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快乐无忧的幼儿园小朋友到真正意义上的一年级小学生,也许他们还未意识到自己的求学之路已经开始。坐到教室里眼睛不停的张望,打量着老师,抚摸着崭新的书包,我强烈的感受到孩子天生就是来学习的。在这片净土,摆在孩子面前的这幅巨画,我该怎样引导他们来填充才会变得五彩斑斓呢?我猛然一惊——小学老师的工作不要那么复杂,唯一可做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我悟出了一些头绪。
  一、让趣味进驻课堂来帮助阅读
  课改后,已经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在新课标下孩子已经成了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生动、活泼、趣味,已经成了我们当前教育模式下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一年级孩子语文学习的第一张通行证就是汉语拼音。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孩子加深印象就必须反复练习,从而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因此在课堂中我将游戏和童话故事或人物贯穿其中。如在拼音复习的时候我就采用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人物孙悟空,孙悟空保护完师傅西天取经后,来到我们教室,给小朋友们送礼物,孙悟空可是有火眼金睛谁表现好孙悟空就会送给他礼物,这样大家都认真了。在读的时候,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如我想读给猪八戒听、唐僧听、如来佛主听等等。这样使原本枯燥毫无关联的拼音字母组成一个整体,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故事,师生共同表演这个故事,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范读引路来帮助阅读
  小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教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有许多方法,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学生同样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在教新课时,教师先行示范朗读,读得好,读得生动,小学生听了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急切情绪,读书的积极性更高了。
  三、培养习惯来帮助阅读
  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没有一个认真读书的态度,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一年级学生开始读第一篇课文时,我就向他们明确指出,读书不可添一字,不可减一字,也不可改一字。要学生把每一个字看清楚,把每一个字读清楚,做到“字字响亮”。在此后的朗读训练中,我一直坚持这一要求。
  这种训练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句号处有较大的停顿。我感到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可训练学生思维条理化。不然,学生一口气读到底,就不大容易搞清楚课文的来龙去脉。以后作文,也就很可能出现“一逗到底”的现象。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朗读训练中注意安排学生自学课文的活动。学生每次自学课文时,要他们思考一个或两个问题,并鼓励他们自己提出疑问,防止产生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不良倾向。学生有了这种“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将来读其他书籍,就可以自己读懂、读通。
  四、利用丰富多彩的插图来进行识字教学来帮助阅读
  我们低年级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能帮助孩子们识记。如在学习《在家里》这一课,沙发,茶几,电视,电话,台灯、书架、挂钟、报纸都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接触的实物,每个家庭都有,学生很感兴趣。通过汉字与实物的对照,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这些图片对学生记忆识字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每个汉字都赋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了学生的记忆。
  五、做动作学汉字来帮助阅读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动作的词语,可以用肢体来进行表演的。如在学习《操场上》这一课,动作的词语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这些词语都和动作有关,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先做一做动作。第一组的词语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组的词语都是用脚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过动作表演,学生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兴致极高,学生学起来也省力。
  六、利用日常生活来识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汉字,如商标,日用品,广告,路牌,超市购物等等,无处不在。如:我让学生搜集衣服上的商标和包装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认识,孩子的兴趣很浓,从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汉字。而且孩子们之间还进行了交流,我让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汉字,平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识字量。
  当然,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寻找更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快乐。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此,我认为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即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即是经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算得
我校有寄宿生2200多名学生,占学生总数的一半,管理难度很大。但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了寄宿制的内部管理,做到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文化,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切实做到了让家长放心、学校放心、社会放心。我们的经验是:  一、强化科学管理在学校寄宿制管理中的作用,让制度成为保障  1、科学管理会使有限的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建章立制,让规章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会使管理更科学,“无情的制
【摘要】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会教更要求学生会学。学生的学不再是过去的单纯背知识点,而是能把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历史素养。近几年的历史试题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要求学生有思辨能力。因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要盲从课本。  【关键词】历史 培养 质疑 策略  从事历史教学多年,我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老师的观点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虽有少许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好奇、好殖、好胜、爱模仿、接受能力强,但遗忘也快,可塑性极强。他们有着不同于大人的心理、性格、情感和感受。教师要真正教好小学英语,就要尝试从儿童的角度看待英语教学,在情感上给予尊重,呵护其自尊,给予信任,树立其自信。小学生对学习经常只有“三分钟热度”,学习欲望纯粹从兴趣出发,并且随着知识的深化,目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下降的趋势。笔者曾作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
班风即班级作风、风气,是在班主任班级建设理念指导下,以班主任为主导、全班学生为主体形成的思想、情感、行动的共同倾向。班风是班集体的灵魂,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是班集体的个性化体现。班风状况如何,对学生具有全方位的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一、制定班纪班规,让每个同学都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  以人管人,难以服人,以纪律人,则可服众。制定班规要有针对性,要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先把
小学英语课时少,时间间隔长,这对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很不利。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条件来利用情景教学法,增加了他们的口语练习的机会,使他们对语言有身临其境的之感。总之,只要我们英语教师不辞劳苦,做有心人,就一定能使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尽量要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以此达到“为用而学,为学而用”的目的。而情境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设
爱英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是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学生体育兴趣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社会环境,教师的教与学,运动项目及体能状况等方面。下面针对教师的教与学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一、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在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