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预应力注浆锚索在煤矿软岩巷道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413287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鹤煤三矿深部软岩巷道难以支护问题,在分析巷道破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预应力中空注浆锚索的优点,提出了在套架U型棚的基础上采用中空注浆高强锚注加固补强方案。工程实验表明,该修复方案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关健词】深井高地应力 破碎围岩 预应力注浆锚索 全长锚固
  一、概况
  鹤煤三矿31采区轨道上山为典型的深井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其埋深超过600m,巷道沿二1煤底板施工,巷道围岩主要为砂质泥岩、中细砂岩、炭质泥岩和二1煤等。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的挤压和剪切作用,围岩内部结构面异常发育,围岩体本身的强度并不高且仍处于较高的残余构造应力影响中。巷道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巷道净断面:4.2m×3.8m,初始支护方案主要采用套架U36型钢棚。巷道掘进过程中,造成巷道变形严重,围岩变形量大、变形速度快,变形持续时间长,U型棚受挤压变形严重,钻孔窥视结果表明,巷道顶板变形破坏深度已达8m左右。
  二、影响巷道变形破坏因素分析
  通过对鹤煤三矿31采区轨道上山现场调研,总结巷道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一)巷道埋藏深,围岩长期处于高地应力场中。轨道上山原岩应力测试结果表明:原岩应力场的第1主应力为水平应力,水平最大主应力29.2~36.7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直应力分别为16.52Mpa、18.83MPa。最大主应力方向与鹤煤三矿31采区轨道上山走向几乎垂直。现有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结果都表明[1-3]: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巷道轴向垂直时,影响最大。
  (二)巷道受断层构造影响,围岩完整性差,具有较强的亲水性。鹤煤三矿31采区轨道上山区域断层构造复杂,受多次构造运动的挤压和剪切作用,巷道围岩岩性虽然以中细砂岩、砂质泥岩为主,岩块本身强度相对较高,但对岩体而言,由于受断层构造影响,内部节理、层理、裂隙等结构面众多,围岩体本身的强度并不高。
  (三)无控底措施。巷道底臌严重,掘进初期巷道底板并未采取有效支护措施,且频繁卧底在给巷道围岩带来二次扰动的同时也加剧了围岩的破坏程度。
  (四)巷道原始支护方案不合理。巷道原始支护方案主要采用套架U型棚。U型棚属于被动支护,围岩应力集中或背顶不均匀存在偏载现象,无法均匀有效地传递载荷,难以与围岩共同形成承载结构,后期虽然补打了6m锚索进行二次支护,但现场钻孔窥视结果表明,顶板岩层多个层位产生离层,肩窝部位围岩内部的破裂、裂隙等也非常发育,因此,普通架棚及锚网支护是无法适应此类巷道。同时,由于大量离层、破裂面所形成的自由空间,仅采用普通锚索补强也很难获得预期效果。
  三、预应力中空注浆锚索在31采区轨道上山修复中的应用
  (一)31采区轨道上山修复技术对策分析
  虽然U型棚由于具有高阻、可缩特性和护表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很好地控制高应力作用下巷道浅部围岩产生的强烈剪胀变形。但由于U型棚本身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很差,且现有的巷道掘进支护工艺,都不可避免的造成U型棚局部承载,使U型棚拱顶和可缩性构件处受集中载荷影响率先破坏,从而使U型棚的理论承载能力难以发挥[1]。通过采用在肩窝和拱顶等关键部位补打预应力锚索,可以改善围岩受力状况,提高围岩体强度并形成共同承载结构。但锚索支护对地质条件有较高的依赖性,31采区轨道上山浅部围岩破碎严重,致使锚索预应力极易衰减,其深部围岩裂隙发育,又致使锚索缺少稳定的着力基础,因此锚固性能相对较差,难以形成稳定、有效的承载整体结构。而通过注浆则可改变结构面发育的围岩的松散结构,并阻止水对亲水性较强岩体的侵蚀,提高围岩粘结力和内摩擦角,从而提高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使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载荷降低[4-6];注浆还可以充填U型棚壁后充填更加密实,改善U型棚受力状况和提高U型棚承载能力,实现U型棚-围岩共同承载。与此同时,通过注浆形成的围岩加固圈也为锚索提供稳定的着力基础,提高了锚固力和锚固效果,从而能明显地改善破碎围岩稳定性。
