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仪之花开在课堂教学中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仪教育就像清新的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人心旷神怡,小班的孩子只有3周岁,刚刚离开母亲的怀抱,来到幼儿园就像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个性突出,没有约束,不听管理,一不顺心,我咬你一口,我抓你一下。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礼仪教育,引导幼儿学礼仪,讲礼仪,重礼仪。当然,幼儿的年龄还小,不具备达到所有标准的条件,我们不能教条地要求他们逐一做到,但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好基础。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下面我就谈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一些做法。
  在语言活动和礼仪活动教学中,我通过故事、谈话、情景表演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幼儿往往会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角色。比如在《入园、离园》的课中,我利用两个小故事《我们欢迎你》、《明天见》,我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创设好情景,利用头偶小熊维尼、长颈鹿、小猪等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幼儿通过学习故事里的角色,早上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离园时会跟老师说再见。结果,班上的家长都向我反映:“我的小孩比以前有礼貌了,他会主动和客人打招呼了。”我听了心里都很高兴。在学习《爱护小椅子》一课中,也利用故事《桌椅的对话》让幼儿明白如何爱护自己的小椅子:搬小椅子时要双手轻拿请放,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等。在学习《洗手》一课中,知道洗手的正确方法,懂得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要排队,节约用水等。再者,在音乐活动中,常常有表演的环节,有的幼儿因表演的时候不小心撞倒了别人,我就趁机教育幼儿向被碰倒的小朋友说“对不起”。在美术活动中,我同样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在手工活动中,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向其他小朋友借手工用具,我就此引导幼儿在借东西时用礼貌用语,要和别人说“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如果不小心把别人的东西弄坏或影响别人操作,那么要说“对不起” 。这样一来,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礼仪就在我们身边,礼仪就在举手投足之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知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让礼仪之花开遍我们幼儿园,礼仪之树永远枝繁叶茂。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对幼儿进行系统性、集体性教学的初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所以幼儿教学在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主要是采用结果性评价体系,所谓的结果性评价体系是指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只注重幼儿最终完成的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具体的行为表现,对幼儿的评价往往是片面性和单一性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幼儿在学前教育学习
<正>2016年4月18日,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现状调研专家组莅临我校调研听课。张树刚、左耘、陈琪、鄂甜、梁向方五位专家分别对专业课教学和文化课教学进行了随堂听课和
想象力是智力因素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幼儿的想象力是孩子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不是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要尽早的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开发幼儿的智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充分运用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语言智力  充满想象的童话和神话故事最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生动有趣的情节能激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