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先生赛先生在神州落户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ha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喜得一书。洁白素雅的封面上,赫然标出四个大字:暮鼓晨钟。顿时,脑海里闪现出一幅寺庙的门联:“暮鼓晨钟惊醒几多痴人,名罗利缰笼络无数好汉。”不过,作者程克文既非禅定高僧,也非修行佛学居士,而是一位具有近60年党龄的老文艺家和资深新闻工作者。
  程克文先生是位敏于思、勤于学、谨于言、慎于行的忠厚长者,又是一位具有公民意识的现代人。虽然,年已八旬、身带心脏起搏器达六年之久,但他良知不随体衰而泯灭,责任心不因年迈而消退。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不断思考自己和所在的时空,一反“耄期倦于勤”的常规,在斗室里信马由缰,敲出一部《暮鼓晨钟》。
  《暮鼓晨钟》由电视专题文学本、散文、论说及书简四大板块组成,洋洋17万言,是作者“守在小楼斗室枯座扶手木椅”梳理过往岁月的“思的痕迹”,是“否极泰来”后自省自悟、求索人生真谛的哲思隽语。散文篇中,《朱启銮的秘密踪迹》、《吴立奇的人格魅力》的传主,是两位饱浸“五四”启蒙精神的文化前贤。作者凭借与他们多年的零距离接触,多角度多侧面地再现了他们投身革命洪流的传奇生涯和光辉业绩,也隐约透露出他们进入晚年洁身自好的困惑心境。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认识也在升华。
  朱启銮,曾经单线领导程克文从事地下活动,历任多种要职,在卸下繁忙政务之后,重新拾起书本,思索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作为全国太平天国史学会顾问和江苏省明清史学会副会长,他不断著述论说,分析中国历史的因袭包袱和沉痛教训,在诗作《有感》中写道:“历史终属人民写,几经沧桑归正途。”多少无奈事,尽在难言中!
  吴立奇,程克文的另一位顶头上司,是位“我无诗,但不能无思”,惯于独立思考、拒绝屈从的领导者。抓右派,他茫然;反右倾,他不解;目睹大跃进带来的饿死人现象,他的神经几近崩溃,干脆请病假辞去在南方海滨城市的领导职务,返皖南故乡。“文革”中,他不屑于“亮相”捞顶三结合中的革命干部桂冠,再度蛰居故乡,并自掏腰包上山种树,在当地传为美谈。这位做人重于做官的知识型高级干部,不为世俗所容,却得到了民间的认同,一位杂文作家赠诗一首,赞其人格风范:“君是方方正正人,不跟风转不同尘。黄山白岳多佳士,铁骨铮铮守道真。”吴立奇暮年抱病,曾函告程克文:“如今老矣,回顾一生,来时光溜溜,走时清清白,不损害他人利益,于愿足矣!”此话和他的宗师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如出一辙。陶公办学是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主旨,他的学生吴立奇称得上是个大好的真人。
  朱、吴和另一位“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汪仑老人与作者属亦师亦友关系,程克文把这三篇纪实性文章摆在32篇散文的显著位置,无疑是出于不能忘却的感情需要,此外是否还寓有作者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呢?读完全书仔细一琢磨,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三位尽管经历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均具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理论水平,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他们共同的启蒙之师。他们在“中国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彷徨过,在校园内外呐喊过。面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他们高唱着“我们为着博爱平等自由,愿付任何的代价,甚至我们的头颅”,义无反顾地参与同建共和国的行列。百废待举,他们在建国初期,各自从大小不同的岗位上,倾己所能做出努力,有过一段短暂的“黄金”岁月。无奈世事难料,正当他们企盼出现一种公正合理的理想社会的时侯,文化大革命爆发,“德先生”和“赛先生”在国内尚未扎根,即被列入资产阶级加以围剿批判。面对社会沉疴所造成的灾难,他们又彷徨了,但不得呐喊,甚至在“组织纪律”或“顾全大局”的威慑下,或说过违心话,或做过违心事,或写过违心文,这种“木匠造枷枷自家”的锥心伤痛,痛固然痛,但由此激起具有“五四”基因的文化人审视历史、反思自己。远的不说,巴金老人的“讲真话”、胡绳80寿辰的自勉:“尘凡多变敢求真”等等,无一不是醒世之语,后人将因此获得一笔珍贵的思想财富。程克文在《致友人K君》书简中,摘用夏衍暮年留言“反思是痛苦的,我们这些受过‘五四’洗礼的人,竟随波逐流,逐渐成了‘驯服的工具’,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勇气。当然,能够在暮年觉今是而昨非,开始清醒过来,总比浑浑噩噩活下去要好一点”。可见,他是感同身受。
  卷首篇《走近戴震》,尤为老到深邃,可视为扛鼎之作。这部上下篇电视专题文学台本,是作者实地调查,多方考证,酝酿十年,数易其稿于2004年5月才杀青的新作。颇具匠心的电视手法,时空交替变幻的视角,作者再现了清代思想家、一代学术宗师戴震的非凡生平,凸现出一个勇向封建专制和王朝卫道士的愚人邪说讨伐问罪的士林“狂生”形象。
  有“程朱阙里”之称的古徽州,牌坊林立,如今那里成了著名的旅游区。俊男靓女们相依而来、拥抱牌坊频频合影,而程克文却面对着华美的牌坊陷入沉思:座基下压着的是忠臣孝民的累累白骨,条石上浸润着的是抱憾少妇的斑斑血泪。在台本上篇《牌坊问天》里,戴震指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程、朱“明天理、灭人欲”的罪恶产生的是假道学、伪君子,制造的是奴才或者顺民。专制王朝是以泛家庭化宣扬朱儒义理来维护统治,戴震敢于诘问:人的生死荣辱,能让这些牌坊旌表的价值来决定吗?表面上问罪假道学,实质是对君王威权的挑战。他敢于问天:谁是罪人?可谓石破天惊。
  《走近戴震》下篇,作者用《梦断皇城》冠名,是高度概括的精粹之语。戴震六次会试六次落榜,是对科举制的莫大讽刺。由于他著述丰硕,门类广,有“洞察本原”真功夫,名满京畿,乾隆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时年已53岁。尝遍酸甜苦辣后的戴震,还是做学问的戴震,任《四库全书》纂修才一年多,就身心交瘁,病逝于皇城根下。一代旷世奇才由夫人、儿子扶柩归里,实现其“布衣宣至布衣还”的遗愿。
  论说板块中《戴震和狄德罗》,是台本《走近戴震》姊妹篇,两相参照来读,受益更深。同生长于18世纪的两位思想巨人,戴在北京,狄在巴黎;戴参与编修《四库全书》,狄主编《百科全书》;戴处清乾隆王朝,狄处法国路易十五王朝。虽然相隔“十万八千里”,但两人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学说观点却惊人相似,在人文科学上都有热烈追求,且有共同声音:不以帝王权力为中心,不以王室教义或假道邪说为信仰;要以个人权利为中心,要充分尊重人性和维护人性尊严。然而,两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在中国,《四库全书》主持者是乾隆皇帝,他动用政权力量,进行文化专制,戴震仅从事局部的偏于数学、地理等方面的纂修工作。在法国,一批年青的思想家如狄德罗、卢梭、伏尔泰以《百科全书》为契机,掀起启蒙运动,启迪法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欧洲的社会文明进程。
