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数据隐私问题到Libra天秤币,本就自带流量的Facebook一举一动都能成为全球科技圈关注的焦点,而带动数字货币成为全球流量明星的时候,FaCebook Pay支付系统却在众人惊愕中橫空出世,在支付宝、微信支付已拥有绝对流量的今天,含着金钥匙出生的Facebook Pay前路会是坦途吗?
向微信致敬的Facebook
今年早先时候,扎克伯格曾在一篇《Facebook想从微信学习什么》的文章下面留言——“如果我4年前有听取你建议的话……”(Ifonly I distened to your advice four vearago…),表达出没能早早学微信的懊悔之情。
扎克伯格的后悔显然不是嘴上说说,他的改进办法就是将Facebook、WhatsApp、Instaqram和Messenger这四大产品打通,组建一个脸书版的社交王国。然而,这个庞大的社交王国却缺乏贯穿各大板块间的“桥梁”,Facebook Pay便是这个社交王国的纽带。
美东时间11月12日,Fscebook宣布推出移动支付应用Facebook Pay。據Faccbook Pay官网信息显示,Facebook Pay目前已在美国地区上线,并先将在一小部分国家地区落地。Facebook生态庞大的用户数量为Facebook Pay成长提供了沃土,在全球移动支付被几大巨头瓜分的今天。市场对Facebook Pay并非一致看好。
关键的基础设施
Facebook官方将Facebook Pay定位为一款无缝的、安全的,基于用户熟悉的应用之上的支付方式。从官网目前发布产品使用场景和使用方法来看,Facebook Pay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非常相似,Facebook Pay是基于法币(美元)交易,需要绑定银行卡使用,之后可以在Facebook上购物、捐款以及购买游戏或者票务类产品:可以在Facebook聊天应用Messenger中进行转账;以及目前仍在规划中的在Instagram上进行购物和在WhatsApp上进行转账。
过去Facebook Messenger内的PaVments服务虽然可以让用户通过银行帐户汇款。却不支持大部分的信用卡,如今的Facebook Pay修正了这项问题,支持信用卡、Visa卡、MasterCard以及PayPal账产等多种汇款方式。Facebook Pay会提供用户所有交易记录,付款细节,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公开分享,且信用卡数据会经过加密处理,也可通过pin码锁定。
Facebook强调该应用将使日常的购物,汇款业务更加便捷,同时确保支付信息的安全,同时指出,Facebook Pay与其尚未推出的数字钱包服务Calibra是分开的,后者是该公司颇受争议的Libra加密货币项目的一部分。
从未止步的流量变现
在Libra“出师未捷”的情况下,旨在打通Facebook旗下各产品联动性的Facebook Pay出现,除加强Facebook旗下社交版图联系外,流量变现依旧是其核心价值。相对于不可控的广告营收和虚无缥缈的“未来盈利预期”,互联网科技巨头热衷进入支付环节无非是移动支付应用可以最简单,最直接地实现流量变现。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高频用户需求本身就能催生庞大的经济体量,支付服务费用不仅可以让互联网科技企业实现流量变现,更可同用户线下消费场景相结合,反过来推动用户对社交软件的黏性,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领域。Facebook绝对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其月度用户量已经达到23亿 ,相当于全球46.7%的互联网用户每月都在使用Facebook的应用程序,或者占全球总人口23%的人在使用它。足以显示它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Instagram、WhatsApp、Messenqer,每个应用程序的月度活跃用户都超过了10亿。对于如此庞大的流量平台,流量变现绝对是企业运用的核心,而选择移动支付作为突破口,让人们错楞之余并不会有大多意外,只不过相对具有颠覆性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并不新鲜,在强手遍地的今天,Facebook Pay是否能够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实现突围还真不好说。
不被看好的Facebook Pay
一直以来,移动支付这个领域的竞争都是相当激烈的,除国内用户熟悉的支付宝、微信外,Appoe Pay、PayPal、Google Wallet、Line Pay,Alipay等移动支付系统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这些巨头的既有产品都有着可圈可点的用户规模和业务模型,Facebook用社交用户数量堆积出来的规模壁垒恐怕有些脆弱。除了用户数量,Facebook在集成了社交、通信、拍照等App之后,支付场景依然相当有限。尽管扎克伯格曾经在转型战略中表示,未来会把Facebook打造成一个集通话、视频,办公、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一体的超级应用,但从传媒业务为主(广告收入占据了Facebook利润来源的98%)转型综合生态,这显然不是一件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布局。
