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植物朋友”为例谈读写结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dewo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植物朋友”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这一单元的课文向学生介绍了不同的观察方法,如《燕子》一课中一连串的动词让动作更加细致,《荷花》一文通过排比与拟人的方法写出了美丽的荷花。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的同时感悟作者描写观察对象的方法,并将其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一、阅读“记录卡”,写出观察对象
  读写结合的材料应是多方面的,教材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中,教材为学生出示了“记录卡”,清晰表明了学生要记录植物的哪些方面。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一类题时,脑海中一定有许多想要写的植物,但这些植物学生真的都了解吗?真的都能够写清楚吗?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记录卡”,选择想要写的植物。
  “记录卡”中为学生出示的是桃花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等,很多学生只了解名称与颜色,其他方面不是很了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筛选,选择出自己最了解的植物。在表格当中,左边可以是“我选择的植物”,右邊可以是“我的了解”,学生可以在左边任意写上自己的植物朋友,写多少个都可以。但在“我的了解”中,学生要对照记录卡中的内容,逐一询问自己是否全部都了解,再把模糊的植物进行删除。在这样筛选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要写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好地确定观察对象。
  二、阅读“资料袋”,写出问题清单
  当学生确定好自己要写的植物后,接下来就是搜集资料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确搜集资料的方向,教师要为学生出示第二个阅读内容——“资料袋”,清晰地写出某一种植物的资料:看上去是什么形状,闻起来是什么气味,尝一尝是什么味道,摸一摸是什么感觉。通过“资料袋”,学生明白在搜集资料时要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不能光靠眼睛看。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五官,在对应的地方写上搜集到的资料内容。如要观察的植物是梅花,可以在眼睛旁边写上红色、五瓣花瓣,在鼻子旁边写上有淡淡的清香……通过这样清晰、有顺序的观察,学生的习作更有顺序,也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的观察与感受写在习作当中。
  三、阅读“好范文”,写出习作初稿
  读范文,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习作结构,知道什么样的习作是好习作。在学生动笔前,教师出示范文(略),让学生说一说文章好在哪里。于是,有的学生发现了范文的第1自然段有一个环境描写,有的学生发现运用了比喻句和拟人句,还有的学生发现在范文当中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法。范文,为学生习作搭建了支架,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习作初稿。
  四、阅读“同伴文”,修改习作内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加入了修改的内容,当学生的初稿完成后,教师可以展开“同伴修改”环节,让学生边学习好的内容,边进行修改。
  修改可以分成两步,一部分是询问自己:通过阅读能够想象出对方植物朋友的样子吗?如果不能,为什么?另一部分是看一些词语是否有些平淡,读起来是否让人感受不到这是你的朋友,而只是一篇介绍类的文章。如果有,是哪些词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在这样的修改中,学生既能够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问题,也可以转换角色,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习作,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习作难度,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阅读文本、分析文本并与作者沟通。在“我的植物朋友”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记录卡”“资料袋”“好范文”以及“同伴修改”的方式,一步步将自己的植物朋友写清楚,学会了观察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写字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写字习惯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及发展也会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在目前的信息化背景之下,教师应该尽量改变较为落后的教学思维,时刻谨记与时俱进,根据信息化时代的技术优势,在写字教学的过程当中,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都被激发起来。同时,也要不断地改革教学的方式,使写字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在写字教学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公平合理地
清晨,我独自坐在办公室与“作业大军”奋战,电话铃突然响了,一瞧,是小琛妈妈的来电。我连忙接通电话,电话那头,小琛妈妈说:“黄老师,不好意思,打扰您工作了,我们家小琛变得爱阅读课外书了,这都是您的功劳啊!”  听了小琛妈妈的话,我脑海里一下子冒出许多画面。一年前,我在班级开展“流动绘本”活动,让每名学生带2~3本绘本到校。我给每本绘本编上号,再亲手交到每位学生手中,两天轮换一次,一学期下来,每名学生
微课的视频时长大多在10分钟左右,主要是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探讨。微课越来越广泛地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目前,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本着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意义学习、高效学习的原则,在基础教育领域被广泛运用。语文是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的一门课程,语文课程的两方面性质都要求课内、课外有效配合,恰好微课在这两个大的领域都可发挥积极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尝试着从微课植入课堂的时机加
随文练笔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伴随着阅读教学展开,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使读写相得益彰,是进行语言文字訓练的重要方式。但到底如何运用,看似容易,操作起来却很难。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练笔只停留在“你想说什么”“说说你的看法”……这种肤浅的练习上。大多数练笔都会脱离语境,千篇一律,变成了缺乏引领的假练笔、空练笔、浅练笔。怎样才能做到真练笔、实练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创举、横跨”等词语。  2.学习课文围绕一个意思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初步体会用列数字的方法表现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3.从赵州桥的设计与建造上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感受“世界闻名”  1.猜谜:“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通过培养观察能力,会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观察要全面、细致、透彻  要写好习作,首先要对生活进行观察。怎样观察呢?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可总结为三个主要方面:全、细、透。  1.全,就是全方面地、完整地观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就是观察不全面,因此也就写不出庐山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才能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感性的习作评价制度,随性的习作评价方式,千篇一律的评价语言,致使现行的习作评价难以更上一层楼,难以发挥在习作教学的重要地位,还引发了一些恶性的评改循环制度。立足于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习作评改制度上做出一些新鲜的尝试,希望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与此同时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直视习作评改问题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报告文学首要的条件必须真实。它肯定要以历史材料为基础塑造典型人物、记述典型事件、体现典型环境。也就是说,以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的约束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与一般文学创作的区别所在。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很看重这本《昆仑山的雪》,罕为珍惜。二三十年前甚至四十年前,青藏兵站部的作者们创作的《十万里路见忠心》《鹰》《梅花欢喜满天雪》《莽昆仑》等作品,所纪录下来的当时特定环境下的汽车兵生活、兵站生活和白衣战士的生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统编本教材相较于以往版本的教材来说,文言文选入的篇目明显增多,这充分表现了编者对学生学习文言文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教学文言文才更有效呢?  一、以读为本,加强朗读指导  教学文言文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把课文读好。何谓读好呢?由于文言文中有许多生僻字、通假字以及许多语句顺
“资料袋”板块是人教版教材编排的一大特色,起到拓展视野、深化理解的作用,但很多教师并没有能够真正洞察编者的用意,将“资料袋”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严重忽略了这一板块的教学价值。那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彰显“资料袋”的作用,为阅读教学增效呢?  一、聚焦信息形式,拓展感知路径  1.契合认知规律,借形象图片激趣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化思维阶段,直观而可感的信息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资料袋”不仅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