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且,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快学生的成长步伐。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 思想政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092-010
高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开展时政演讲,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公众参与;合理利用多样化的时政资源,增强法制意识。
一、课前开展时政演讲,增强政治认同感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时政新闻,创设一个更加活跃、开放的政治课堂,促使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形成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要为学生确定好该节课的时政演讲主题,学生需要围绕着这一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借此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借助时政演讲,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生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演讲稿,那么就需要搜集大量的时政新闻,并仔细进行筛选,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中隐藏的思想政治知识,而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此外,在演讲活动中,学生的理性思维、感性思维也会得到较大提高,学会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面对新的教育形式,需要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时,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是否发生了变化?人们只一味追求高质量的产品,不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这样的消费观念是否正确?”在这些问题的帮助下,学生能大体了解消费观的内涵,还能让学生能懂得不要盲目跟风,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消费。之后,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小白的爸爸妈妈属于工薪阶层,每个月的工资水平属于一般情况。但是小白看到同学买了最新的电子产品,就回家央求爸妈给他买。小白的爸爸妈妈就会想方设法给小白买这些产品,满足小白的需求。之后,教师就要提出问题:“这家人存在怎样的消费心理?你们是怎么看待这家人的消费心理的?”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反思自己的消费观,及时转变自己错误的想法,能成长为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三、开展实踐活动,增强公众参与的需要
(一)开发学校资源,开展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积极开发和使用校园内的硬件设施,例如教学工具、学生资源、校园文化等。学校中的资源相对来说较为集中,是开子涵校园实践活动中最直接且有效的场所。在过去,教师能使用的资源只限制与教学用具、公共设施等,未能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以及学生资源。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合理使用和开发校园资源,利用真实存在的案例,构建出一个实践课堂。
例如,在教学“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在班级将学生划分成几个不同的策划小组,并向学校提出申请,借助广播、宣传栏等发出此次活动的通知与号召;其次,在收集和整理活动资料的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鼓励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最后,策划小组需要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认真布置和书籍活动场景,借助LED、校园广播、文化墙等展示此次活动成果。
(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本土资源指的是学校周围的一切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通过开发利用多样化的本地资源,可以开发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有效激活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理性精神,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例如,在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开展班干部的选举,或者村委员会的选举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成两个小组,并选出各自的小组长,负责整个队伍的汇报和协调工作。之后,这两个大组再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选举出小组长,负责问卷的设计、资料的收集、活动感想的整理以及问卷记录。
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可寻求当地某村的帮助,当其同意后再带领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向选民发放自己制定的问卷,询问选民是否满意此次选举的结果,是否认为自己的投票是至关重要的。小组中需要围绕着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长要汇总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在返校后,各小组需要进行轮流展示,最后由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四、合理利用时政资源,增强法治意识
我国始终秉承的方针是依法治国,公民的法治意识也是在参与各种法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学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人物,要想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合理利用多种时政资源。例如,在教学《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去实地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促使学生能正确看待政府的权力,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新闻联播》《今日说法》中的各类时政资源,让政治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采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既能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还能实现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同步提高。
[ 参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 思想政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092-010
高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开展时政演讲,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公众参与;合理利用多样化的时政资源,增强法制意识。
一、课前开展时政演讲,增强政治认同感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时政新闻,创设一个更加活跃、开放的政治课堂,促使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形成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要为学生确定好该节课的时政演讲主题,学生需要围绕着这一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借此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借助时政演讲,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生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演讲稿,那么就需要搜集大量的时政新闻,并仔细进行筛选,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中隐藏的思想政治知识,而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此外,在演讲活动中,学生的理性思维、感性思维也会得到较大提高,学会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面对新的教育形式,需要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时,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是否发生了变化?人们只一味追求高质量的产品,不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这样的消费观念是否正确?”在这些问题的帮助下,学生能大体了解消费观的内涵,还能让学生能懂得不要盲目跟风,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消费。之后,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小白的爸爸妈妈属于工薪阶层,每个月的工资水平属于一般情况。但是小白看到同学买了最新的电子产品,就回家央求爸妈给他买。小白的爸爸妈妈就会想方设法给小白买这些产品,满足小白的需求。之后,教师就要提出问题:“这家人存在怎样的消费心理?你们是怎么看待这家人的消费心理的?”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反思自己的消费观,及时转变自己错误的想法,能成长为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三、开展实踐活动,增强公众参与的需要
(一)开发学校资源,开展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积极开发和使用校园内的硬件设施,例如教学工具、学生资源、校园文化等。学校中的资源相对来说较为集中,是开子涵校园实践活动中最直接且有效的场所。在过去,教师能使用的资源只限制与教学用具、公共设施等,未能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以及学生资源。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合理使用和开发校园资源,利用真实存在的案例,构建出一个实践课堂。
例如,在教学“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在班级将学生划分成几个不同的策划小组,并向学校提出申请,借助广播、宣传栏等发出此次活动的通知与号召;其次,在收集和整理活动资料的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鼓励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最后,策划小组需要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认真布置和书籍活动场景,借助LED、校园广播、文化墙等展示此次活动成果。
(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本土资源指的是学校周围的一切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通过开发利用多样化的本地资源,可以开发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有效激活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理性精神,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例如,在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开展班干部的选举,或者村委员会的选举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成两个小组,并选出各自的小组长,负责整个队伍的汇报和协调工作。之后,这两个大组再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选举出小组长,负责问卷的设计、资料的收集、活动感想的整理以及问卷记录。
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可寻求当地某村的帮助,当其同意后再带领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向选民发放自己制定的问卷,询问选民是否满意此次选举的结果,是否认为自己的投票是至关重要的。小组中需要围绕着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长要汇总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在返校后,各小组需要进行轮流展示,最后由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四、合理利用时政资源,增强法治意识
我国始终秉承的方针是依法治国,公民的法治意识也是在参与各种法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学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人物,要想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合理利用多种时政资源。例如,在教学《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去实地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促使学生能正确看待政府的权力,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新闻联播》《今日说法》中的各类时政资源,让政治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采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既能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还能实现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同步提高。
[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