以微信为例,同样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而长期持续投入和布局,却让微信支付能够实现叫外卖、网购、骑共享单车甚至当成银行借钱等多元化应用,在移动支付场景全能化的今天,Facebook的整个业务布局显然有较大的局限性。对社交的专注让Facebook能够短时间在全球范围内捕获大量用户,可相对单一的支付场景,又会成为其支付系统推广和应用的阻力。
Facebook不一定是后知后觉
美国社交软件之王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在10月底出席听证会时,一个议员提出了灵魂一问:“为什么Facebook不做一个像支付宝一样的支付平台呢?”扎克伯格当时的回答是:“中国的金融基础设施比美国先进很多。”
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菜市场、街边摊时,拥有23亿 月活跃用户的Facebook才开始推出移动支付系统,即使是Appoe Pay也已在全球市场沉淀了五年多的时间,不少人认为这是Facebook后知后觉的原因,可问题是Facebook毕竟是一家年轻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其能获得当前的市场地位,更多依赖的是超快的成长速度。 Facebook、Twitter、Gooqoe、APP0e等众多美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在移动支付应用上给人后知后觉的感觉,在前些年,苹果刚推出Appoe Pay移动支付方案时,大部分美国人就对此表示担忧,害怕自己的信用卡信息遭泄露,根据CreditCards,com网站的一项调查报告。当时逾六成美国人表示绝不、或几乎不会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欧美国家完善的信用卡和借记卡系统早已让国民习惯,移动支付或许从使用便利性上更优一些。可要说服这些国家消费者放弃信用卡,转头移动支付怀抱有不小的难度,而目前移动支付非常发达的国家,分别是阿根廷,印度,巴西,中国。在移动支付普及之前,他们都是高度以现金为基础的经济体。与管理一大堆现金相比,移动支付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消费者享受其带来的便利。ApplePay和FacebookPay看上去跟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一样,但实质上完全不一样。国内的用户不需要信用卡或借记卡即可访问支付宝和微信。而AppoePay和FacebookPay必须绑定信用卡或借记卡,只是通过移动支付将信用卡和借记卡数字化。无论是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还是整个移动支付体系,Facebook Pay想要崛起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压力不小的Facebook
移动支付领域的蛋糕虽香,可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品尝的,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注冊新增集中于2017年,新增企业数量超过700家,目前全国移动支付企业总量超过2000余家,而到2019年,已经有约有150家企业已注销或吊销,存活期未超过3年,含着金钥匙出生的Facebook Pay比初创型移动支付企业拥有太多的优势,可问题是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移动支付市场,Faceboook这座靠山似乎也不太可靠。2019年开始,围绕头部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调查,就是美国政府热议的话题,目前美国FTC也已经对Facebook展开了反垄断调查。今年早些时候,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Chris Hughes更是发表了一篇长文呼吁拆分Facebook(认为它为了扩张忽视了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Facebook Pay将旗下各个产品的金融交易整合起来,跨平台交易会让Facebook整体的财务关联更加复杂,从而推延拆分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Facebook股价下跌超过27%,上市以来表现最差年度之一,主要原因就包括自去年以来陆续受到的严厉监管,Facebook的真正威胁可能是人们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改变,还有信任问题。根据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说法,Facebook现在已經聘用了超过3万人从事安全工作,并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来提升平台的安全保障。以欧洲GDPR为代表的数据监管,对于Facebook而言意味着运营成本的提升,公司被迫花费数十亿美元加强其隐私措施,相关的成本上升将在短期至中期内压缩公司的经营利润率。
