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工作单辅助初中物理探究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sky_z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已经为人们所认同,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依然是一线教师们的困惑。在此,笔者尝试使用“工作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运用工作单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有效探索的基础上。
  【关键词】 工作单 初中物理 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27-020
  1.什么是工作单
  本文所说的工作单(worksheet) 是指包含语言材料或图片等其他信息,有任务要求的一页或几页纸,是一种文体形式的事先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关节点借助一张或多张工作单作引导,也可以伴随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改进课堂教学。
  2.1 工作单的教学实施
  本人通过教学案例《其他简单机械》,展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工作单的基本方法。
  《其他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力和机械》的第五节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本人尝试运用工作单辅助教学,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观察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探究。现将教学过程及反思作如下总结。
  【教学实施】
  一、引入
  师: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全校的师生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大家想不想做升旗手?
  【活动一:当一回升旗手】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我观看了大家的“升旗”,发现有的小组直接向上拉绳子,使钩码位置升高;有的小组是把绳子绕过铁架台顶端的横杆,通过向下拉绳子使钩码位置升高。他们谁是合格的“升旗手”?
  师:模拟升旗绳子要在横杆上滑动,拉动时很费力,怎样改进减小摩擦呢?在你们实验桌的抽屜里都有一个滑轮和一张工作单,现在你把它们拿出来,仔细观察滑轮的结构。
  二、定滑轮和动滑轮
  师:我们用砝码来代替砖头,老师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通过滑轮来将砖头从地面运上楼去,看谁的办法多?
  【活动二:认识滑轮】
  三、定滑轮的特点
  师:下面,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实验前要引导学生明白所谓“省力”的意思)
  【活动三:探究定滑轮的特点】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成果展示】小组展示研究的成果
  【实验评估】师:为什么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有时比钩码重力略有差别?
  四、动滑轮的特点
  师:动滑轮能不能省力呢?先“手感”一下。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活动四:探究动滑轮的特点】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成果展示】小组展示研究的成果
  师:可是使用动滑轮为什么能省力呢?每股线上的力是多少?老师的图要求“竖直向上”拉,但有的同学斜着拉。现在试一试,改变用力的方向,拉力的大小变不变?
  【活动五:探究拉力方向对使用动滑轮的影响】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六:探究钩码上升高度h与绳子自由端的距离s的关系】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五、应用与拓展
  师: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你们谁知道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活动七:讨论滑轮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视频展示。
  ①在一间房里,电灯开关是拉线的,在一进门的南墙处,床在北墙处……
  ②往高空处(或房上)运砖时……
  ③从窗里提起重物时……
  六、小结与导思
  2.2教学反思
  从教学设计上看,本人立足于教改的思路和方法,运用工作单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效果上有以下不成熟的感悟。
  一、要实现从设计提升钩码的方法,到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教学过程,需要灵活使用工作单。如果按照一般实验手册或学案的方法——一节课一张学案,学生因为可以参考后面的图表,抑制了学生的思维,降低大胆探索的兴趣,使得这种摸索组装方法的过程便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稍做灵活的处理,分开两张工作单先后发放,工作单一单独发放,学生在工作单上记录组装的方式。工作单二和三,是两个独立的探究活动,本也可以分开独立使用,但考虑到课堂节奏更加紧凑,避免过频繁地发放或收取工作单,我们将两份合印在一张A4纸的正反两面。
  二、教学环节与指导方法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工作单设计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体现引导性。在设计定滑轮是否省力这个问题时,学生明白这个实验属于对比实验,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这个实验应该与什么进行对比,因此,需要教师提示。第一次设计的工作单表头没有实验装置图,不少学生不知道物重怎样测,为什么要将物重和拉力来对比。改进后,学生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就清晰了很多。工作单设计合理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3.1使用工作单的积极意义
  工作单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由于其面向学生、操作性强的特点,为教学由教师主导取向朝学生自主取向的过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桥梁。同时,工作单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基础,它作为教学理念的一个载体,较好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与理念的有机整合。
  3.2对工作单使用和理解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对工作单的理解仍较狭隘。如:工作单即教案;工作单即补充练习,等等。事实上,工作单的形式灵活多样,结构可繁可简,工作单可设计成单纯的练习或实验报告等形式,有时并不需要所有的教学环节都使用工作单,可选取部分环节使用。
  2.教师讲授太多,工作单几乎成了学生的笔记本。教师课堂讲授的多少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尺度,但若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份量或积极性,这样的讲授肯定是多余的,甚至是负面的。
  [ 参
其他文献
【摘要】 布置作业是初中物理教学课后巩固的主要环节,物理教师应当正确理解作业的作用,布置兼具创新性、实效性的作业,使作业发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如今,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学生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探讨提升物理作业科学性的思路。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物理作业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
[摘要]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好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为前导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学习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好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为前导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75-020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复习数学必修2的第二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一课时),鉴于长方体是一个重要的空间几何模型,运用长方体可以帮助我们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直线和平面的的垂直,异面直线的垂直关系,平面与平面的垂直,所以本节课以长方体为复习对象的起点,将立体几
【摘要】 在实际教育管理中,转化潜能生工作直接关系着班级的稳定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正确对待潜能生是班主任平时讨论最多的问题。不少班主任为班中几个潜能生所困扰,“文韬武略”用尽,仍难尽人意。正确对待潜能生,最主要的是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挖掘他们的潜能,对不同心理特点的潜能生采用不同的策略,成功将其转化。本文就如何更好地转化潜能生提出相应的策略。 
【摘要】 创意美术活动可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使幼儿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而绘本故事能给幼儿带来创作灵感,促进美术教学发展。本文首先分析绘本与美术教育的关系,进而分析绘本在美术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最后对创意美术活动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绘本 美术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1
【摘要】 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要向学生教授语文专业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要求,教授学生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日后的交际生活打下基础。但在语文教学日趋功利化的今天,部分教师对如何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较少,甚至感到吃力,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说话艺
【摘要】 在高中班级的管理过程中,由于高中学生的思维基本已经成熟,所以他们对于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如果高中的班主任想要加强对高中学生的管理,就要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入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 管理 融入德育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9
【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与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反思,主要探究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问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包括运用多媒体加强理论教学、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网络实
【摘要】 函数基于它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历来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对于低起点类高中更是如此,但是函数作为基础解题的重要工具,活跃在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重要模块当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以2019年全国卷Ⅲ函数部分的选择题为例,进行深度剖析。   【关键词】 导数 数形结合 单调性 奇偶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獻标识码】 A
【摘要】 时光飞逝,转眼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就将迎来他们的第一次升学,笔者的心里又是难舍又是欣慰。从第一次见面的生疏到熟悉,他们天真的笑脸为我带来最纯粹的欢乐,他们脆生生地一声老师便有让我甜到心底的神奇魔力。师生磨合的过程纵然诸多不易,他们却让我更加坚定孩子是存在人间的天使。做好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不仅是为工作负责,更是为孩子们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入学准备不仅是为小学做准备,更是为孩子一生发展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