  (二)加固方案
  鹤煤三矿31采区轨道上山修复方案为在现有架设U型棚的基础上施工中空注浆锚索并喷注浆。顶板施工3根中空注浆锚索加强支护,呈放射形布置,锚索型号为Φ22×9300mm,间排距为1600mm×1800mm。巷道两帮各施工1根中空锚注锚索,帮锚索型号为Φ22×6000mm,帮锚索与底板距离1100mm,排距1800mm,锚索设计按垂直巷帮布置,但考虑到两帮打深孔有一定难度,现场施工钻孔时,允许与水平有一定的下扎。巷道底板共布置4根中空注浆锚索,锚索型号为Φ22×7300mm,间排距为1000mm×1800mm。其中中间两根锚索垂直底板布置,两边角锚索与底板呈15°夹角布置。底板中空注浆锚索施工可滞后施工。31采区轨道上山中空锚索布置示意图详见图1。
  (三)施工工艺
  由于巷道表层围岩破碎严重,为防止因跑浆漏浆影响注浆效果,需在注浆前先行对巷道表面进行喷浆。高强度预应力中空注浆锚索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1.钻孔。利用风动锚杆钻机,配合Φ32mm钻头和B19mm中空六角钢钎,人扶钻机湿式打眼,钻孔均与岩面垂直,防止打设角度过大,张拉时锚索弯曲影响注浆效果。
  2.安装和封孔。安装前先安装止浆塞到距锚索端头约300mm后,当孔口破碎呈喇叭口形状时则在锚索索体上缠绕适当棉纱,每孔各放一卷K2350和一卷Z2350锚固剂,搅拌完成后依次将托盘、球形垫圈、索具安装到位。
  3.张拉。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张拉力不低于100kN,最后检查锚索托盘是否紧贴岩面。
  4.注浆。每排自两帮最下部的中空锚浆锚索开始、逐根向上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为8Mpa,水灰比为1:1.5。注浆器(注浆快速接头)及注浆管路完好、连接可靠后方可开始注浆。注浆过程中,当发现局部顶帮漏浆时,及时停止注浆,采用水泥进行封堵。注浆后待浆液初凝,方可开启注浆泵上的截止球阀,然后卸下锚索尾部的注浆器,将锚索尾部的丝堵拧紧上牢。
  四、现场监测
  为了监测方案实施后的支护效果,对31轨道上山采用了十字布点法进行了表面位移监测,以分析围岩是否进入了稳定状态。巷道位移监测包括两帮相对移近量和顶底板移近量。其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最大累计顶板下沉量为371m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201mm,图2为巷道围岩变形和时间关系图。
  五、结语
  (一)鹤煤三矿31采区轨道上山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巷道围岩处于高地应力场、受构造影响、无控底措施、原始支护方案不合理。
  (二)高强度预应力中空注浆锚索在实现锚注一体化的同时也实现了端锚与全长锚固的有效结合。通过端锚对锚固体施加一个较强的预应力,对围岩进行及时支护,避免岩体继续松动破坏;通过注浆在加固围岩强度的同时,也为中空注浆锚索提供稳定的着力基础。与此同时,全长锚固锚索把载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锚固段,提高了锚索的锚固性能,改善了锚固段应力集中状况。
  (三)针对围岩破碎的深井软岩巷道,在架设U型棚的基础上采用中空注浆锚索加固,可以改善U型棚和锚索的受力状况,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矿压观测表明,该修复方案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为深井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炎光, 陆士良. 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4.
  [2] 付国斌, 姜志方. 深井巷道矿山压力控制[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6.
  [3] 刘长武 软岩巷道锚注加固原理与应用[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
  [4] 李学华, 杨宏敏. 动压软岩巷道锚注加固机理与应用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23(2):159~163.
  [5] 李明远, 王连固. 软岩巷道锚注支护理论与实践[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1,9.
  [6] 王卫军, 杨磊. 松散破碎围岩两步耦合注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2005,33 (6) :42~45.