相对于个人数据,人们对于资金的安全和个人消费行为的隐私显然会更加看重,按照Facebook的说法,Facebook Pay旨在安全地存储和加密银行卡以及银行账号,对平台系统进行反欺诈监控,以发现未经授权的活动,并提供账产活动通知,用户还可以添加个人识别码或使用其设备生物识别技术,如触摸或面部识别,以在汇款或付款时增加一层安全保障。另外,Facebook环接收或存储设备的生物特征信息。只不过,这样的安全性能否说服本不习惯使用移动支付的欧美消费者使用Facebook Pay还真不好说。
搅局或者颤覆
对于公司利润率和成长速度已经趋于平稳的Facebook而言,FacebookPay支付系统的出现,可以说是企业“再进一步”的希望。当年,FacebOook凭借颠覆性的架构,开放的平台和真实的力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网站上架构,将提供各种网络服务与提供网络社交服务这两种类型合二为一,Facebook成了一个开放的网络新时代的推动者和开放中心。由此它重组了网络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新定义了游戏规则,创造了新的市场价值,也降低了用户享用网络服务的成本。然而。相对于颠覆传统网站架构的Facebook而言,FacebookPay就没有太多的创新技术或者模式在里面,其同类品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美国国内的竞品包括Square、Google Pay和Apple Pay,都有着基于法币支付,主要在本国运行,用于日常支付和转账的特点,成熟的技术和模式让Facebook Pay能够快速推出,不过问题是这样的做法给人更多感觉是随波逐流下的妥协与退让。事实上,在2016年-2017年间,扎克伯格就曾多次表示过Facebook环会涉足支付领域,并且愿意与苹果进行合作。当时扎克伯格的说法是“对于支付,我们基本的策略是为用户清除交易中的障碍,尤其是在Messenger等产品中,”从合作共赢到亲身下场,Facebook Pay的推出很难说是以颠覆为目的的主动出击,更像是Facebook为应对互联网全场景应用竞争的布置。
互联网的全面战争
谷歌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Gooqoe Wallet。亚马逊的Amazon Pay也在2015年问世。Facebook Pay此前也靠Messencler Payments试水了三年时间,还不提苹果Apple Pay和Apple Card。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略布局极早,无论是社交平台还是电商平台又或者搜索平台,移动支付应用的布局,让这类巨头们赚钱的同时更能提升用户黏性,有助于互联网科技巨头对用户全场景数字生活的覆盖。
当年微信支付就凭借社交 娱乐场景的加持,在比支付宝晚十年出现的情况下快速追赶成了区域市场的双寡头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FacebookPay对传统的PayPal Apple Pay等支付手段带来的冲击不可小觑。
然而,在Facebook Pay强势崛起的同时,传统移动支付玩家同样在积极布局拓展。PayPal在今年工工月的时候宣布计划以40亿美元收购Honeyscience Corporation,Honey是一家在线优惠券初创企业,拥有大量关于用户购买模式的数据。Visa则在今年从Rambus手中收购令牌服务和票务业务,并收购慕尼黑一家针对销售点(POS)提供新一代支付网关软件的公司Payworks,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可预见的是未来的移动支付市场一定是一场立体的战争,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支付系统将更了解用护个体差异化需求,从而为单一用户提供更优的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把人们的时间碎片化分割,消费者不再局限PC端的鼠标点击,信息渗透无处不在,消费行为变得移动分散,唯有立体而全方位的布局才能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服务。 全球移动支付局中局
支付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场商业模式变迁的历史,当前全球移动支付的主要模式包括:以手机厂商为代表通过智能手机或手机钱包进行的支付,近距离通信技术NFC和生物识别是其主要的技术载体: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中国移动支付平台为代表。使用扫码进行的支付二维码技术是其主要的技术载体: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代表,使用数字信用卡或数字借记卡的支付,前两种技术手段的便利化程度更高,更适合居民日常消费,其应用场景居于主流。在移动支付的全球格局方面。全球十大移动支付市场八个在亚洲(中东除外)。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排名第一。全球十大移动支付市场分别为中国、泰卧中国香港、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东、菲律宾、俄罗斯、马来西亚。