教师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不忽视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也不
在提出金融生态的背景下,首先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对于金融生态的理论研究,其次进行了实证分析综述,主要梳理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评估体系的构建,并且分别进行了评价。
初中地理教学偏重于书本知识,教学缺乏学生的内在体验和感悟不利于他们的发展。让学生参加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无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还是对教育教学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一、地理实践活动的理论价值  (一)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地理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地位,而不是把学生作为消极的“雕塑”的对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在学生能动的活动之中进行。  (二
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而教师的师德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育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是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因此,针对我校的实际,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一、建立师德学习培训机制  1.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师德教育领导小组,从组织上落实;  2.结合学校的实际,每学期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