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技术教学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注重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学校最为重视的就是升学率,而劳动教育被大多数学校所忽视。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认识到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非常关键,而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技术教学,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关键词:劳动技术;小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发展身心健康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对于新鲜事物方面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在当今的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利用好劳动技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出主观能动性,进而更加积极的参加到学习当中,以便完成学习目标。
  1.教师需要做好实践引导作用
  1.1利用导入引入教学主题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小学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的认知情况为教学的基础,利用具有强烈感知性的作品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还需要从书本的内容着手,利用相关的作品带领学生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更好的掌握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而且,让学生进一步参加到作品设计的过程当中,能够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操作以及主动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形成创新意识。劳动技术教学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美育相关知识,并且劳动技术作品进行上也能够体现出美学。“美”是兴趣学习的基础,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例如,当学生们在学习卡车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教学导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示卡车模型,然后再将自己课前准备的卡车模型展示给学生。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能够更快速的集中注意力,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有最佳的学习状态。
  1.2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讲,学生的认知需要从行为上的主动来开始,而不能够是被动的。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知识时能够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并且还能够在脑海中自己构建知识点。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所以小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着手,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通过利用相关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怎样“制作杯垫”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材料,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制作杯垫。学生们通过和同学的合作学习以及自主探索,能够更快速地认识相关材料,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帮助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只有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当中遇到相关问题时有能力自己动手解决。
  1.3注重学生的实践结果
  当学生在面对困难程度较高的学习任务时,首先需要完成比较容易的任务,然后再逐渐进行困难程度较大的任务。而在进行劳动技术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这方面着手,针对于学生的学习难度和评价体系进行分析调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学生在制作杯垫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快速地制作杯垫,并且还需要适当的减少材料种类,让学生有一定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并展开想象,自己动手操作,将想法付诸行动,设计符合自己心意的杯垫。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才能够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制作技巧,从而达到目标的教学效果。
  2.劳动技术教学手脑结合
  2.1确保教学的趣味性
  实际动手操作部分现在已经是小学的劳动技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并且动手操作是一种教学的有效手段,而动脑学习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进行动手和动脑结合教育十分重要。而对于作品当中的趣味性,其主要体现在作品的色彩以及外表等方面。所以,色彩就成为了学生与作品交流的关键,它不仅能够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情感,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需求为基础进行教学,选择更为活泼的色彩,在保证作品美感的同时保证课程符合学生的特点。突出作品的主体色彩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视觉的盛宴。例如,在学习卡车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导入时为学生们展示色彩丰富的车厢设计。在选材上来说,这种内容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2注重分层教学,掌握教学方法
  在进行劳动技术教学时,小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尤其是对于实践目标来说,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感悟与体验。在教材中存在着许多的实践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手脑互动的基礎上进行探究。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参考作品时,还需要注重作品的完整性。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需要分层进行动手能力操作练习,而教师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教材的安排活动,考虑好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情况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动手练习。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的劳动技术教学时,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逐渐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通过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让学生在能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有能力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慧莉.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动手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5):67.
  [2]龚利明.在劳动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5):94.
  [3]董玉红.谈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 基础教育研究,2014,(24):57-58.
  [4]卞文霞. 让技术融入课堂——谈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7,(1):9.
  作者简介:李秀娟 出生年月:1974.6 性别:女 民族:汉
  (湖北省黄梅县第一小学 湖北省 黄梅县 436500)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目前阶段并没有深入研究对气候变化对水环境水质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模拟的气候变化对水环境水质的影响研究方案。该方案构建一个水质模型;耦合国际模式比较计划中的全球气候模型,通过统计降尺度方法,预测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借助MATLAB软件,将气候变化模型与水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下垫面的透水性减弱,降雨损失减小,径流量增大,极端暴雨天气经常造成城市洪涝灾害的局面,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此背景下,城市产汇流机理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以天津市西青区某高校为研究区域,在无人机技术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入渗及蒸发两个重要的降雨损失环节入手,研究了校园区域的典型下垫面,即绿地、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砖路面、水磨石路面、铺设SBS的建筑屋面的降雨损失特性,结果表明,水
摘要:近些年,核心素养的不断深入,如何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目前教学改革中主要面临和首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下,对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进行深入性的研究。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  初中阶段是小学与高中最重要的一个衔接
期刊
摘要:学困生是班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人数不多却能够影响到班风、学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转化好学困生,关系到一个班级的和谐和稳定。如果班主任对他们关心不够,教育方法不当,就会引发他们的反击、对抗,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在于培养出多少个优秀的学生,而在于转化了多少个学困生。本文探讨用爱心温暖学困生;用细化措施狠抓落实;用耐心等待学困生的进步。  關键词:初中学困生;有效转化;育
期刊
摘要:儿童期是人们成长中的一个关键时期,素质教育要求强化儿童的美育教育,其主要培养目标是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引导儿童不受禁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儿童动手实践能力等。现如今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孩童走进大自然的机会与时间少之又少,而陶艺中所需要的材料泥巴就是能让孩童回到最天真、最直接体验自然的材料之一。陶藝活动注重基于体验和感受、探索和创造的直接经验的学习,能够让儿童玩的轻松,愉悦,又能够使得儿童
期刊
森林土壤微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影响着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关键生态学过程,对于维持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如此,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受到生物因子与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二者在森林群落结构维持和功能演替中的权衡作用和相对地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位于天津市八仙山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16S r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所以,可以这么理解,语文学习的四大目标就是:会倾听、会说话、会阅读、会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关注文本,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阅读;练笔;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材编排中,一单元仅有一次习作训练,偶尔在课后习题里设有小练笔。所以,大多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侧重讲解阅读、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社会责任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在阐述社会责任素养内涵及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就其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渗透与体现展开分析,期望能正确把握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实现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社会责任素养;教材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不仅是高中科学课课程的工程指向,而且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任务。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分析教材
期刊
摘要:幼儿园阶段需要普及的重要常识之一,就是安全意识,其关系着幼儿的健康成长。而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爱的活动,若能在安全教育中灵活运用游戏,则能更为高效地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保证幼儿健康成长。故此,文章立足笔者工作实践,着重探讨了幼儿安全教育游戏化策略。  关键词:游戏;安全教育;幼儿  前言  近年来,我国幼儿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每年都有一些儿童身体上受到伤害,甚至留下永久性残疾,摧
期刊
当前,不可再生资源储备日渐枯竭,因其大量消耗及随之附带产生CO_2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并减少温室效应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本文采用阳极氧化-水热耦合制备高活性Fe-TiO_2{001}/Sr TiO_3异质结构的纳米管阵列薄膜(Fe-TSr)并结合光还原CO_2实验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同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对可见光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