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预习”观的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ong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后,各个学科都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罗沙小学的生命课堂通过小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大气、开放、朴实、阳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一节课都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点拨和学习规律的总结、提炼,落实“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说,课堂的打造在这两个维度上体现了课程目标,因此,学校的学科课堂侧重点放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学科基础知识的夯实、学科能力的提升及思维创新三方面,没有必要每一节课都把“三维目标”写在纸上。
  基于这一认识,罗沙小学在课堂教学的“操作指引”上确定了“学习主题”和“学习专题”两大块。学习主题,是基于某单元、某一篇课文或某一学习重点而设计的“主要问题”,是统领学习内容的中心问题,是学科方法的渗透和学习能力的聚焦;学习专题,是基于学科知识拓展或思维创新的话题,是学生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由此来看,没有充分的“预习”,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围绕“主题”和“专题”进行学习。所以,“预习”,需要进一步让学生关注某章节或某一篇课文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从学科层面跳入生活层面,跳入社会层面,汲取丰富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于是,我们着力在“预习”设计上做文章,精心设计预习板块。
  例如,《记金华双龙洞》的课堂预习大致设计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脱稿板书相关词语,至少20个(教师根据课标及教材要求,在‘操作指引’上明確规定的或学生自己喜欢的),并自我检查”,这是学科基础知识的自我掌握,是课堂进行教学检测的知识点。这样的课堂才不会打折扣。二是“自主读(背)课文”,这与课堂学习主题“探究奇特的双龙洞”有密切的关系。三是“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如双龙洞简介,了解溶洞的种类,各种溶洞的特点”等,为课堂专题“有创意地介绍‘奇’洞”(如双龙洞、自己熟知的“XX洞”)做好铺垫。
  从上面的“预习”设计可以回答课前“预习什么”的问题。第二、三点的预习设计意图尤其值得思考。我认为,预习内容与课堂需要检测的知识点有关,更多的是与学生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关。
  客观现实是,一节课40分钟,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制订明晰具体的、可达成的教学目标,需要精简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问题,简化教学流程,聚焦核心目标。一边是课程的“三维目标”,一边是课堂的“目标聚焦”,显然,课堂教学关于“目标”的设计出现了矛盾。那么,如何让学科的“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呢?除了课堂,课前“预习”便显得十分重要。
  简单地讲,“预习”多盯住“三维”目标,课堂则聚焦学科重点目标。
  还是以《记金华双龙洞》课堂预习为例,该目标为让学生能自主默写词语,聚焦知识点的落实;让学生“交流主要内容,总结概括的方法”,反映过程与方法;交流双龙洞的资料,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优美,体会文本的情感,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
  回到“六环三学”生命课堂,因为有了预习,学生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有了交流和展示的基础,有了创编和拓展的可能,所以,只要选择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习活动,“课堂目标”便显得简单了。
  再以数学的《比较大小》为例,预习时,学生要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生活创编。每一个学生个体均需要理解教材,并结合自身生活进行自主探索,无不凸显出课程的“三维目标”。
  预习,有个体预习、小组预习、全班预习之分。
  一个学生探究出来的方法有限,40多个孩子探究出来的方法无穷;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若干个学生的生活创编就有了价值。这就是个体预习、小组预习、班级预习的联系与区别。因此,预习也有“自学、互学和共学”。
  必须特别强调的是:预习,是学习内容的信息收集,不是过去简单的寻找教材答案,不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机械训练,不是为完成教学流程———教师的“教”而进行的简单服务。没有“预习”的“一桶水”,就没有课堂上聚集的“一滴水”。这里的“预习”与传统意义上的预习有很大的区别。
  当学生完成了《比较大小》的预习后,课堂上可以设计某一情景,设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比较,如主题为“交流比较小数大小的不同方法”,这样,学生就可能归纳出“转化单位法、数位法、画图法、数线法……”;也可以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自主展示或自主创编,如专题为“小数大小比较法规律创编”,学生可能会创编歌谣、说快板词、绘图表……这样的课堂,不再是简单地检查课前预习的内容,不是“预习课”的重复与翻版,而是“预习”基础上的课堂再设计,课堂再创新,课堂再聚焦,课堂再落实。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罗沙小学)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加强,中高职衔接呈现良好势头。但众所周知的是,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层次结构不合理、基本制度不健全、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随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数学家大会上,一位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我认为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让学生爱上数学、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如何创设愉
