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对幼儿进行系统性、集体性教学的初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所以幼儿教学在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主要是采用结果性评价体系,所谓的结果性评价体系是指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只注重幼儿最终完成的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具体的行为表现,对幼儿的评价往往是片面性和单一性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幼儿在学前教育学习中动态的行为表现进行即时观察和评价的一种教学活动评价,相较而言,过程性评价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全面性和即时性等特点,是对幼儿的具体行为表现和学习活动进行全面而综合考虑的评价指标,有利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幼儿教学 价值 应用
幼儿园教育作为我国主要的学前教育方式,是幼儿进行系统性教育的伊始阶段。幼儿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对象,其水平和学习能力相较于其他的教学阶段有着明显的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课程安排和教学评价体系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被重视,国际教育评价体系也提出要注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体系中,其评价理念也呼吁教师将目光关注到幼儿身上来,而不是一味的将重点放在学习成果上面,过程性评价体系响应了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号召,所以过程性评价是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过程性评价应用于幼儿园教学的价值分析
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几点重要价值:
1.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幼儿在学习中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幼儿心智和思想还在健全阶段,他们并不会考虑学习的目的性,他们的学习动力完全来源于教师和同伴的关注和肯定,每个幼儿都渴望被关注,如果在学习上受到同伴或老师的关注和肯定,能够让幼儿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虚荣感,一旦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关注和肯定的喜悦,幼儿就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其学习动力。过程性评价强调的是教师对每一个个体全面而及时的观察和评价,能够满足幼儿在学前教育中被关注和被肯定的需求,所以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幼儿在学习中的学习积极性。
2.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幼儿在学习中的实践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曾提出要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动手的乐趣,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实践教学中具有积极性的影响,当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完成了某个任务时,教师可以给予“你真棒”的表扬,当幼儿在实践活动中遇到某个困难时,教师应当给与“你能行”的鼓励,当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多次失败时,教师应该给予“再试试,你一定能行”的肯定。
3.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最丰富的时期,他们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创造空间,所以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正确的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教师对每一位幼儿进行实时观察和及时引导,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完善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幼儿园教育发展与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要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其个性发展并未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幼儿的个性化特征是最显著地。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才能对幼儿进行更好的过程性评价,同样的道理,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幼儿的个性化特征,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学前教育起步较晚,过程性评价体系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时机不够成熟,所以过程性评价在我国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发展过程性评价体系的主要问题,幼儿园在办学理念上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幼儿园的开办宗旨就是将幼儿集中在一起进行玩乐和学习,而忽略了教育评价制度。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进行怎样的评价完全是由教师来决定的,如果教师对过程性评价有一定的了解并愿意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那么教师或许会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如果教师对教育评价完全不清楚,那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怎样的评价将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心情。
2.教师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能力不足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过程性评价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在教学实际中运用过程性评价的最终效果,教师过程性评价能力的强弱是由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决定的,要想让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影响,那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评价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师在教育评价方面存在明显的知识漏洞,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解和应用只能靠自己摸索;第二、由于教师进行教育评价专业知识学习时没有认真钻研,对这方面的知识认识较浅,入职后也没有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所以在进行过程性评价实际教学中感觉力不从心。
3.教师对待过程性评价的态度不积极
教师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待过程性评价的态度不积极也是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对待过程性评价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一方面,大部分教师表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非上公开课或有领导来听课时,教师才会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行为表现,即时的给予鼓励和奖励,否则在日常的教学中都是很随意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我国幼儿园实际教学中,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而每个班配备的教师一般只有两个,一个教师要照顾多个幼儿,要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关注每个幼儿的即时表现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4.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和理解不够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对立于成果性评价的评价体系,成果性评价体系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较为常用的教学评价体系,它是一种以幼儿学习最终成果作为评判标准的评价体系,往往重视的是幼儿在学习中的最终成果,而忽视了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正好相反,它将幼儿的最终学习成果看的并不是那么重要,反而更重视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具体的行为表现进行即时的、动态的评价,是一种伴随着教学过程而进行的动态活动,有利于教师对幼儿进行更全面的了解。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中,许多幼儿园老师表示会在课后给予上课表现认真的幼儿小红花之类的奖励,或是会将表现突出的孩子记录下来,形成教育小记,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还是拥有较强的教学评价意识,但更习惯于采用成果性评价体系,对过程性评价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不足之处。
三、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优化措施
1.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过程性评价环境
为了让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幼儿园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方面,幼儿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教师考核标准,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能力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核,督促教师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更好的应用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幼儿园需要引进足够的教师资源,改变一个教师对应数十个学生的教学现状,保证师生比例的平衡。
2.提高幼儿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和理解
要实现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最大价值,首先要提高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对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并不是形式上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发展,对幼儿的过程性评价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进行的,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在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意识,关注每个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给予即时而动态的表扬或奖励,并在评价反馈中提取有效信息,为幼儿更好的发展采取有效地教学措施。
3.提高幼儿教师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育评价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重视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能力的培养。首先,幼儿园在聘请教师的时候可以将过程性评价能力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引进过程性评价能力强的人才;其次,幼儿园应该鼓励已在职的专业出身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回顾,可以不定期开展专业讲座;最后,对于已在职的非专业出身的幼师群体,幼儿园可以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补缺教育评价方面的知识漏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过程性评价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对幼儿进行综合、全面的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教育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通过幼儿教学评价结果中反馈的教学信息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惠仁.浅谈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价值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2,(7):69-71
[2] 张静.浅议过程性评价的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8):151-151
[3] 何艺,梁春琳.对任务型教学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3,(8):98,150