这种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移动支付增长迅速,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较缓。分析原因,除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人在社交网络上的参与度更高、信用卡普及率低于欧美国家之外,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推广对这种结果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Facebook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用产群。可问题是在移动支付应用极为普及且拥有庞大消费者基数的中国却迟迟打不开市场,移动支付本身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结果,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在不同金融业态中得以运用,金融科技已成为推动传统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金融对于全球各国的重要性注定其从不缺乏关注度,尤其是在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用十余年的疯狂成长史完成消费者培育,全球各国数字货币蓄势待发的当下,Facebook Pay出来以前,Facebook可一直高调地想要推出名为Libra的数字货币,更让人们对于Facebook进入支付领域的动作格外笑注。
不会被轻易放弃的Libra
在Facebook Pay亮相以前,Facebook就在今年6月18日发布了其名为“Libra”的加密货币项目白皮书,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根据白皮书,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除了Facebook外,Libra背后还有万事达、Visa、PayPal、Uber等27家全球互联网、金融、电信等多领域巨头,共同主导加密货币的发行、管理,再加上其以美元(50%)、欧元(18%)、日元(14%)、英镑(11%)和新加坡元(7%)作为稳定储备货币的做法,很容易让人猜测其会重走美元路线,在Facebook的加密数字货币公布仅几个小时后,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就对Libra成为“主权货币”进行了警告。德国一名政客还将Facebook称为“影子银行”。
在巨大的压力下,PayPal、Visa万事达,数字支付初创公司Stripe Inc,电商巨头eBay Inc,和拉丁美洲支付应用公司Mercado Pago等各行业巨头纷纷退出Libra协会,让Facebook在数字货币发行上渐渐有些“独木难支”的味道,
不得不说,Libra的确是一个目标宏大的项目,其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流动的移动数字货币支付解决方案,对现有商业模式乃至货币体系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然而,除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其格外警惕外。Libra发行和流通本身需要区块链、数字加密等新一代技术的支持,Facebook转而先推出经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被海量用户证实可行的移动支付系统要稳妥许多,也能为Libra的发行和管理积累经验与口碑。
尤为重要的监管态度
对于支付系统而言,安全性永远都是第一位的,除相关企业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其支付系统安全性外,企业口碑及过往表现也是重要的参考元素,自2007年以来,Facebook一直提供可信任的支付体验,自2015年推出第一款籌款工具以来,该公司单是处理的捐款就超过20亿美元,这样的经历似乎论证着Facebook进入支付环节不存在问题,然而,全球支付系统巨头每个都拥有庞大的全球业务支撑,并且动作不断,但目前只有安全口碑极奇且使用近场支付NFC技术的Apple Pay可以说是有所成就,其他几乎都遭遇了信息安全的担忧问题。同时,海外市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全面铺开,支付场景自然也无法全面衔接,大部分场景依然要用传统支付方式,移动支付难以展现出碾压级的体验优势。《Business Insider》指出,Facebook Pay的运作方式恐怕会引发监管人员的注意。Facebook表示,经由Facebook Pay交易收集的数据可能会被用于未来投放广告。例如当用户通过脸书Marketplace买了棒球手套,接下来可能就会看到棒球帽的广告,与此同时,Facebook的加密货币计划Libra正面临着监管机构的缜密调查,过去两个月来许多合作公司如MasterCard、Visa以及eBay都中途退出计划,不过Facebook指出。Facebook Pay与Libra计划没有关联,会依循现行的金融架构推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Facebook说服自身阵营的社交用户使用Facebook Pay恐怕都已经不容易了。
