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将怎样影响这个时代?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秀将中国从一个原来完全没有娱乐或者很少有娱乐的社会,一下子带入到了一个大众娱乐的情境。
  
  文化产业的一次契机
  
  这是一种让无数人疯狂,也让很多人抓狂的娱乐形式。超女、好男儿、我型我秀、梦想中国、舞状元、红楼梦中人、越女争锋……时下一波荧屏选秀热潮,正上演着中国千百年来前所未有的文化奇观。老一辈对这样的“爱现”“耍宝”直呼“看不懂”,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投身其中并乐此不疲。无论你是热情歌颂,还是猛烈抨击,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选秀的时代。像超女这样的选秀节目,其意义不亚于1983年的春晚。
  对选秀,很多人多是抱着“试试看、玩一玩”的心态,这其中出现一两个搞怪的师洋、“红衣教主”什么的,根本不稀奇。可是,为什么一个“超女”能掀起那么大的波澜,并且使选秀成为持续关注的热点,演变成为一个时代风潮?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客观上,目前国内的娱乐产业还不够发达,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娱乐资源还是太少。总是那么几个歌星、几张熟面孔,观众们从心里呼唤新人的出现。像张国荣、张曼玉、张学友、郑秀文等众多这些香港娱乐产业中的顶梁柱人物,当年也都是出身“选秀”。而香港这个700万人口的弹丸之地,也因为上世纪70年代选秀造星的盛行,带动了娱乐产业、文化产业长达20多年的繁荣,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因此对选秀,如果能把它看成是体制外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如果能将其视为带动我国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的一次契机,或许我们的心态会轻松得多。
  
  新一代萌动“中国梦”
  
  现实情况是,选秀已经从一个个娱乐事件,演变成了波澜起伏的社会事件。选秀中的个性选手、甚至是某一个举动,都会引发大范围的讨论。对于几十年来习惯说同样话、做同样事的社会来说,选秀所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体验。在秀场上,人们看到的是个体的鲜活面孔、不加掩饰的欲望光芒;在秀场下,伴随这些“丑小鸭”的蜕变和成长,一同揪心鼓呼。选秀将中国从一个原来完全没有娱乐或者很少有娱乐的社会,一下子带入到了一个大众娱乐的情境。基于这样的社会意义,今天的选秀已经不只是一场商业化的娱乐而已了。
  偶像们和粉丝们似乎在这里找到了价值认同。一种张扬自我、敢于拼搏、认赌服输的选秀精神受到了推崇和认同。以奋斗的激情代替失望的颓废,以积极的进取代替消极的抱怨,年轻人认同这种励志的性格和价值理念应该值得我们欣慰。而有了这样的价值理念,我们相信不仅在娱乐领域,还可以在其他领域激励人们前行。由此所引发的,可能是一种“中国梦”的萌动。美国人最近拍了一部《美国梦》,以当红选秀节目“美国偶像”为模本,好好调侃了一把“美国梦”。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美国偶像所传递的是:在美国,只要“天分 机遇 努力”,就能成功。时下在中国方兴未艾的选秀活动,无疑也具有这种特质,它让人们开始相信:在今天的中国,只要个人力争上游就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获得成功。当然,这有可能助长渴望一夜成名的浮躁心理,我们需要警惕,也要纠正批评,但不能因此否定整个新一代。
  也许80年代后的这一代会有一些不负责任,会有一些浮躁,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包括局限和毛病,社会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往前走的。
  
