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直流变换器这样一个高阶的、离散的、非线性的、多模态、时变系统,分析了其工作模态和工作原理,在低频、小纹波和小信号假设下,引入开关周期平均算子,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结合欧拉公式,建立了其改进数学模型。以改进型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为例,并按照其改进数学模型组建了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进而说明其改进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直流变换器 状态空间平均法 模型优化
一、引言
输入输出不共地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相对于二电平直流变换器虽具有以下优点:开关管、续流二极管的电压应力减半,滤波电感,滤波电容大大减小,但其拓扑结构决定的输入输出不共地情况,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改进型的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不但能保留上述优点,还能使其输入输出共地。如果能对其准确地建模,无疑是对其分析设计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将对改进型的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进行建模研究,为直流变换器的设计和分析作一定的基础工作。其方法也可以类推其它类型开关变换器。
二、改进型的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建模
(一)电路拓扑及工作模态
其工作电路图如图1,和的驱动信号相差。为负载。为分析方便,先作几点假设:、、、均为理想元件;电感、电容也为理想元件;足够大以保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与输出电压的比值小到允许忽略。
(二)建模分析
DC-DC变换器的建模方法较多,这里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因为这种方法是平均法的一阶近似,其物理概念清楚,可利用线性电路和古典控制理论对DC-DC变换器进行稳态和小信号分析。在建模之前作三点假设:1交流小信号的频率应远远小于开关频率(低频假设);2变换器的转折频率远远小于开关频率(小纹波假设);3电路中各变量的交流分量的幅值远远小于相应的直流分量(小信号假设)。在实际的DC-DC变换器中,开关频率较高,很易满足以上三点假设条件。在三点假设的前提条件下,忽略开关频率及其边频带,开关频率谐波与其边带,引入开关周期平均算子
是变换器中某电量,这里指、和、,为开关周期,。对电量进行开关周期平均运算后,占空比可划分为两个区域:和。下面就以为例,来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其、的驱动信号图如图3。下面对一个开关周期分析其工作过程。
在时,开关管、导通,二极管、截止,电压源给电感充磁。电路工作在模态1,该模态在整个工作周期内运行时间为,其中为开关周期,,两端的电压为,电容为,得到如下状态方程:
在时,开关管关断,仍旧导通,导通,截止,放电,电感释放磁场能,电路工作在模态2,该模态在整个工作周期内运行时间为 ,汇总后进而可求得从输入到输出的传递函数为:
对的建模分析和的分析类似。
(三)实验结果
已知直流变换器的传递函数,按照自动控制原理的相关知识,可以设计出相应的调节器。为保证闭环系统有一定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采用有源的超前滞后补偿网络对系统进行校正。其阶跃响应曲线为图4, A、B两点电压曲线为图5。
四、结论
本文在分析了CCM(电流连续模式continuous current mode)模式下改进型TL 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后,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按照其数学模型组建了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其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此方法对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薛雅丽. Buck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M].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 张卫平. 开关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 徐德鸿. 电力电子系统建模及控制[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曹文思,杨育霞. 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BOOST变换器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7,19(6):1329
[5] Xinbo Ruan,Bin Li,and Qianhong Chen. “Three-Level Converters-A New Concept in High Voltage DC-to-DC Conversion”[J].IEEE PESC,2002,pp.663-668
【关键词】直流变换器 状态空间平均法 模型优化
一、引言
输入输出不共地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相对于二电平直流变换器虽具有以下优点:开关管、续流二极管的电压应力减半,滤波电感,滤波电容大大减小,但其拓扑结构决定的输入输出不共地情况,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改进型的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不但能保留上述优点,还能使其输入输出共地。如果能对其准确地建模,无疑是对其分析设计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将对改进型的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进行建模研究,为直流变换器的设计和分析作一定的基础工作。其方法也可以类推其它类型开关变换器。
二、改进型的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建模
(一)电路拓扑及工作模态
其工作电路图如图1,和的驱动信号相差。为负载。为分析方便,先作几点假设:、、、均为理想元件;电感、电容也为理想元件;足够大以保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与输出电压的比值小到允许忽略。
(二)建模分析
DC-DC变换器的建模方法较多,这里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因为这种方法是平均法的一阶近似,其物理概念清楚,可利用线性电路和古典控制理论对DC-DC变换器进行稳态和小信号分析。在建模之前作三点假设:1交流小信号的频率应远远小于开关频率(低频假设);2变换器的转折频率远远小于开关频率(小纹波假设);3电路中各变量的交流分量的幅值远远小于相应的直流分量(小信号假设)。在实际的DC-DC变换器中,开关频率较高,很易满足以上三点假设条件。在三点假设的前提条件下,忽略开关频率及其边频带,开关频率谐波与其边带,引入开关周期平均算子
是变换器中某电量,这里指、和、,为开关周期,。对电量进行开关周期平均运算后,占空比可划分为两个区域:和。下面就以为例,来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其、的驱动信号图如图3。下面对一个开关周期分析其工作过程。
在时,开关管、导通,二极管、截止,电压源给电感充磁。电路工作在模态1,该模态在整个工作周期内运行时间为,其中为开关周期,,两端的电压为,电容为,得到如下状态方程:
在时,开关管关断,仍旧导通,导通,截止,放电,电感释放磁场能,电路工作在模态2,该模态在整个工作周期内运行时间为 ,汇总后进而可求得从输入到输出的传递函数为:
对的建模分析和的分析类似。
(三)实验结果
已知直流变换器的传递函数,按照自动控制原理的相关知识,可以设计出相应的调节器。为保证闭环系统有一定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采用有源的超前滞后补偿网络对系统进行校正。其阶跃响应曲线为图4, A、B两点电压曲线为图5。
四、结论
本文在分析了CCM(电流连续模式continuous current mode)模式下改进型TL 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后,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按照其数学模型组建了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其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此方法对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薛雅丽. Buck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M].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 张卫平. 开关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 徐德鸿. 电力电子系统建模及控制[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曹文思,杨育霞. 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BOOST变换器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7,19(6):1329
[5] Xinbo Ruan,Bin Li,and Qianhong Chen. “Three-Level Converters-A New Concept in High Voltage DC-to-DC Conversion”[J].IEEE PESC,2002,pp.663-668