向微信致敬的Facebook
今年早先时候,扎克伯格曾在一篇《Facebook想从微信学习什么》的文章下面留言——“如果我4年前有听取你建议的话……”(Ifonly I distened to your advice four vearago…),表达出没能早早学微信的懊悔之情。
扎克伯格的后悔显然不是嘴上说说,他的改进办法就是将Facebook、WhatsApp、Instaqram和Messenger这四大产品打通,组建一个脸书版的社交王国。然而,这个庞大的社交王国却缺乏贯穿各大板块间的“桥梁”,Facebook Pay便是这个社交王国的纽带。
美东时间11月12日,Fscebook宣布推出移动支付应用Facebook Pay。據Faccbook Pay官网信息显示,Facebook Pay目前已在美国地区上线,并先将在一小部分国家地区落地。Facebook生态庞大的用户数量为Facebook Pay成长提供了沃土,在全球移动支付被几大巨头瓜分的今天。市场对Facebook Pay并非一致看好。
关键的基础设施
Facebook官方将Facebook Pay定位为一款无缝的、安全的,基于用户熟悉的应用之上的支付方式。从官网目前发布产品使用场景和使用方法来看,Facebook Pay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非常相似,Facebook Pay是基于法币(美元)交易,需要绑定银行卡使用,之后可以在Facebook上购物、捐款以及购买游戏或者票务类产品:可以在Facebook聊天应用Messenger中进行转账;以及目前仍在规划中的在Instagram上进行购物和在WhatsApp上进行转账。
过去Facebook Messenger内的PaVments服务虽然可以让用户通过银行帐户汇款。却不支持大部分的信用卡,如今的Facebook Pay修正了这项问题,支持信用卡、Visa卡、MasterCard以及PayPal账产等多种汇款方式。Facebook Pay会提供用户所有交易记录,付款细节,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公开分享,且信用卡数据会经过加密处理,也可通过pin码锁定。
Facebook强调该应用将使日常的购物,汇款业务更加便捷,同时确保支付信息的安全,同时指出,Facebook Pay与其尚未推出的数字钱包服务Calibra是分开的,后者是该公司颇受争议的Libra加密货币项目的一部分。
从未止步的流量变现
在Libra“出师未捷”的情况下,旨在打通Facebook旗下各产品联动性的Facebook Pay出现,除加强Facebook旗下社交版图联系外,流量变现依旧是其核心价值。相对于不可控的广告营收和虚无缥缈的“未来盈利预期”,互联网科技巨头热衷进入支付环节无非是移动支付应用可以最简单,最直接地实现流量变现。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高频用户需求本身就能催生庞大的经济体量,支付服务费用不仅可以让互联网科技企业实现流量变现,更可同用户线下消费场景相结合,反过来推动用户对社交软件的黏性,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领域。Facebook绝对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其月度用户量已经达到23亿 ,相当于全球46.7%的互联网用户每月都在使用Facebook的应用程序,或者占全球总人口23%的人在使用它。足以显示它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Instagram、WhatsApp、Messenqer,每个应用程序的月度活跃用户都超过了10亿。对于如此庞大的流量平台,流量变现绝对是企业运用的核心,而选择移动支付作为突破口,让人们错楞之余并不会有大多意外,只不过相对具有颠覆性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并不新鲜,在强手遍地的今天,Facebook Pay是否能够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实现突围还真不好说。
不被看好的Facebook Pay
一直以来,移动支付这个领域的竞争都是相当激烈的,除国内用户熟悉的支付宝、微信外,Appoe Pay、PayPal、Google Wallet、Line Pay,Alipay等移动支付系统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这些巨头的既有产品都有着可圈可点的用户规模和业务模型,Facebook用社交用户数量堆积出来的规模壁垒恐怕有些脆弱。除了用户数量,Facebook在集成了社交、通信、拍照等App之后,支付场景依然相当有限。尽管扎克伯格曾经在转型战略中表示,未来会把Facebook打造成一个集通话、视频,办公、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一体的超级应用,但从传媒业务为主(广告收入占据了Facebook利润来源的98%)转型综合生态,这显然不是一件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布局。
