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_r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许多其他技术也因为科技推动得到全面的升级,电力自动化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通过将电动化技术应用到相应的工程中并实现监督和控制确保工程顺利完成。本文从电动化技术入手,对工程中相应的电动化技术进行一一阐述。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051-0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系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組成成分,人们对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指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科学技术也随之被应用到电动化技术之中,通过合理的运用相关技术解决相应的问题和矛盾,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1 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得到不断的增强,科学技术也随之得到充分发展,电网技术作为网络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人们的需求得到极大的发展。
  电力自动化就是通过将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智能平台发挥相关的作用,通过现代化远程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的解决一些不必要的故障带来的问题从而确保系统稳定运行。通过不断发展,确保电力系统为我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服务。
  电力系统作为一个智能化的新型体系,为我们带来服务的同时也要求我们严格的遵循相关的技术要求,从而避免因为不当操作给设备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通常需要我们满足四个技术要求:①保证相关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确保操作人员正确控制设备,协调内部相关的系统软件兼容性。②利用相关技术进行必要的性能改善,从而减少一些低级错误带来的人员伤亡。③及时检查数据和参数,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2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动化技术作为网络通信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先进技术,为我们一些远程控制和管理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相关的技术确保各个系统安全平稳运营,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一些不必要的风险。所以,电力自动化技术对于我们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应用和一些分析。
  2.1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电动化技术借助智能装置把相关的仪表和设备连接起来,远程控制相应的数据,从而形成一体化的万向、串行、多站以及数字化的智能网络,并将数字通信、控制、传感器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信息网络。电力工程现场总装技术就是通过将变电器控制总电量集合之后,把相关信号发送到主控电脑之上,并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判断并计算出合理的数据进行整改。最后把正确的数据发送到控制装置之上,从而实现电气化设备的合理运用。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技术中是通过将分散的工程结合相关控制功能,通过简单的前置机和上位机配合,就可以由下方开启相关的电力工程控制,再结合仪器表进行远程控制,最后实现高性能的电力控制,电力调度化技术作为日益发展的今天,实现数据和系统的多样化,然后把各种电力系统数据进行共享或者交换相关的数据,从而让整个工程进展如期进行,系统内部不断完善。
  2.2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就是通过结合电力系统然后把该系统应用到数据监控当中,然后对系统开发、升级、封住等技术发挥重要的作用,并结合软件更新技术。主动对象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应用之后,支持对象的高标准建设,和传统的数据库相比,主动对象数据库一般是结合系统的监视功能进行运行,最后对对象函数加以利用,最终实现电力工程自动化应用。人民对触发机制的相关应用不断增强,数据库监视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利用,从而节省了数据读取的时间,此外由于合理的利用数据管理功能,技术方面也得到有效的保证。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相关数据库应用较广,因此以后的生活中发展会更加完善,对于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也会更加明显。
  2.3 光互连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电力工程之中,通常是在继电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控制,光互连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探测器功率限制扇出次数,此外由于自身不受实践电容性的负载,也不会受到平面的限制,并且有助于系统集成并提高相关的系统监控。据相关实践证明,利用电子传送技术和交换技术对互联网功能进行拓展并把相关数据进行重组,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确保系统运营更加平稳。光互连技术不仅性能优异而且可以抗电磁干扰,不仅可以加大处理器的干涉能力,利于数据传输保证通讯功能。由于光互连技术应用较广泛,并且技术比较全面。因此可以保证电力工程系统运行可靠安全,此外,光互连技术还具有采集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功能,结合技术计算机技术把相关数据导入,进行一定的处理功能,还具有电网性能分析和更高级别的应用。因此,该技术可以保证我们在应用电气化技术时画面清晰,确保调度员能够更加轻松的做出相关依据,从而对电力工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我们生活提供更大的作用。
  2.4 仿真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仿真技术作为21世纪的新技术,也对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专业技术员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控,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从已知的条件中找到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信息,并整合相关的资料进行利用和分配,使电力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能够科学有效的让系统更加完善。此外,为确保我们更加直观的控制电网系统,在应用仿真技术的同时及时的预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因为安全原因为自身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对电力系统出现问题的程序进行重新设置,从而为技术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方便人员之间相互交流。
  2.5 电网调度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电脑作为支架运行的电网调度系统,不仅能够对电网运营实际情况做出实时的监控,一旦出现故障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及时的做出调整,从而避免事故发生,最终减少设备出现损耗的概率,保障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营。通俗的说就是利用电脑技术处理各种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优选化,提出最有效的管理方案,及时的排除相关的故障,并能够规范技术员的操作步骤,让系统不断升级,最终满足大家的消费需求。此外,由于电网调度技术还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让电网变得更加智能化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3 结 语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电力自动化技术不仅对我们当前生活发挥极大的作用,同时因为新技术的应用之下,可以对传统技术进行相关的升级和改造,从而保证日后的电力工程不断升级,从而促进电力工程发展。为我们生活所需的用电提供有力的保证,由于我国电力起步较晚,因此需要新技术不断进入应用,为我国电力工程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确保国家飞速发展,百姓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臧悦姌,刘 欢.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21(10):135~136.
  [2]刘飞鸣.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民营科技,2012(12):226.
  [3]王选锋,王国辉.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4,21(1):122.
  收稿日期:2018-11-5
其他文献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它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也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只求听话和“高分”,缺乏求异和创新精神。早在20世纪初,卓知远见的一代师表陶行知先生就高瞻远瞩地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深邃的思维,艰苦的创造,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法,就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下面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谈谈小学
期刊
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实施公共服务行为方面,做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明显
土地征收收益分配问题是土地征收的核心问题。在我国,土地征收过程实际是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用地单位围绕土地补偿费为核心的收益进行博弈的过程。但是,由于各利益主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它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童话以贴切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从童话的这些特点看,儿童天生有写童话的本能,他们几乎能自发的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童话。因此,让低年级学生写童话体作文,能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树立足够的信心,使他们快速起步,正确起步,在童话的世界里快快樂乐地去作文。  一、大量阅读,打好基础  童话故事是
期刊
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在最近这几年获得了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更健康、更有序地发展,并且凭借自身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其很多问题也
摘 要: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人类的发展也需要创新。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文化和科学的重大突破都离不开创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因此,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冲破常规、勇于开拓创新是一个应引起教育者注意的问题,也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能力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题作用。
期刊
不学习就不能使我们的教育具有后续动力,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不学习就会使人的头脑僵化,终身学习是当今的时代要义;“山西省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计划”顺应“20年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时代要求,可以说给广大农村一线教师的久旱的心田下了一场及时的雨,使人倍感“解渴”。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本人主要有以下几点深刻的心得:  一、“继续教育”学习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新”教育全面
期刊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因为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导而走了过场,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有效”的目的呢?我认为: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选择最佳的学习时机、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创新合作学习的评价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1.老师在编排合作小组的座位时要考虑全面,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四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