[4] 王蕾,李德杏,周波等.论教师的主体认识对过程性评价实施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2014,(15):150-151
[5] 江双莲,辛锋.以过程性评价促自主学习的开展[J].时代教育,2014,(11):59-59
[6]梁春琳.学生自我过程性评价和生生过程性评价的作用--以过程性评价理论为视角[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4):218-218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幼儿教学 价值 应用
幼儿园教育作为我国主要的学前教育方式,是幼儿进行系统性教育的伊始阶段。幼儿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对象,其水平和学习能力相较于其他的教学阶段有着明显的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课程安排和教学评价体系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被重视,国际教育评价体系也提出要注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体系中,其评价理念也呼吁教师将目光关注到幼儿身上来,而不是一味的将重点放在学习成果上面,过程性评价体系响应了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号召,所以过程性评价是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过程性评价应用于幼儿园教学的价值分析
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几点重要价值:
1.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幼儿在学习中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幼儿心智和思想还在健全阶段,他们并不会考虑学习的目的性,他们的学习动力完全来源于教师和同伴的关注和肯定,每个幼儿都渴望被关注,如果在学习上受到同伴或老师的关注和肯定,能够让幼儿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虚荣感,一旦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关注和肯定的喜悦,幼儿就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其学习动力。过程性评价强调的是教师对每一个个体全面而及时的观察和评价,能够满足幼儿在学前教育中被关注和被肯定的需求,所以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幼儿在学习中的学习积极性。
2.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幼儿在学习中的实践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曾提出要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动手的乐趣,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实践教学中具有积极性的影响,当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完成了某个任务时,教师可以给予“你真棒”的表扬,当幼儿在实践活动中遇到某个困难时,教师应当给与“你能行”的鼓励,当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多次失败时,教师应该给予“再试试,你一定能行”的肯定。
3.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最丰富的时期,他们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创造空间,所以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正确的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教师对每一位幼儿进行实时观察和及时引导,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完善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幼儿园教育发展与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要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其个性发展并未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幼儿的个性化特征是最显著地。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才能对幼儿进行更好的过程性评价,同样的道理,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幼儿的个性化特征,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学前教育起步较晚,过程性评价体系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时机不够成熟,所以过程性评价在我国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发展过程性评价体系的主要问题,幼儿园在办学理念上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幼儿园的开办宗旨就是将幼儿集中在一起进行玩乐和学习,而忽略了教育评价制度。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进行怎样的评价完全是由教师来决定的,如果教师对过程性评价有一定的了解并愿意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那么教师或许会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如果教师对教育评价完全不清楚,那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怎样的评价将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心情。
2.教师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能力不足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过程性评价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在教学实际中运用过程性评价的最终效果,教师过程性评价能力的强弱是由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决定的,要想让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影响,那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评价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师在教育评价方面存在明显的知识漏洞,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解和应用只能靠自己摸索;第二、由于教师进行教育评价专业知识学习时没有认真钻研,对这方面的知识认识较浅,入职后也没有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所以在进行过程性评价实际教学中感觉力不从心。
3.教师对待过程性评价的态度不积极
教师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待过程性评价的态度不积极也是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对待过程性评价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一方面,大部分教师表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非上公开课或有领导来听课时,教师才会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行为表现,即时的给予鼓励和奖励,否则在日常的教学中都是很随意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我国幼儿园实际教学中,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而每个班配备的教师一般只有两个,一个教师要照顾多个幼儿,要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关注每个幼儿的即时表现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4.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和理解不够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对立于成果性评价的评价体系,成果性评价体系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较为常用的教学评价体系,它是一种以幼儿学习最终成果作为评判标准的评价体系,往往重视的是幼儿在学习中的最终成果,而忽视了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正好相反,它将幼儿的最终学习成果看的并不是那么重要,反而更重视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具体的行为表现进行即时的、动态的评价,是一种伴随着教学过程而进行的动态活动,有利于教师对幼儿进行更全面的了解。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中,许多幼儿园老师表示会在课后给予上课表现认真的幼儿小红花之类的奖励,或是会将表现突出的孩子记录下来,形成教育小记,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还是拥有较强的教学评价意识,但更习惯于采用成果性评价体系,对过程性评价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不足之处。
三、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优化措施
1.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过程性评价环境
为了让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幼儿园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方面,幼儿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教师考核标准,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能力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核,督促教师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更好的应用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幼儿园需要引进足够的教师资源,改变一个教师对应数十个学生的教学现状,保证师生比例的平衡。
2.提高幼儿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和理解
要实现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最大价值,首先要提高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对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并不是形式上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发展,对幼儿的过程性评价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进行的,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在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意识,关注每个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给予即时而动态的表扬或奖励,并在评价反馈中提取有效信息,为幼儿更好的发展采取有效地教学措施。
3.提高幼儿教师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育评价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重视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能力的培养。首先,幼儿园在聘请教师的时候可以将过程性评价能力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引进过程性评价能力强的人才;其次,幼儿园应该鼓励已在职的专业出身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回顾,可以不定期开展专业讲座;最后,对于已在职的非专业出身的幼师群体,幼儿园可以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补缺教育评价方面的知识漏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过程性评价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对幼儿进行综合、全面的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教育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通过幼儿教学评价结果中反馈的教学信息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惠仁.浅谈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价值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2,(7):69-71
[2] 张静.浅议过程性评价的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8):151-151
[3] 何艺,梁春琳.对任务型教学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3,(8):98,150
[4] 王蕾,李德杏,周波等.论教师的主体认识对过程性评价实施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2014,(15):150-151
[5] 江双莲,辛锋.以过程性评价促自主学习的开展[J].时代教育,2014,(11):59-59
[6]梁春琳.学生自我过程性评价和生生过程性评价的作用--以过程性评价理论为视角[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4):2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