  作者简介:刘家东,(1957--),男,河南汤阴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矿技术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本论文针对某电厂600MW发电机进相运行试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确定试验步骤及危险点预控措施,通过试验确定发电机实际运行时的进相深度,为发电机机的进相运行提供依据,也为发电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600MW 进相运行 静稳定性 端部温升  一、 明确发电机进相运行的必要性、危害性及限制因素  根据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电网在某些情况下要求发电机进行进相运行,以补偿
【摘 要】接触网从本质来说是单相供电系统,与电力输电线路有一些区别,若采用电力输电线路的波阻抗来计算耐雷水平,势必造成较大的误差,为防雷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本文采用接触网的波阻抗对电气化铁道的防雷性能水平进行分析。  【关键词】耐雷水平 雷击跳闸率 波阻抗 电气化铁道  一、绪论  接触网是输电线路的一种,全线不架设避雷线,容易遭受直击雷的袭击,引起接触网绝缘子闪络,造成供电中断事故,影响列车
【摘 要】对唐钢ORD一S矿粉进行流态化还原过程实验,研究添加剂对矿粉粘结的影响。发现高温富氢条件下,铁矿粉中加人白云石60min后金属率达到71.07%,粘结指数只有16.26%,防止粘结的效果最好,最优的白云石量是铁矿粉的2%。白云石的催化-细化效应延长了还原时间,提高了金属化率,降低了粘结指数。  【关键词】铁矿粉 粘结 添加剂 白云石  在/二步法0熔融还原炼铁法中,流态化预还原越来越受到
【摘 要】通过分析小屯煤矿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特征,建立复合顶板煤巷顶板损伤力学模型,分析复合顶板煤巷顶板力学结构稳定原理,并研究埋深、巷道宽度、复合顶板强度参数以及损伤参数等因素对复合顶板煤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围岩控制效果,提出支护方案,进一步推进巷道掘进工艺技术发展的有益尝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复合顶板 锚杆 支护  一、概述  对于复合顶板煤巷,围岩的稳
【摘 要】针对直流变换器这样一个高阶的、离散的、非线性的、多模态、时变系统,分析了其工作模态和工作原理,在低频、小纹波和小信号假设下,引入开关周期平均算子,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结合欧拉公式,建立了其改进数学模型。以改进型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为例,并按照其改进数学模型组建了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进而说明其改进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直流变换器 状
【摘 要】无线射频(RFID)系统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一环。本文分析无线射频(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多种避免安全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无线射频(RFID) 基本组成 安全策略  一、RFID系统  RFID也即非接触式的自动ID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对象目标的ID号,可以快速、实时、准确采集、精确处理对象的信息。  (一
【摘 要】本文探讨了潜艇毁伤方案的综合评价,对影响潜艇毁伤效果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结合潜艇毁伤方案评估实例,对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验证了AHP方法的合理有效。  【关键词】层次分析 潜艇毁伤 方案评估  一、引言  现代战争中有效对付潜艇武器有鱼雷、深水炸弹和反潜水雷。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即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
【摘 要】国家先进机械技术水平正伴随着现代化步伐前进的过程中做着必要的改进,针对实际水工环以及矿产资源的勘察与开采工作的应用实效有着一定成果。面对发展较快的激点法、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工作内容的延伸,实现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整体勘探工程质量的进一步上升,包括内部水工环地质勘查的综合优化组合方法的研究,正面对切实的内部工程实效以及必要实际问题进行深度的研究,确保未来应用前景的无限开阔,满足国家资源
【摘 要】本文在充分研究当前入侵检测系统基础上,对现有入侵防御系统技术进行了介绍。对PDRR模型和传统入侵检查模型进行了对比,最后对IPS当前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未来安全防护结构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IPS PDRR 入侵检测  一、引言  目前计算机网络融人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传统上网络系统的安全主要由防火墙和人侵检测两大支柱技术来保
【摘 要】鹤壁矿区经过长期开采,鹤煤集团可开发利用资源正急剧减少且“三下”压煤量较大。据统计,目前鹤煤(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建筑物和铁路下压煤约占生产矿井剩余可采储量的52%,给矿井正常生产带来很大的压力。鹤煤集团急需合理开采“三下”压煤的具体方案来指导矿区的以后生产,采用“先治理,后开采”的原则,保护好矿区的生态环境和保证社会的稳定,尽量减少国家财产和人民财产的损失,因此需要对煤层开采上覆岩层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