  后学如我等辈,由衷感佩程克文做出如此条分缕析的比较论说和《走近戴震》如此厚重的台本佳作。作品明白无误地启发人们:中国必须继承“五四”,让德先生赛先生在神州落户,使民主与科学精神在华夏生根。经过历史过滤,已有不少文化前贤指点迷津,拓展思维空间,引领人们走出认知的误区,幸莫大焉!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刊近日邀请在京科学界与社科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以“科技自主创新与社会文化环境”为主题进行了座谈。本期选登座谈纪要,希望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    赖明(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把科技自主创新与社会文化环境这两个题目结合到一起,特别是在我国处于一个国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投入与管理需要有较大改变的时候,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
垃圾文章的提法本身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但是武先生这篇文章一写,好像很有些为某些擅长写垃圾文章的科学工作者叫冤的感觉,或者说很多历史上很有名的文章经常被人认作是垃圾文章,更有可能的是我们甚至都不敢说某篇文章就是垃圾文章,按照沅陵话来说:人有三截草,不晓得哪截好!是不是垃圾文章都有咸鱼翻身的可能?  对于活动在科研一线的各个学科最前沿触角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对于自己所熟悉的专业领域判断力不应该离谱到视垃圾
摘 要: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的最本质概括,是在理解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的基础上,对相关历史问题发生缘由的探索与思考。文章以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Ⅰ卷为例,对试卷中涉及的历史概念数量及内容进行统计,对其呈现的特征进行解析,并按内容特点对统计出的历史概念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用最少的时间、精力投入获得最多的教学成果为目标,探讨不同类别的历史概念应当采取的复习策略。  关键词
得悉祁老仙逝,时在福建龙岩。  缪师母打来电话,声音那么平静,一如平常:“你知道吗?祁老走了,学生们已经给他办完后事……”  那天是2013年 12月1日。也许是老太太的声音过于平静,或者出于突然,我的脑子竟是一片空白。待我终于反应过来,急切追询时,发现自己已是泪眼潸然。  实在是造化弄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以学者转型,专职“参政”,得知专攻太平天国史的祁老也是九三学社同仁,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3月20日,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做客人民网“高谈客论”栏目,以“强化科技创新 深耕农业供给侧改革”为题,就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十三五”期间科技扶贫的重点工作,完善农村创业创新机制,推动“新农民”扎根农村等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因为文字叙述较为抽象,数量关系较为复杂,考查目的较为隐蔽,往往给学生的解题带来较大困难。线段图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将冗长的文字叙述直观化,复杂的数量关系简洁化,隐蔽的考查目的明晰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文章针对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力求以线段图的应用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党内有问题不可怕,党总是要新陈代谢,要纯洁自己的队伍,这样,我们党才能发展、前进。可怕的是资产阶级庸俗作风在腐蚀我们党,讲情面,拉关系,“与其种刺,不如种花”。40多岁的人想着怎样上去,能为自己说好话的人多一些好,50多岁的考虑自己要下来了,何必得罪人呢,为自己谋一个后路。这种作风传染到我们的同志身上,领导干部身上,这个党就好不了。很多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注意,可我们被这种庸俗的作风耽搁误了。 
大学新学期开始了,新生入学了。这本来应该是一个高兴甚至欢心鼓舞的时刻,但我的心情却异常沉重和复杂:因为这是一个价值观,包括大学的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观乃至教授的价值观空前混乱的时代,也是大学精神陷入空前危机的时代。唯权是图,唯利是图,实用主义,投机犬儒等等现象,不但在社会上而且在大学校园都非常流行。就在前年,某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微博上就对自己的学生扬言:“到40岁还没有挣到四千万就别来见我。”  在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召开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俞正声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认识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出席会议并建言。
正如每一件出土的文物中都含有一些历史的信息一样,一本旧书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一本正式出版的书,除了书里的内容外,也常常是附有一些别的信息的,比如著者为何要写它,写了之后为何又能印出来,以及是否销得好等。有时候,一本书既是著者创作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所以,旧书也就有了书之外的一些特殊信息,一本书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影子。  我是很喜欢逛逛旧书摊的,虽然不是版本收藏者,但因为好奇心,也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