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堂评价蓝图 促进核心素养落实——以“楞次定律”为例

来源 :中学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fielove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评价是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途径.相比标准化考试评价,课堂评价更具有及时性、灵活性与情境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助力其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以“楞次定律”为例,提出了课堂评价应充分发挥课堂学习评价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利用课堂评价促进核心素养落实的策略,坚持“教学评”一体化原则、目标与过程相结合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原则,构建利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堂形态.
其他文献
2019年全国Ⅲ卷理科综合第22题试题表述和评分细则存在一些小瑕疵,试题文字表述不够科学和严谨,评分细则重点不够突出,实验设计目的达成度不高.为此就试题和评分细则提出建议,以期对高考创新类实验试题的命制有所裨益.
随着时代的进步,市政工程也蓬勃发展起来。市政给排水的设计和规划阶段与排水管道的铺设息息相关,对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城市不具备良好的给排水系统,会对城市的未来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工程设计规划阶段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推动我国给排水行业的发展。
我国电力系统已经步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总结分析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多项特征,随后说明应用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诸多积极作用。
以大概念为核心整合单元教学内容;通过创设大情境,建构单元知识体系;依据学习进阶规划单元学习活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使教师立足于学科高度更好地挖掘蕴含的核心素养要素,并依此规划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突出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可迁移的大思路,有利于核心素养目标的长期规划与具体落实.
本研究以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为例,运用古德与布罗菲透视课堂方法,以楞次定律为例,分析学生的参与度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从学生的参与人数、参与时间、参与形式、答案类型等入手,研究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发现该教师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近几年来,随着变电站设备的不断更新和运行一体化的逐步发展,对运行人员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预控潜在的安全隐患,可大大提高运行维护人员的素质。安全管理水平根据目前变电站运行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本文介绍了安全隐患预控制和隐患预控制的概念,对常见隐患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有效地保证运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变电站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建设性的预控制,提出了防范隐患的措施。根据提议高效的预先控制。
电力是当前我国社会运行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所依赖的主要能源种类。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我国电力系统在近些年积极开展了技术革新,各种新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我国智能化电网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各种电力工程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在开展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安装需要严格依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同时一些细节问题也需要加强注意。因此,开展电力工程安装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与细节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思维进行了界定,并将学业质量划分成5个标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也是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电容器的电容”的实验教学为例,明确各环节主要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哪些要素,以及应该达到的学业质量水平.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创设单元统摄下的真实情境问题,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模型构建、分析和推理,同时针对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和新高考选考方式的发布与确定,物理学科教学和考试命题逐渐趋于统一.在八省联考的物理学科命题基础上,结合高考评价体系,分析高考命题方向,以期为教学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