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儿女导演的一场“走婚”悲剧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有老的一天。今天的儿女,就是明天的老人。如果天下做儿女的都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还会有这样的悲剧上演吗?
   ——编者
  一
  孙文欣的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她的心似乎已经随着刘润浩的死而死了。她总是不停擦拭着他的遗照,一擦几个小时,边擦边说着贴心的话。她夜夜失眠,日日难过。2012年2月底,她被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为抑郁症……
  2008年7月中旬,孙文欣与刘润浩各自丧偶的两个老人在大学校友会上相识,二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孙文欣56岁,已从大连市一所中学退休,一双儿女葛云生葛云红都已结婚。比她大5岁的刘润浩,原是沈阳某公司的财务总监,两个儿子刘永辉刘永新也已娶妻生子。
  孙文欣与刘润浩相识后的一年间,虽然只见过两次面,但几乎天天通电话,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总有说不完的贴心话。两颗孤独寂寞的心互相温暖着。
  2009年8月初,刘润浩来大连见孙文欣。刘润浩不想再压抑自己的感情:“文欣,我们结婚吧!”孙文欣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润浩,这事不会太顺利的。咱俩分别和儿女们商量商量吧。”
  在家庭会议上,孙文欣刚讲了再婚的想法,葛云生就跳了起来:“妈,您二十多年都过来了,现在是怎么啦?你可以轮流去我和妹妹家住……”儿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孙文欣只能把苦水往肚里咽。
  与此同时,刘润浩的境遇更差。他刚开口,就被小儿子永新打断了:“爸,我和哥嫂的立场是一惯的,你找人同居可以,再婚不行。我们将来无法面对老爸与另一个女人合葬而让我们母亲孤零零的……”
  三天后,刘润浩给儿子们写了一封信:“……我和孙文欣真心相爱,没有金钱名利等考虑。我和她在一起,会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我凡事替你们着想。可你们替我着想了吗?我再婚的心意已决,不想再孤零零地过冷锅冷灶的日子了。如果你们阻拦,我就断绝与你们的来往……”
  看到这封软中带硬的信,儿子儿媳们马上聚到一起,他们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怎么办?来硬的,肯定会失去更多,老爸一生气,不仅真的结婚了,再立个遗嘱把财产都给这个孙文欣,那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商量了一整天,最后采纳了大嫂黄茵的主意:釜底抽薪,就是从孙文欣处下手。
  2009年8月19日下午,刘永新和嫂子黄茵从沈阳赶到大连。他把父亲的信递给孙文欣:“我相信,爸这封信不是您的主意,可您也是有责任的。如果我把这封信复印几份,寄给您的单位领导、过去的同事、亲朋好友和您的儿女,那结果……”
  刘永新抓到了孙文欣的软肋,她只好答应会与刘润浩商量一个不伤害儿女利益的解决办法,刘永新和黄茵满意而归。
  思考了几天,孙文欣终于拿定了主意,她来到沈阳,向刘润浩说起了自己的“走婚”计划。就是不结婚,轮流在二人的家居住。
  二
  孙文欣不想再出岔子,和刘润浩商量,第二天见他的儿孙们。刘永新说,他们同意父亲和孙文欣的决定。接着话峰一转,就抛出财产问题。刘润浩感觉自己的老脸都丢光了,气得脸色铁青,刚要发作,孙文欣轻轻地碰了一下制止他了。她笑着表态:“润浩,去把你的房产证、存折、户口簿都拿来吧。”孙文欣亲手把这些交给了黄茵。孙文欣对刘润浩说:“我没想过要你一分钱的财产。为避嫌,把这些都交给他们吧。”
  永辉永新都没想到问题会这么顺利地解决。永新又提出最后一项要求:父亲有病有灾,他们会全力救治。可孙文欣有病有危险,与他们无关。
  此后,刘润浩又陪孙文欣回到大连,她的儿女们也接受了他们的“走婚”。
  2009年9月20日,刘润浩与孙文欣的“走婚”生活开始了。一晃儿一年多过去了,老两口经常一起去短途旅游。平时还经常去看看电影、戏剧,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2011年5月中旬的一个上午,老两口去沈阳辉山踏青登山,在一处陡坡前,孙文欣脚下一滑,惊叫着滚下山坡。刘润浩立马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孙文欣的左臂和右小腿三处骨折,医生估计她的内脏也受伤了。但她的医保卡是大连的,在沈阳用不上,只能用现金支付。可是,刘润浩手里只有千余元,存折放在儿子手上。他急忙给大儿子打电话:“永辉,快给送1万元钱来,你孙阿姨摔伤了!”
  刘永辉拿出存折马上就要取钱,黄茵一把抢下存折。她虎着脸说:“不能开这个头!开了这个头,以后你爸就可以任意取存折上的钱给她花了。”她马上给小叔子永新打电话,永新马上赶到哥嫂家。他站在嫂子这一边。
  三
  一个小时过去了,儿子的钱还没送来,刘润浩拿着医生开的一堆检查单子没了辙,他又给大儿子打电话。这次,却是小儿子接的电话。他哀求道:“快送钱来呀,救你孙阿姨的命要紧,我求求你们了!”
