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教育对孩子健全人格形成的积极性影响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5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教育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具体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逆境进行正确的处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的逆商能力得以提升。
   关键词:逆商教育;健全人格;积极性影响
   困难可以说是学生进步和成长的一个垫脚石。对于当前的学生来说,他们生活的环境很舒适,生活的条件也很好,对于一些压力和困难他们可能无法自己去努力面对,进而自暴自弃,产生心理问题。怎么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逆商素养和能力呢?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家的继承人,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进步。老师应该积极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把握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主要面临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防止学生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一、开展逆商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困难的方法
   从当前的小学教学来看,学生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困境,他们可能会因此受到一些打击,可能会一蹶不振,可能不知所措。而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这些困难,教会学生正确的处理方法,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让他们去审视自己的困境,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让学生冷静地去分析和思考。不要先把自己打败,而是应该积攒力量去处理困难。通过这样的逆商教育能够让学生找到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一些事情可能会产生误解,可能会一直意气用事,他们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任之发作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为了有效地避免错误的发生,老师就应该提前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困难的方法。
   二、逆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在面对困境和逆境时他们的判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这时就需要老师依照社会道德规范去帮助学生分析困境。比如,在日常上课中,两个学生出现了摩擦,有一个学生动了手,另一个学生是否应该动手还击呢?动手的学生是错误的,因为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出现了偏差,价值观念有一定的问题。那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应该怎么做?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老师应该从正面进行引领和疏导,给学生深入地分析事情的原委,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深刻思考之后再去行动,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凡事都要深入思考,要严谨行事。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最基本要素。
   三、逆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
   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规律就决定了逆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再结合生活实际去开展逆商教育工作。老师应该设置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育环节中能够观察并且深入领悟相关的理论知识。老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困难,提升他们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并不意味着是自己的问题,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境,老师必须把这个观念告诉学生,鼓励他们去坚持,不要着眼于当前,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摆脱困境,越挫越勇。比如,在学习中学生的理解思维、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他们对某个数学知识或者某个语文知识存在着误解,某个题目可能怎么也做不出来,这时他们可能会变得很消极,会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厌恶恐惧心理。老师就应该给予适当的、科学的指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去提升逆商能力。
   综上所述,逆商教育非常重要。但是从当前教学工作来看,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忽视了逆商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只是關注成绩,并没有意识到逆商可能对学生产生全面的影响。逆商既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又需要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逆商和智商、情商都是非常关键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认识到逆商的重要性。逆商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逆商不可缺少,老师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认真深入地探究逆商教育的具体方法。通过教育工作进一步促进学生逆商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吕剑萍.核心素养背景下“逆商”教育的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6):149.
   [2]阎晓洁.凡人生活故事:助力小学生的逆商教育[J].生活教育,2020(1):31-32,65.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隔代家庭教育中逆商(AQ)教育引导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158。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也在向城市大规模流动,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渐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结合现实,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以及
摘 要:书香校园是校园建设中的最高追求。书香校园指的是学习中的氛围,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品质。一个书香弥漫的校园,能够让学生有亲近书籍的机會,帮助学生享受阅读中的乐趣,令学生更好地成长。在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书香二字是对校园学习氛围的最高嘉奖,因此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环境内进行学习,建设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十分必要。   关键词:书香校园;建设意义;
摘 要:当前,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大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也要换新装,跟上时代的脚步。适应中学生的发展要求,中学生劳动教育开放式评价体系诞生了。   关键词:中学生劳动教育;开放式评价体系;立体式   随着和谐中国梦的渐近,中国改革与开放的脚步渐快,教育改革浪潮也是一浪高于一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已经成为小学阶段的重要目标。而体育教学与艺术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通的联系。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就需要将体育教学与艺术教育进行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艺术教育;渗透融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心理素
摘 要:教育改革的潮流也让特殊教育衍生出了更多的变化,《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指出推进全纳教育是当前特殊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根据中国国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模式,使残疾学生也能接受公平化的教育,平等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但是,目前我国全纳教育的全面推进仍存在一定困难,社会环境风气、残疾学生家庭情况、教育资源配比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秉承“传递人间温情、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通过对送教上门这一试点工作
摘 要:小学语文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大责任。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切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游戏化趣味教学因其激发兴趣的表现形式以及多元化育人功能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较高的适配度。因此,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对小学语文游戏化趣味教学的作用及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游戏化   小学语文长期以来过于注重語文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
摘 要: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青少年一方面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种种便利,了解多彩多姿的世界,掌握更多的书本以外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受到互联网上各种虚假的、不健康信息的影响,阻碍了他们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以至于在消费观念、文化观念、社会观念上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盲目攀比、不受约束、崇洋媚外等。学校和教师必须切实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辨别互联网上信息的真伪,避免互联网上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同时大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