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们在兴奋,新鲜之余,也会有许多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更多的体现在大学学习方面。大学英语老师有必要在大学新生的第一节英语课上,帮助他们尽快走出不适应期,进入有效的大学英语学习,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必不可少的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关键词】大学英语 第一课 适应
从心理学角度讲,适应是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构建良好心理的过程,也是指个人同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只是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当人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人会表现出不适应环境的现象。刚进入大学,由于环境发生了改变,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许多大学新生表现出多种方面的不适应。
一、大学新生表现出对大学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从客观因素分析,是由于他们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从主观因素分析,是由于大多数中国学生长时间在父母身边或者在中学过着住校生活,生活学习各方面都习惯了受父母、老师的安排。从目标方面分析,高中时期,学生们、家长们、老师们的目标就是高考,一切都是为了高考,尤其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似乎只要通过了高考,考入大学,一切都有了保障,只需要按部就班地等待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了。所以,新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家长的监督,老师的监管,自己也没有了下一步目标,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变得茫然、自由散漫,把大学第一学期、第一学年视作彻底放松的“黄金时期”,整日无所事事。从学习方法方面看,在中学时代,每天的课程满满的,老师们是每章每节认真讲解,知识点是揉碎了往学生嘴里喂。每个单元都会有测试,时不时都有各种考试。学习材料的选定、学习时间的安排等,均由教师围绕高考而设定,学生们只要遵照老师的安排就能考个好成绩。可是到了大学,不适应大学“高度”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无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在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其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的日益凸显。但许多学生却因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大学英语学习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有效地学习,从而浪费掉了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尽管所有大学在新生入学后都会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但针对大学英语这门必修课却没有具体的入学教育。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给新生正式上课前,进行大学英语入学教育,介绍大学英语的教授方式和学习方法,尽早帮助新生适应大学英语的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1.大学新生往往会不适应大学英语课中的听说课。由于在四川等遭受地震灾害的地区,取消了高考中英语听力考试,大多数中学从未或很少安排英语听说训练。来到大学,为了使大学生将来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大学英语课堂上尤为重视听说训练,这就导致许多大学新生感到听力材料听不懂,开口表达困难。加之大学英语老师多数时候以英语授课为主,更让新生们觉得听不懂,从而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放弃英语学习的想法。
2.大学新生会不适应大学老师的教学模式。首先,对大学英语的教学进度会感到不适应。在中学,教学进度普遍比较慢,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具体”,且举例多,学生基本上只需要在课堂上紧跟老师便能消化当天知识。而大学英语却不同,老师对课文的处理往往“快而粗”,只进行背景性的导入,侧重从宏观上对文章的结构、写作风格和思想性进行分析和挖掘。而对文章中涉及到的语言基础知识,如语法、词汇、句型这些在中学时期最为看重的知识却是一带而过,对重难点的分析往往只是提及一下而已,且大学英语的课文长,生词多,记忆起来难,而老师在课堂上也不会像中学老师那样领读和举大量例子。因此,大学新生们往往没有时间当堂消化吸收,从而感到措手不及,茫然。其次,大学英语教师会根据课文的特点来决定讲解方式,有时会细致分析某些部分,有时又只是粗略跳过,有时会让学生就课文中阐述的某些现象或观点进行讨论或演讲,有时会要求学生限时自学等等。
二、帮助学生尽早适应大学英语学习
1.明确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 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帮助大学新生就大学英语学习做出近期和远期规划。(1)明确在大学期间大学英语学习的第一二学年,需要达到基本目标或近期目标:大学英语四级(CET4),大学英语六级(CET6)。(2)在完成了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大学第三四学年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选择学习专门用途英语(ESP)或者准备TOFEL,IELTS,GCT考试。
3.就如何有效学习大学英语给出指导性建议:(1)改变学习理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努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2)有意识地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爱上英语听、说、读;(3)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英语学习计划;(4)为自己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比如通过看电视,听英语节目,阅读英文杂志等等;(5)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后及时复习,自觉完成课后作业,养成英文复述的好习惯,无论是阅读过的还是听过的文章,及时用英语进行复述,练习口语表达能力;(6)关心时事热点话题,与时俱进,经常练习用英语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