  刘永新非常冷静,他告诉父亲,有约在先,孙文欣有病有灾,他们不管也无责任,他和哥哥在按约定办事。不管父亲说什么,刘永新就是不答应。
  眼瞅着老伴躺在医院,儿子却不拿钱救治,刘润浩气得满脸铁青,拿电话的手不停地颤抖。他在电话里大骂,随即坐上出租车赶到大儿子家。
  刘润浩暴怒地喊道:“如果你们还是我儿子,就把存折拿出来,救命要紧。如果你们不拿出钱来,等我想办法治好了文欣的病,就去银行挂失。而且,我要卖掉所有房产,拿着钱与文欣结婚后去一个你们永远找不到的地方。你们简直不是人,禽兽不如……”
  永新指着父亲:“我说当初那个女人为什么大度得出人意料!原来你们早就商量好了。什么走婚,那个没安好心的女人就是来抢钱抢房子的。今天的事只是个借口而已……”想不到儿子竟说出这样恶毒无情的话来,刘润浩气得两眼冒火,浑身哆嗦。
  黃茵这时已无所顾忌,她马上给丈夫和小叔子出主意:“赶紧把存折上的钱取光。就用爸的户口簿和备用身份证去办。房子也要赶紧占下,没有人肯买有人住着不走的房子。”
  “天哪!”人命关天时,儿子们在他眼皮子底下谋划抢占他的财产,刘润浩的胸口像压了一块千斤巨石透不过气来,他的手无力地抓了一下胸口,身体重重地栽倒了。急救车赶到时,刘润浩已经停止了呼吸。
  三天后,在刘润浩的葬礼上,孙文欣躺在单架车上,挂着吊瓶,泪如雨下:“润浩,你为了我走了,我独活还有什么意思?认识你是我晚年最大的幸福,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成为你名正言顺的妻子。你别急,我很快就去陪你,到了那个世界就没人阻拦我们了!”听了孙文欣的话,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7月初,孙文欣卖掉了在大连的住房,从刘永辉手里买下了她和刘润浩曾经的寓所。她想在沈阳陪着他的老刘。
  可是,孙文欣的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她总是不停地擦拭着老刘的遗照,一擦就是好几个小时,边擦边和他说着贴心话。终日郁郁寡欢,晚年的幸福都已随风而逝……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2012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8.1%。二季度同比增长7.6%,其中4月主要经济指标走势疲弱,显示经济增长乏力。为防止经济硬着陆,从5月开始陆续出台了包括加快固定资产项目审批、降低存贷款利率等在内的经济刺激政策,遏制了经济增长快速下滑的态势。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直到四季度GDP同比增长7.9%,才开始探底回升。  2013年初,市场普遍预期经济形势向好,一季度有望实现8%以上的增长,
目的 探讨胃窦黏膜幽门螺杆菌(Hp)密度对Hp根除率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8月我科门诊收治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结果阳性者,并同期行胃镜检查及胃窦黏膜
期刊
@@
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  就在美联储的鹰派渐占上风,联储琢磨着提前退出QE3,让全球如黄金之类的大宗商品价格惊魂未定之际,其他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等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降息措施。这似乎已向全球市场表明,金融危机的阴霾仍然笼罩在经济复苏的上空。  其他国家央行纷纷降息,加之中国国内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回落,呼吁央行降息或降准的声音也渐渐地高涨起来。一系列的指标显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之时,中国经济难免要受到一
我叫孟凡华,今年54岁,是山东省济南市童丘区宁家埠街道大桑树村贫困户,家里现在有3口人,我,我丈夫,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儿子.rn我家原本生活挺好,虽不富裕,也过得去.我丈夫
期刊
传统生产力概念强调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 ,当代环境危机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这一信念发展到极端的产物。因此 ,人类理当调整其传统生产力观念 ,将人类保护自然
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上升较快,房地产调控出现“越调越涨”的怪象,各类商品价格在震荡中上涨,物价走势不明朗,通胀压力仍然存在。同时我们也看到企业资金紧张,民间借贷活跃等现象,种种迹象现象表明流动性整体泛滥与流动性局部紧缺并存,这使得央行的宏观调控面临难题。  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状况 “十一五”以来货币政策回顾  回顾我国“十一五”以来的货币政策,是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如表1所示)。2005年
期刊
上语文课时,老师时不时地会用一些方言和我们开玩笑,这时的我们或无所顾忌或心里窃喜,总会自得其乐地高兴一番。可是同桌是个地地道道的城里孩子,看到我们笑得那么开心,他着急地问
继2012年我国GDP增速降为7.8%,连续两年下滑,并创出13年来增速新低后,2013年4月各项经济数据继续下行。汇丰数据显示,2013年4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初值为50.5,低于上月的51.6,而汇丰中国服务业PMI指数也由上月的54.3大幅回落至51.1,为2011年8月来最低,就业指数方面更是降至50的荣枯线以下。在国际经济形势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势头,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增速放缓,以及国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我们不难发现,阅读理解题题材丰富,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可读性强,难度有所提高,重点考查学生阅读的综合理解力。阅读理解的材料也趋向多样化。命题既注重语言知识和
从繁重的高中走向多彩的大学,从多彩的大学走向复杂的社会,这之间需要经历多次蜕变,就业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次.求职的道路上从来都不“孤单”,这条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