以微信为例,同样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而长期持续投入和布局,却让微信支付能够实现叫外卖、网购、骑共享单车甚至当成银行借钱等多元化应用,在移动支付场景全能化的今天,Facebook的整个业务布局显然有较大的局限性。对社交的专注让Facebook能够短时间在全球范围内捕获大量用户,可相对单一的支付场景,又会成为其支付系统推广和应用的阻力。
Facebook不一定是后知后觉
美国社交软件之王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在10月底出席听证会时,一个议员提出了灵魂一问:“为什么Facebook不做一个像支付宝一样的支付平台呢?”扎克伯格当时的回答是:“中国的金融基础设施比美国先进很多。”
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菜市场、街边摊时,拥有23亿 月活跃用户的Facebook才开始推出移动支付系统,即使是Appoe Pay也已在全球市场沉淀了五年多的时间,不少人认为这是Facebook后知后觉的原因,可问题是Facebook毕竟是一家年轻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其能获得当前的市场地位,更多依赖的是超快的成长速度。 Facebook、Twitter、Gooqoe、APP0e等众多美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在移动支付应用上给人后知后觉的感觉,在前些年,苹果刚推出Appoe Pay移动支付方案时,大部分美国人就对此表示担忧,害怕自己的信用卡信息遭泄露,根据CreditCards,com网站的一项调查报告。当时逾六成美国人表示绝不、或几乎不会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欧美国家完善的信用卡和借记卡系统早已让国民习惯,移动支付或许从使用便利性上更优一些。可要说服这些国家消费者放弃信用卡,转头移动支付怀抱有不小的难度,而目前移动支付非常发达的国家,分别是阿根廷,印度,巴西,中国。在移动支付普及之前,他们都是高度以现金为基础的经济体。与管理一大堆现金相比,移动支付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消费者享受其带来的便利。ApplePay和FacebookPay看上去跟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一样,但实质上完全不一样。国内的用户不需要信用卡或借记卡即可访问支付宝和微信。而AppoePay和FacebookPay必须绑定信用卡或借记卡,只是通过移动支付将信用卡和借记卡数字化。无论是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还是整个移动支付体系,Facebook Pay想要崛起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压力不小的Facebook
移动支付领域的蛋糕虽香,可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品尝的,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注冊新增集中于2017年,新增企业数量超过700家,目前全国移动支付企业总量超过2000余家,而到2019年,已经有约有150家企业已注销或吊销,存活期未超过3年,含着金钥匙出生的Facebook Pay比初创型移动支付企业拥有太多的优势,可问题是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移动支付市场,Faceboook这座靠山似乎也不太可靠。2019年开始,围绕头部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调查,就是美国政府热议的话题,目前美国FTC也已经对Facebook展开了反垄断调查。今年早些时候,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Chris Hughes更是发表了一篇长文呼吁拆分Facebook(认为它为了扩张忽视了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Facebook Pay将旗下各个产品的金融交易整合起来,跨平台交易会让Facebook整体的财务关联更加复杂,从而推延拆分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Facebook股价下跌超过27%,上市以来表现最差年度之一,主要原因就包括自去年以来陆续受到的严厉监管,Facebook的真正威胁可能是人们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改变,还有信任问题。根据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说法,Facebook现在已經聘用了超过3万人从事安全工作,并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来提升平台的安全保障。以欧洲GDPR为代表的数据监管,对于Facebook而言意味着运营成本的提升,公司被迫花费数十亿美元加强其隐私措施,相关的成本上升将在短期至中期内压缩公司的经营利润率。