方法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检查。制定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即需要科学方法知识,还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論.更重要是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这一点目前看来是很不够的,不过既然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对我们提出这方面要求,我们应该对这问题加以思考,为构建科学方法教育目标体系而努力。  一、教育目标中科学方法知识内容要求  确定目标的知识内容要求的过程是一种选择的过程,即从庞大科学方法体系中选择一部分适合于中学教学的内容
纱帽中学地处长江之滨,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祖籍所在地。学校继承和发挥光亚科学精神,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用责任、智慧和道德润泽生命,塑造纱帽中学的教育内涵,培育师生的人格涵养,提升学校品质,以此作为学校教育的追求和使命。  2010年,我校启动学校文化重建工作。在重建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理想和信念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没有教育哲学的学校是缺乏精神感召力的学校。学校要内涵发展、
一、案例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数学第四册§16.1 坐标轴平移第1课时,本节内容课堂教学过程很顺畅,课堂气氛很融洽师生很愉悦!不禁反思原因何在?笔者仔细回顾一下备课、上课的每个环节,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课堂教学更加顺畅了呢.发现在新课导入知识探究的运用、处理环节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此环节在不知不觉中把本节课的难点突破了,仔细品味真有“暗度陈仓”之功效.具体回顾总结如下:  教材背景:江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为了孩子,每一位家长可以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倾注无穷的精力,而一切的希望从为他选择一所好的学校开始。追求孩子有好学上,让孩子接受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好的教育,使孩子成人、成才、成功,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最大愿望。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呢?  一、理念 策略=成功,追求知行统一  教育需要理念的支撑。理念正确了、进步了,教育才会有源有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也是课文的眼睛,它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很多文章来说,只要在文题上下一番功夫,赋予它新的思路,它就是一扇窗口,打开它,就可以看到文中更为美丽的风景。那么,如何从文题入手,为课堂教学进行导航呢?  一、利用题目的召唤性,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凭题激趣。语文教育家汪广仁说:“兴趣是学生最要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之一。”导入新课时,教师如果能利用文题设疑求答,就如机
三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2004年2月,学校面向社会招收3?17周岁有听力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的少年儿童,是一所集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两年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学校。  学校以“幸福”理念为核心,力求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具备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让每一名教师都有职业幸福感,具备创造幸福职业的能力,从而使学校在师生的幸福成长中获得可持续发展。针对残障孩子的发展需要,学校以“身体康复、
往事如烟如梦。翻开昨日的日记,我想起了那段让人心碎的日子。  我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我选择了一条路,一条让我走得十分坚难的路。而另一条路,让我只能站在路口原地踏歩。当我向着远方望去……,我总是默默地思索,也许是自己太笨而脆弱了,多少挫折的情绪,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我流泪了,眼睛常常伴着失败的泪水盯着试卷发呆,脑海里残留着分数轰炸后留下的伤痕。我真的想找个肩膀依靠,然而父母的关怀与督促使我感到害怕,更怕
【摘要】教育的魅力是创造,是创造生命主动发展的魅力。低段学生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居家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学习时间不统一、师生双方不可见、教学方式不可控、教学效果不好评、教学资源不好用的突出问题,导致被动学习的状况。学校从学生学习的原点出发,借助“生活化、游戏化、个性化”的策略研究,以生为本,以做促学,以思激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交互、主动展示、主动评价,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