  文化心态走向宽容
  
  选秀,把我们带入了全民娱乐。近期一位选秀评委的一番话耐人深思,“我觉得中国人看待娱乐太老成持重了,比如说美国选秀,就不需要承担这么多社会责任,但中国人却会夹杂很多道德和传统的东西去看待。究竟是娱乐有问题,还是道德价值有问题,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娱乐是人的需求的一个方面。但是长期压抑在国人心头上的是国仇家恨、百年悲情、民族复兴等沉重命题,因此我们总体上对娱乐采取的是排斥的态度。如果国家处在民族危亡和屈辱的境地中,风花雪月、歌舞升平当然不合时宜,受到批判和否定也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不同了,中国告别了革命年代,正处于和平发展的进程中,老百姓应该可以轻松地笑笑了,全民娱乐的选秀节目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出现了。这应该是很积极的事。娱乐和娱乐精神本身绝非坏事,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和稳定的产物,人们可以在和谐和宽容的氛围下,更加轻松理性和多维度地思考问题。
  现在常常被引为靶子的“娱乐至死”,其实不过是美国的一本书名。国人往往只引用字面的意思、引用这个概念来说到处都是娱乐,必然至死,这还是比较肤浅的想法。轻松宽容的娱乐精神没什么不好,真正要警惕的是那些不问轻重、格调低下的泛娱乐化。对一个刚刚开始娱乐的社会来说,我们认为更多的还是开放心胸去看待它,而不是看到“娱乐”二字就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而今放眼全球,大众文化、全民娱乐是一股难以阻遏的潮流。面对这股全球风潮,你是惧怕它,还是拥抱它?在下一个是非判断之前,或许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去了解娱乐究竟是什么。
  (何 雅摘自《解放日报》)
其他文献
“高考状元”“高额奖学金”“香港”“高薪”这些充满诱惑的字眼是近日不时见诸媒体的关键词。“读港大还是读北大,留上海还是去香港?”让一批出类拔萃的内地学生有些举棋不定。在香港学成之后又将何去何从?想这事现在太早吗?    学士 VS 硕士    “没有想到,和我来港之前想的很不一样!如果本科学的不是会计,我估计自己也只能和很多学冷门专业的同学一样,看着签证到期,背上行囊回家了。在香港,光有实力还真不
【摘要】“核心素养”概念自提出以来,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核心素养”概念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引申出来的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日益紧密。要将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就必须深刻把握其内涵。本文详细阐述了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构成维度,并阐明了中职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剖析,本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初中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得出调查结果,通过对比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特别提出了针对性问题,以及问题结果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文章参考借鉴,也提出了对于初中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学习需求  【作者简介】王馨悦(1998-),女,黑龙江嫩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西语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引言  本文通过对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国际文化交流更为深入与频繁,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教学受到广泛关注,教学模式也不断创新优化,逐步完成从讲授型到生态型的过渡。生态教学模式以生态翻译理论为基础,是一种创新的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本文重点就生态视角下的英语口译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建构生态化口译教学框架体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语言人才的培养输出。  【关键词】生态学;翻译教学;口译;策略 
【摘要】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对于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有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英语课程教学的主阵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让中职学生全面参与、自主学习英语课程,实现英语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是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王星强(1977.11-),男,汉族,福建莆田人,莆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iPod一直都很流行,那经典的苹果白迷倒了无数发烧友的心,因此很多厂家都在为其开发周边产品。作为老牌多媒体音频厂家,漫步者自然也不落后,通过苹果严格验证的iPod音箱M33在不久前进入了我们的眼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手机发展的道路看上去比较崎岖和曲折,在经历过多次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大幅度飞跃性质的变革之后,现在的手机制造业,似乎陷入了一种紧张的窘境。大家在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产品的亮点过程中,集体失语。于是乎,回归原点成为了大家的选择。所以我们见到了依旧只有4英寸的Apple iPhone SE,小米5等等小屏幕手机,当然还包括今天要评测的nubia Z11 mini。这些将自己的屏幕缩小之后标榜更适合把握的手机
【摘要】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强势词一般可以实现状语和限制语这两种句法作用,根据单词强调程度的高低,在文章里应用的频率也各不相同。本文将语料库作为基础背景,探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写作时应该如何合理使用强势词,以期能够帮助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避免出现因单词使用不当,导致文章大意偏离主旨的情况。  【关键词】语料库;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强势词  【作者简介】李雪辰,浙江工商大学。  前言  强势词是对经过修饰
给贪官“0”面值钞票    印度民间反腐组织“第五支柱”抛出一个全新的创意,希望能触动印度官场上的腐败风气。“第五支柱”的创意是:发行“反腐钞票”——直接套印印度50卢比的钞票票面,上面的甘地头像、水纹标志和其他文字与真钞无异,不同的是,50卢比的币值换成了0卢比,印度央行的印章则换成了“我承诺决不受贿也不行贿”的口号。  据“第五支柱”的管理人员称,这种“反腐钞票”的用途是:如果普通百姓遇到伸手
夫人中风无人理  李光耀开“后门”看病    2003年10月,时年82岁高龄的柯玉芝陪同李光耀访问英国时,突然在伦敦四季酒店中风,病情危急。李光耀立即打电话叫救护车,但是,救护车在45分钟之后才姗姗来迟,将柯玉芝送往酒店附近的皇家伦敦医院,而医院与酒店之间的路程只需要10分钟。  到达医院后,直到深夜也没有人为柯玉芝提供CT扫描服务,医生表示,由于伦敦没有私人医院可以在深夜提供CT扫描,若非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