相对于个人数据,人们对于资金的安全和个人消费行为的隐私显然会更加看重,按照Facebook的说法,Facebook Pay旨在安全地存储和加密银行卡以及银行账号,对平台系统进行反欺诈监控,以发现未经授权的活动,并提供账产活动通知,用户还可以添加个人识别码或使用其设备生物识别技术,如触摸或面部识别,以在汇款或付款时增加一层安全保障。另外,Facebook环接收或存储设备的生物特征信息。只不过,这样的安全性能否说服本不习惯使用移动支付的欧美消费者使用Facebook Pay还真不好说。
搅局或者颤覆
对于公司利润率和成长速度已经趋于平稳的Facebook而言,FacebookPay支付系统的出现,可以说是企业“再进一步”的希望。当年,FacebOook凭借颠覆性的架构,开放的平台和真实的力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网站上架构,将提供各种网络服务与提供网络社交服务这两种类型合二为一,Facebook成了一个开放的网络新时代的推动者和开放中心。由此它重组了网络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新定义了游戏规则,创造了新的市场价值,也降低了用户享用网络服务的成本。然而。相对于颠覆传统网站架构的Facebook而言,FacebookPay就没有太多的创新技术或者模式在里面,其同类品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美国国内的竞品包括Square、Google Pay和Apple Pay,都有着基于法币支付,主要在本国运行,用于日常支付和转账的特点,成熟的技术和模式让Facebook Pay能够快速推出,不过问题是这样的做法给人更多感觉是随波逐流下的妥协与退让。事实上,在2016年-2017年间,扎克伯格就曾多次表示过Facebook环会涉足支付领域,并且愿意与苹果进行合作。当时扎克伯格的说法是“对于支付,我们基本的策略是为用户清除交易中的障碍,尤其是在Messenger等产品中,”从合作共赢到亲身下场,Facebook Pay的推出很难说是以颠覆为目的的主动出击,更像是Facebook为应对互联网全场景应用竞争的布置。
互联网的全面战争
谷歌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Gooqoe Wallet。亚马逊的Amazon Pay也在2015年问世。Facebook Pay此前也靠Messencler Payments试水了三年时间,还不提苹果Apple Pay和Apple Card。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略布局极早,无论是社交平台还是电商平台又或者搜索平台,移动支付应用的布局,让这类巨头们赚钱的同时更能提升用户黏性,有助于互联网科技巨头对用户全场景数字生活的覆盖。
当年微信支付就凭借社交 娱乐场景的加持,在比支付宝晚十年出现的情况下快速追赶成了区域市场的双寡头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FacebookPay对传统的PayPal Apple Pay等支付手段带来的冲击不可小觑。
然而,在Facebook Pay强势崛起的同时,传统移动支付玩家同样在积极布局拓展。PayPal在今年工工月的时候宣布计划以40亿美元收购Honeyscience Corporation,Honey是一家在线优惠券初创企业,拥有大量关于用户购买模式的数据。Visa则在今年从Rambus手中收购令牌服务和票务业务,并收购慕尼黑一家针对销售点(POS)提供新一代支付网关软件的公司Payworks,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可预见的是未来的移动支付市场一定是一场立体的战争,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支付系统将更了解用护个体差异化需求,从而为单一用户提供更优的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把人们的时间碎片化分割,消费者不再局限PC端的鼠标点击,信息渗透无处不在,消费行为变得移动分散,唯有立体而全方位的布局才能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服务。 全球移动支付局中局
支付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场商业模式变迁的历史,当前全球移动支付的主要模式包括:以手机厂商为代表通过智能手机或手机钱包进行的支付,近距离通信技术NFC和生物识别是其主要的技术载体: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中国移动支付平台为代表。使用扫码进行的支付二维码技术是其主要的技术载体: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代表,使用数字信用卡或数字借记卡的支付,前两种技术手段的便利化程度更高,更适合居民日常消费,其应用场景居于主流。在移动支付的全球格局方面。全球十大移动支付市场八个在亚洲(中东除外)。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排名第一。全球十大移动支付市场分别为中国、泰卧中国香港、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东、菲律宾、俄罗斯、马来西亚。这种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移动支付增长迅速,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较缓。