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anjing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教法与学法的探究已成为教育科研的重要议题,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被视为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对此谈几点浅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法;学法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1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
  语文教师要做到科学的教法有两个重要的基础,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强,才能有好的教法运用与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方法得当,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强,方法才能优化,成功才有保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除了具备这几种能力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扬民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交流当做课堂教学和谐统一的溶剂,要打破教师和教材的框框,师生之间积极的双边活动,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联想,推理和发现,还要善于用眼神、微笑等身体语言传达对学生的爱,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也要运用肯定语言,肯定学生的成绩和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语文教学中,应尽量利用高科技成果为语文教学服务,全面启动声像设备,多渠道、多触点、多媒体进行视、听、说多功能训练,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活动全都调动起来,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加课堂容量,加大课堂密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生要有高效的学法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的自学。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方法是:
  2.1重在学生自己对语言、对生活的感受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难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只能起点拨、启发、梳理、指导的作用,一字、一词、一句、一文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反复体味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古人提倡吟咏、朗诵,目的也是在提高对语文的感受力,通过咏、诵,溶入情感,感受会较深刻。语文课因其面广,头绪多,特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分析、结合、整理、融汇,特别需要独立思考、心领神会。
  2.2重在学生平时的有心积累,检查复习时的总结提高
  语文知识,字、词、句,有以系统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更多的却是以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的形式存在的。语文能力也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积累应是经过思考,心有所得之后的积累,不是随意的积累。要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读写要字字留意,句句关心。经过思考有所得然后有意识地积累之,语文知识才会与日俱丰,语文能力也会逐年提高。
  2.3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关心社会、关心世事
  有生活乃有语文,语文是为服务生活、服务社会而存在的。离开生活、离开社会,不能学到活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3教法和学法要有机统一
  教師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一般来说,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但是,教法和学法又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所以它们彼此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相互代替。
  因为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主导,后者是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法”改革的重要性。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法采取注入式;而素质教育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教法采用启发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教师的教法必须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是有机统一的,这一点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之一,我们的有效课堂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近年来,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学法、教法改革研究逐渐引起高度的重视。其实,教学方法理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提出教法与学法的密切配合,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更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之,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会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做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课程语文教育随笔[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
  [2]郑桂华,王荣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M].上海教育版社,2013.
  [3]孙建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流”[J].语文学习,2011(4).
其他文献
L-天冬酰胺酶针剂是治疗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此抗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抗蛋白酶水解能力弱、机体内半衰期短以及副作用较严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利用重要的经济昆虫—家蚕(Bombyx mori.)丝蛋白研制丝素纳米颗粒,探讨作为L-天冬酰胺酶药物缓释载体的可行性。以丝素纳米颗粒为载体,分别以戊二醛和碳化二亚胺为交联剂,制备二种丝素纳米颗粒-L-天冬酰胺酶生
摘 要:足迹检验相关的手段在案件的侦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足迹检验在案件侦查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案件侦查;痕迹检验;足迹检验;应用  前言:犯罪分子在作案现场会留下足迹,而足迹检验鉴定属于一种科学活动,其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1、案件侦查中足迹检验存在的问题  1.1足迹检验技术落后  有些公安机关经费不足,导致对足迹检验鉴定技术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足迹检验鉴定
兰花(Cymbidium spp.)清幽脱俗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兰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兰花也是是广东顺德等地的高效创汇产业。但是,病毒病严重危害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对目前数学教育本质要求的体现。小学生处在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如果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其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将会对其之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帮助,让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地发展。文章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索了在教学活动中展开核心素养培养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实践  数学核心素养是对数学教育本质的良好反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河南许昌 461000)  摘 要:本文结合本人在以往的实际工程经验,建筑物的土建结构对电梯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以下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土建结构;设计;电梯影响  前言:随着我国城市的建设发展,电梯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交通工具,电梯的作用每天都受到所有人的关注。电梯的选择配置对建筑物来说之所以这么重要,就是因为电梯的选择配置是否合理影
摘 要:基于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本文在简要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方法;问题;创新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语文知识运用能力、文学素养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写作素材少、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小学语
(黑龙江省航道局)  摘 要: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港口已经成为对外贸易进出口中重要的运输集结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推动性的作用,而在信息化涉及各个领域的今天,港口航道工程也打破了传统向信息化靠拢,因为港口的航道的环境相对复杂,航道工程信息化内包含的技术多种多样,必须多系统工程,细致的规划统筹,分清每个执行步骤的层次,部门工作协调统一,共同发展,才能有效的提高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本文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如果项目信息管理还依靠纯手工处理信息和纸介质传递,那就说明单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容易造成信息渠道的堵塞和对于复杂信息的处理失当;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以信息化的管理软件为平台,以网络为传输介质,做到了对信息的全面控制与应用,大大提高了对信息的处理水平。现代化经济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今社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创设课堂情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课堂角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强化原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改革  当前,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入,一位语文教师,如果不顺应时代的需求,转变教师旧有观念角色,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就会被形势淘汰、被学生厌弃。所以时不我待,迅速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大力推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