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真的能让学生飞得更高吗?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w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见到了这样一张家校联系卡:左右两边醒目地印着两句话,右边一句是“约束,是为了飞得更高”,左边与之对应的是“散漫,必将一事无成”。在卡的最上方画了一串快乐的气泡,气泡里写着:“我充实,我快乐!”联系卡的中间是表格,表格的横栏是时间,从周一列到周五;纵栏是午休、晚自习、晚睡、家务、我的业余安排以及我的周末安排。在我的周末安排后有一括号,里面写着“要有意义噢”。卡的最下方是家长寄语和班主任寄语,其中班主任寄语已经填好:“态度决定一切,尊严来自实力!”家长寄语栏内是空白。这张家校联系卡的设计者是一位年轻的女班主任,她介绍了这张联系卡诞生的缘由:因为学校实行双休日制度,而且取消了走读生的晚自习,这样,一部分学生晚间与周末就脱离了老师的视线,自然就放松了学习;而住校生仍然是每晚三节晚自习,周末也在学校里学习。所以,与住校生相比,走读生的学习成绩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另外,连着休息两天,如果学生没有压力与约束,难免会上网玩游戏,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为了避免学校对学生双休日管理失控的情况,该老师设计了这张家校联系卡,每个学生每周发一张,要求学生每天都按照要求如实填写,并且要由家长进行监督,根据学生一周学习表现填写家长寄语。这张家校联系卡就像是一只摄像头,跟踪着每一个走读生,监督每个学生每天晚上和周末都要学习。这样,这张联系卡就将学校里的自习课搬到了学生的家中。据这位老师说,此卡使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及时地收回了走读生们一颗颗贪玩的心,让他们都能像在学校里一样认真学习,不再浪费时间。在课堂上,这位老师为了证明这张联系卡的必要性,还向学生提问:“你们喜欢大周末吗?为什么?”一名学生回答:“不喜欢。因为会耽误我们的学习。”“那么,你们喜欢怎样度过自己的课余时间?”一名学生回答:“我们感到在学校里上晚自习和周末复习课比较充实。因为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大家可以相互讨论。”老师说:“但是现在学校不允许上晚自习,老师怕大家在课余时间不能自律而放松学习,所以,就为你们量身定做了这张联系卡,帮助你们约束自己,并且请你们的家长来监督你们。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
  学生们真的喜欢这种名不副实的双休吗?正处于好玩好动时期的中小学生真的为这种“充实”而感到快乐吗?我的心里不禁对老师的说法与学生回答的真实性产生了些许疑问。下课后,我问这个班的部分同学:“对于学校实行双休制、取消晚自习的做法,你们真的不喜欢吗?”回答确实是不喜欢!但对于原因,学生们却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学生感叹:“取消晚自习和实行双休制本来是给我们减轻学习负担,但事实上并没有减轻我们的负担。相反,老师怕我们会放松学习,按照自习课的时间布置了大量的作业,让家长监督我们完成。将学校里的自习课搬到了家里,同样没有自由的空间。这样的双休太没意思了!双休变成双忙,还不如不休!”有的学生却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在家里,没有老师管着,我们往往管不住自己,因为贪玩而影响学习。而且,我们习惯了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在家里自学时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而在学校我们就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同一件事情,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个是讨厌约束,一个是习惯了约束。学生们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约束,真的能让学生飞得更高吗?