分析原因,除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人在社交网络上的参与度更高、信用卡普及率低于欧美国家之外,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推广对这种结果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Facebook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用产群。可问题是在移动支付应用极为普及且拥有庞大消费者基数的中国却迟迟打不开市场,移动支付本身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结果,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在不同金融业态中得以运用,金融科技已成为推动传统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金融对于全球各国的重要性注定其从不缺乏关注度,尤其是在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用十余年的疯狂成长史完成消费者培育,全球各国数字货币蓄势待发的当下,Facebook Pay出来以前,Facebook可一直高调地想要推出名为Libra的数字货币,更让人们对于Facebook进入支付领域的动作格外笑注。
不会被轻易放弃的Libra
在Facebook Pay亮相以前,Facebook就在今年6月18日发布了其名为“Libra”的加密货币项目白皮书,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根据白皮书,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除了Facebook外,Libra背后还有万事达、Visa、PayPal、Uber等27家全球互联网、金融、电信等多领域巨头,共同主导加密货币的发行、管理,再加上其以美元(50%)、欧元(18%)、日元(14%)、英镑(11%)和新加坡元(7%)作为稳定储备货币的做法,很容易让人猜测其会重走美元路线,在Facebook的加密数字货币公布仅几个小时后,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就对Libra成为“主权货币”进行了警告。德国一名政客还将Facebook称为“影子银行”。
在巨大的压力下,PayPal、Visa万事达,数字支付初创公司Stripe Inc,电商巨头eBay Inc,和拉丁美洲支付应用公司Mercado Pago等各行业巨头纷纷退出Libra协会,让Facebook在数字货币发行上渐渐有些“独木难支”的味道,
不得不说,Libra的确是一个目标宏大的项目,其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流动的移动数字货币支付解决方案,对现有商业模式乃至货币体系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然而,除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其格外警惕外。Libra发行和流通本身需要区块链、数字加密等新一代技术的支持,Facebook转而先推出经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被海量用户证实可行的移动支付系统要稳妥许多,也能为Libra的发行和管理积累经验与口碑。
尤为重要的监管态度
对于支付系统而言,安全性永远都是第一位的,除相关企业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其支付系统安全性外,企业口碑及过往表现也是重要的参考元素,自2007年以来,Facebook一直提供可信任的支付体验,自2015年推出第一款籌款工具以来,该公司单是处理的捐款就超过20亿美元,这样的经历似乎论证着Facebook进入支付环节不存在问题,然而,全球支付系统巨头每个都拥有庞大的全球业务支撑,并且动作不断,但目前只有安全口碑极奇且使用近场支付NFC技术的Apple Pay可以说是有所成就,其他几乎都遭遇了信息安全的担忧问题。同时,海外市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全面铺开,支付场景自然也无法全面衔接,大部分场景依然要用传统支付方式,移动支付难以展现出碾压级的体验优势。《Business Insider》指出,Facebook Pay的运作方式恐怕会引发监管人员的注意。Facebook表示,经由Facebook Pay交易收集的数据可能会被用于未来投放广告。例如当用户通过脸书Marketplace买了棒球手套,接下来可能就会看到棒球帽的广告,与此同时,Facebook的加密货币计划Libra正面临着监管机构的缜密调查,过去两个月来许多合作公司如MasterCard、Visa以及eBay都中途退出计划,不过Facebook指出。Facebook Pay与Libra计划没有关联,会依循现行的金融架构推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Facebook说服自身阵营的社交用户使用Facebook Pay恐怕都已经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