每个大学新生都会面临适应期,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只有尽力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减少适应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他们能更快地进入有效的大学英语学习阶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大学英语 第一课 适应
从心理学角度讲,适应是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构建良好心理的过程,也是指个人同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只是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当人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人会表现出不适应环境的现象。刚进入大学,由于环境发生了改变,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许多大学新生表现出多种方面的不适应。
一、大学新生表现出对大学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从客观因素分析,是由于他们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从主观因素分析,是由于大多数中国学生长时间在父母身边或者在中学过着住校生活,生活学习各方面都习惯了受父母、老师的安排。从目标方面分析,高中时期,学生们、家长们、老师们的目标就是高考,一切都是为了高考,尤其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似乎只要通过了高考,考入大学,一切都有了保障,只需要按部就班地等待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了。所以,新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家长的监督,老师的监管,自己也没有了下一步目标,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变得茫然、自由散漫,把大学第一学期、第一学年视作彻底放松的“黄金时期”,整日无所事事。从学习方法方面看,在中学时代,每天的课程满满的,老师们是每章每节认真讲解,知识点是揉碎了往学生嘴里喂。每个单元都会有测试,时不时都有各种考试。学习材料的选定、学习时间的安排等,均由教师围绕高考而设定,学生们只要遵照老师的安排就能考个好成绩。可是到了大学,不适应大学“高度”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无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在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其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的日益凸显。但许多学生却因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大学英语学习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有效地学习,从而浪费掉了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尽管所有大学在新生入学后都会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但针对大学英语这门必修课却没有具体的入学教育。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给新生正式上课前,进行大学英语入学教育,介绍大学英语的教授方式和学习方法,尽早帮助新生适应大学英语的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1.大学新生往往会不适应大学英语课中的听说课。由于在四川等遭受地震灾害的地区,取消了高考中英语听力考试,大多数中学从未或很少安排英语听说训练。来到大学,为了使大学生将来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大学英语课堂上尤为重视听说训练,这就导致许多大学新生感到听力材料听不懂,开口表达困难。加之大学英语老师多数时候以英语授课为主,更让新生们觉得听不懂,从而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放弃英语学习的想法。
2.大学新生会不适应大学老师的教学模式。首先,对大学英语的教学进度会感到不适应。在中学,教学进度普遍比较慢,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具体”,且举例多,学生基本上只需要在课堂上紧跟老师便能消化当天知识。而大学英语却不同,老师对课文的处理往往“快而粗”,只进行背景性的导入,侧重从宏观上对文章的结构、写作风格和思想性进行分析和挖掘。而对文章中涉及到的语言基础知识,如语法、词汇、句型这些在中学时期最为看重的知识却是一带而过,对重难点的分析往往只是提及一下而已,且大学英语的课文长,生词多,记忆起来难,而老师在课堂上也不会像中学老师那样领读和举大量例子。因此,大学新生们往往没有时间当堂消化吸收,从而感到措手不及,茫然。其次,大学英语教师会根据课文的特点来决定讲解方式,有时会细致分析某些部分,有时又只是粗略跳过,有时会让学生就课文中阐述的某些现象或观点进行讨论或演讲,有时会要求学生限时自学等等。
二、帮助学生尽早适应大学英语学习
1.明确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 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帮助大学新生就大学英语学习做出近期和远期规划。(1)明确在大学期间大学英语学习的第一二学年,需要达到基本目标或近期目标:大学英语四级(CET4),大学英语六级(CET6)。(2)在完成了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大学第三四学年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选择学习专门用途英语(ESP)或者准备TOFEL,IELTS,GCT考试。
3.就如何有效学习大学英语给出指导性建议:(1)改变学习理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努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2)有意识地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爱上英语听、说、读;(3)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英语学习计划;(4)为自己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比如通过看电视,听英语节目,阅读英文杂志等等;(5)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后及时复习,自觉完成课后作业,养成英文复述的好习惯,无论是阅读过的还是听过的文章,及时用英语进行复述,练习口语表达能力;(6)关心时事热点话题,与时俱进,经常练习用英语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
每个大学新生都会面临适应期,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只有尽力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减少适应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他们能更快地进入有效的大学英语学习阶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