  每到公园和野生动物园游览时,我总是喜欢在那些时而追逐嬉闹、时而自在徜徉的天鹅前驻足观赏,同时对那些没有受到束缚,却常年待在一方狭小的水域里而不会飞起的天鹅感到疑惑:难道它们因贪恋舒适的生活而宁愿失去自由吗?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滑翔。如果缩小水域的空间,使天鹅助跑的长度缩短,那么久而久之,这些天鹅就失去了起飞的能力,甚至丧失了飞翔的信念。于是,以后再看到那些扑翼争鸣只为了向游人乞食的天鹅,就不禁为之感到心痛与悲哀。
  或许大家都听过那个关于跳蚤变“爬蚤”的故事:跳蚤本是能够跳到其身高100 倍以上高度的跳高冠军,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昆虫!然而,当科学家连续多次在跳蚤的身上罩一个不断降低高度的玻璃罩后,跳蚤竟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最后,当玻璃罩调到接近桌面的高度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只好在桌子上爬行。即使在科学家移开玻璃罩以后,跳蚤仍然不跳。就这样,玻璃罩的限制扼杀了跳蚤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让跳蚤从当初的跳高冠军变成了一只跳不起来的“爬蚤”。
  那么,当我们用繁重的作业与一张联系卡画地为牢,以督促学习为借口剥夺学生活动的自由,将孩子禁锢于学校和家庭中,我们的学生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更让我感到担忧和恐惧的是:孩子们渐渐习惯了被看管着学习,已经很难真正地自主发展了。
  约束并不与自由相悖,我们的任务是把约束升华为自觉意识,而不是将约束制成枷锁套在学生的身上。正所谓“空阔透天,鸟飞如鸟。水清澈地,鱼行似鱼”。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宽松的生存空间,让他们为了领略更为壮阔的人生风景而不断地超越自我,应该是教育最基本的真谛!所以,老师们,别再让整齐划一的学习生活抑制学生的个性,让我们还学生以自由,让双休日成为每个学生展现个性、突出自我的大舞台吧。
  
  ( 编辑 于学友)
其他文献
一提到拔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疼痛和流血。然而,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这更是一场考验。  拔牙是一个小手术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王强说,大家首先要明确一点:拔牙是一个小手术,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考虑不够周全,对于患有心脏疾患的人群来说,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拔牙时引起的紧张情绪可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房颤室颤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具体到个人应不应该拔
[摘要] 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在高一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为学生设计了“生涯发展规划”的研究课题。学校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潜能,树立人生目标和理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校也认识到,必须着力建设相应的支持系统,以保障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生涯发展规划”;研究性学习;北京理工大学附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8-00
实行“科研行政”是我校在第六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北京市团结湖三中2000年9月~2005年9月发展规划》中确立的目标。几年来,“科研行政”经历了由部分到整体、由形式到内涵、由解决眼前问题到解决学校长远发展问题的过程。实行“科研行政”,优化了学校管理过程,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我们对“科研行政”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与此相应,“科研行政”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以及在学校发
学校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了解学校信息,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知情权,也是保障公民利益的重要条件。  在我国,学校信息公开主要是指校务公开,它是伴随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在此背景下,我国于1999 年3 月25 日制定
不显山,不露水,也没见轰动张扬。  近些年,北京市一0一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成绩有目共睹—  1999年以来,多次获北京市科技教育金鹏奖,2002年通过北京市高中示范校验收并被评为北京市园林环境示范校,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2004年获北京市艺术教育金帆奖……此外,在原址上翻建校舍21000平方米,外迁校内住户130余家;创办初中教改实验班;建立了不同体制共存的教育集团;在招生
“保护学生安全”首入师德规范修订稿    不久前,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修订意见。“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我国上一次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1997年。    多省市中小学校无条件接收灾区学生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许多省市采取各种优待措施,接收灾区中小学生入读本地学校。例如:武汉市教育局要求该市
在个别学校,你有时会看到几个学生在指手画脚地检查同学的活动情况。原来,负责检查的学生是班级里调皮捣蛋的学生,是那种教师管不了、同学见了就害怕的孩子。学校“扬长避短”,让他们当起了“督导员”,检查学生的上操情况、纪律情况、到校情况。他们每天在校园里晃来晃去,一旦看到有同学违反纪律,动辄开口大骂,拳打脚踢,被管的学生则唯唯诺诺,不敢有丝毫的反抗。我们私下里称这种管理为“痞子”管理。笔者认为,这种管理的
马寅初校长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著名的教育家、经济学家。尽管他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他非常关心和重视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北京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一一零中学前身)听课,可谓中国名校长、名教授到中学课堂听课的第一人。笔者原为一一零中学教师,现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讲述给大家。  1951 年春,北京大学奉命筹建一所工农速成中学,即北京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校址是五四运动发源
什么是“全心教育”?    “全人教育”、“全纳教育”、“全民教育”、“三全育人”、“全教育”、“心灵教育”、“全员德育”等国内外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它们要么追求受教育者数量的最大化,要么追求教育力量的最大化,要么追求教育目标的最大化,要么追求教育过程的极致化。在思考“面”上的问题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使我们的教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位于县城南郊,被誉为土族之乡民族人才的摇篮。  互助县民族中学于1982年建校,是一所以土族学生为主,兼收藏、回、蒙古、撒拉、白族等民族学生的全寄宿制完全中学,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5%以上,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多名,教职工150多名,学生大部分来自本县的偏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  互助县民族中学占地面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